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创新

长江技术经济 2018

摘要:实行流域综合管理是实践证明了的解决流域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当前我国构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对于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保障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水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要打造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升级版,创新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全面实施五级河长制,加快推进流域综合修复,大力推进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深入推进流域综合管理改革。加强源头严防,坚持过程严管,强化后果严惩,将鄱阳湖流域打造成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鄱阳湖流域 流域综合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黄酮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清激素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苜蓿黄酮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清激素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4头装有瘘管的头胎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组奶牛饲喂混合日粮中分别添加0g(Ⅰ组)、20g(Ⅱ组)、60g(Ⅲ组)和100g(Ⅳ组)的苜蓿黄酮。试验分4期,每期24d。结果表明:1)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随苜蓿黄酮含量的升高呈二次曲线变化,其中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Ⅰ和Ⅳ组(P<0.05);2)催乳素浓度随苜蓿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试验Ⅲ组最高。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随苜蓿黄酮含量的升高呈线性升高,其中试验Ⅳ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3)试验Ⅱ组的CD 4+数量和CD 4+/CD 8+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CD 8+数量则相反;4)试验Ⅱ组淋巴细胞的白介素4基因、干扰素γ基因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因此,适量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提高奶牛的采食量,调节机体激素分泌和免疫性能,添加60g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奶牛 黄酮 苜蓿 激素 免疫性能 泌乳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绩效管理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要求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从我国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绩效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财政项目 绩效管理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摘要:苦瓜的遗传背景比较狭窄而性型丰富,是研究雌雄同株植物花芽性别分化的良好材料。本综述从形态学到细胞学,从经典遗传学到分子生物学,以及其调控机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近年来,全基因组的测序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兴起,为苦瓜性别分化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有望通过多个层面和角度综合研究苦瓜性别分化,为今后调控苦瓜性别分化、性型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苦瓜 性别分化 分子调控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效应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CSCD

摘要:为探明双季晚稻床土培肥用量,指导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实践。以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床土培肥对机插晚稻秧苗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肥水平的增加,秧苗苗高、假茎宽、根数、百苗干物质质量以及成秧率较对照显著增加,以N4处理最高,最高成秧率比对照提高10. 61%;培肥明显增加了机插晚稻的有效穗,各培肥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5. 70%、12. 33%、24. 10%、25. 99%,N3和N4差异不显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不断降低,其中N4处理分别比对照CK处理降低12. 11%和7. 31%;穗型变小,实际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每100 kg床土培肥600 g复合肥的处理产量最高。综上所述,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量以每100 kg床土培肥600 g复合肥较为合理。

关键词: 双季晚籼稻 机插 床土培肥 秧苗素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有加重的趋势。为有效地防治该病,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防效最好,对芦笋茎枯病防效为64.30%~74.85%;30%苯醚甲环唑乳油和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次之,其防效分别为61.90%~72.66%和61.12~71.25%;30%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防效为57.07%~67.37%。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其防效分别为24.48%~34.99%和22.37%~29.85%。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增产率最高,有效成分用量300、400、500g/hm2的增产率分别为19.84%、22.08%、23.66%。30%苯醚甲环唑乳油次之,有效成分用量300、400、500g/hm2的增产率分别为19.32%、20.77%、22.14%。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0%醚菌酯悬浮剂的增产率相对较高,为15%~20%。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增产率均在10%左右。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 杀菌剂 病情指数 田间防效 增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烯效唑叶面喷施对秋芝麻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摘要:比较分析了1次和2次叶面喷施烯效唑对秋芝麻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烯效唑使秋芝麻株高变矮,始蒴高度降低,果轴长度变短,结蒴密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进而使产量较空白对照(CK)显著增加,且2次喷施的效果优于1次喷施的;秋芝麻1次和2次喷施烯效唑较CK分别增产11.10%和11.75%;叶面喷施烯效唑对上部蒴果的影响最为显著,上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均较CK显著增加。

关键词: 秋芝麻 烯效唑 植株生长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亚硒酸盐转运子OsNIP2;1及其家族成员的蛋白结构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OsNIP2; 1是水稻亚硒酸盐转运子,是类NOD26内在蛋白家族的成员。本研究从Gen Bank数据库检索获得水稻、玉米和拟南芥的NIP家族成员氨基酸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OsNIP2; 1及其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对3种植物NIP家族成员的同源和进化关系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OsNIP2; 1是定位于细胞质膜中的疏水性跨膜蛋白,包含6个跨膜结构域,其二级结构由38. 26%的α螺旋、21.48%的延伸带、10.40%的β转角和29.87%的随机卷曲等构成; OsNIP家族的其他成员都与OsNIP2; 1具有类似的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 3种植物NIP家族成员的同源性很高,其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都显示出进化过程的高度保守性。

关键词: 水稻 亚硒酸盐 OsNIP2;1 蛋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储性的遗传分析及育种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以耐储性强的籼稻二秋矮1号为材料与育种骨干亲本明恢63构建分离群体,并利用人工老化的方法鉴定群体表型。结果表明,二秋矮1号耐储的表型符合两位点互作的隐性上位遗传模型,且耐储对不耐储表型呈隐性。同时,获得了一批耐储性强的中间材料。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耐储 遗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四倍体田间化学诱导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摘要:采用不同的诱导药剂及其不同的浓度对大田柑橘腋芽进行四倍体诱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植株的倍性。多年研究结果表明:对柑橘四倍体田间诱导效果最佳的药剂为秋水仙素,其适宜的处理浓度为0.10%;秋水仙素对不同柑橘品种的发芽率和四倍体诱导率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以新余蜜橘的发芽率最高,以南丰蜜橘的四倍体诱导率最高。

关键词: 柑橘 四倍体 化学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