科研产出
原、异位保存东乡野生稻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为了解原、异位保存东乡野生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对庵家山普通野生稻原、异位群体进行了考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原、异位保存的东乡野生稻在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异位保存的东乡野生稻每穗总粒数平均为58.28粒,比原位多11.44粒,但其每穗实粒数却较少,为9.89粒,结实率降低了45.43%。从种植环境可以发现,异位保存圃的环境不适宜东乡野生稻的生长,应该选择与原生境相类似的种植环境,以便于东乡野生稻的保存、研究与利用。
还原条件对NiFe_2O_(4-δ)结构稳定性及其催化分解CO_2活性的影响
《燃料化学学报 》 200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NiFe2O4,运用XRD、DTA-TG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还原条件对NiFe2O4-δ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催化分解CO2成C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NiFe2O4样品量为0.5g时,利用H2还原制备氧缺位NiFe2O4-δ的最佳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320℃、氢气流量40mL/min、还原时间3h。还原温度过高、还原时间过长以及氢气流量过大,均会使NiFeO还原过度,尖晶石结构瓦解而转变成Fe(Ni)合金和α-Fe等。
关键词: 柠檬酸络合法 NiFe2O4-δ CO2分解 最佳还原条件 XRD
普通野生稻保护和未保护居群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为了评价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用24对SSR引物对5个保护居群(江西东乡庵家山JXD、湖南茶陵HNC、湖南江永HNJ、广东高州大岭GDD、海南儋州HND)和3个未保护居群(广西武宣GXW、广西来宾GXL、广东高州朋山GDP),共计356个单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4个位点均表现为多态,其中18个位点表现杂合子不足,RM339位点观察杂合度最高,RM336位点预期杂合度最高。SSR分析结果表明,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都较高,其中5个保护居群的Ae变幅为1.780(JXD)~2.504(HNJ),He变幅为0.397(JXD)~0.555(HNJ);3个未保护居群Ae变幅为2.153(GDP)~3.226(GXL),He变幅为0.492(GDP)~0.640(GXL)。5个保护居群与3个未保护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0.6585)。这说明虽然有些居群得到了保护,但未保护居群的保护、收集价值仍然很大。居群间遗传分化明显(Fst=0.399),居群间遗传距离最小的HNJ居群与GXL居群的相似系数也只有0.43。F-统计显示所用居群都偏离了Hardy-W e inbery平衡(F is=0.147),其中GDD、GDP、HND居群F is<0,表现为杂合子过剩;居群JXD的F is为0.109,表现轻微的杂合子缺乏;HNC、HNJ、GXW、GXL的F is>0,F is值变幅为0.315(GXW)~0.473(HNJ),说明这4个居群中杂合子不足,可能与这些居群自交比例高有关。
田间栽植芦笋嫩茎的原生质体分离条件初探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栽植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嫩茎的原生质体分离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工程中心进行。酶溶液以Km8p培养基为溶剂,称取一定量的纤维素酶Onozuka R-10(Yakult Honsha Co.Ltd.)、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Sigma H-2125)和果胶酶
东乡普通野生稻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组合R974//东野/R974 BC1F5BIL群体,设水分胁迫和非胁迫两种处理,在全生育期测定了株高、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结实率、单株产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卷叶级别等12个与抗旱相关的形态及生理性状,其中单株产量对水分胁迫影响最敏感。通过各性状旱、水相对值对抗旱系数分别进行单因素逐步回归、通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相对含水量、单株分蘖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等6个性状与水稻抗旱性相关显著,可作为全生育期抗旱鉴定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入选性状的抗旱D值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更表明上述性状作为水稻全生育期的抗旱鉴定指标是可行的。同时对5种抗旱性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指出,抗旱指数是最合适的抗旱性直接评价方法。
还原条件对NIFE2O4-δ结构稳定性及其催化分解CO2活性的影响
《燃料化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NIFE2O4,运用XRD、DTA-TG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还原条件对NIFE2O4-δ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催化分解CO2成C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NIFE2O4样品量为0.5 G时,利用H2还原制备氧缺位NIFE2O4-δ的最佳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320 ℃、氢气流量40 ML/MIN、还原时间3 H.还原温度过高、还原时间过长以及氢气流量过大,均会使NIFE2O4-δ还原过度,尖晶石结构瓦解而转变成FE(NI)合金和α-FE等.
关键词: 柠檬酸络合法 NIFE2O4-δ CO2分解 最佳还原条件 XRD
亲和性组合中拮抗细菌菌株Pf7-14和P13-R在稻株上的种群动态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拮抗细菌菌株(Pseudom onas fluorescens)Pf7-14,(Pseudom onas sp.)P13,均显著地抑制水稻纹枯病。离体测定表明,两菌株并不相互抑制,其为一个亲和性的组合。在温室条件下(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通过分批播种,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在水稻分孽盛期喷雾拮抗细菌,并采用定期取样,平板稀释分离法在含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回收细菌,测定该组合Pf7-14+P13-R(Pf7-14是天然的抗萘啶酮酸菌株;P13-R是P13的利福平抗性突变体)中菌株Pf7-14和P13-R以及单剂菌株Pf7-14和P13-R在水稻健株及纹枯病株上的种群数量。2批试验结果均表明,混剂中菌株Pf7-14和P13-R的种群动态的变化是不一致的。在健株上,在相同的时间内单、混剂中菌株Pf7-14的种群数量基本保持相等;但在病株上,混剂中菌株Pf7-14的种群数量在应用后的一段时间内却显著地高于单剂的群体数量,第1批试验中,显著性差异发生在拮抗细菌应用后1~4 d,单、混剂中菌株Pf7-14群体数量相差可高达3.99倍,第2批试验中,显著性差异发生在应用后4~7 d,群体相差可高达3.17倍。相比,无论是在健株还是在病株上,在相同的时间内单、混剂中菌株P13的种群数量基本保持大致相等,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混剂中菌株Pf7-14比P13在病斑上具有更强的营养竞争力。同时表明,理论上这个亲和性的拮抗细菌组合是一个增效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