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腐植酸尿素氨挥发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模拟,研究了腐植酸尿素在土壤培养条件下其氨挥发特性及其与土壤脲酶活性、氮溶出率以及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4种腐植酸尿素氨挥发量分别比普通尿素降低了48.14%、47.99%、30.89%、59.22%,其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11.78%的腐植酸尿素降低最多。腐植酸尿素降低氨挥发量与其养分释放模式和形成的土壤环境密切相关。土壤氨挥发总量与脲酶活性在培养前期相关系数较高,培养48和96 h分别达到0.825和0.808;土壤氨挥发总量与肥料累积溶出量相关系数为0.903;培养前期,土壤氨挥发量与铵态氮含量相关系数达到0.869。
水稻种质资源DNA指纹与多样性分析的分子标记体系研究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育种需要一个丰富的基因池以便从中选出优异性状基因集成至新品种中,而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可通过DNA指纹准确分析出来。本研究用2个抗性基因同源序列(RGA)及2个Seoulin研究所生命科学通用引物(SRILS)标记对菲律宾水稻所种质资源库中265个地方品种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体系具有相似的多态检测能力。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引物及其组合所分析出的7个聚类系统树图极为相似,相似度88%~97%。2个分子标记体系各自均能鉴别所有的参试品种,且揭示出相对高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可成为水稻种质资源快速指纹及多样性分析的理想工具,因而是水稻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助手,如进行资源鉴定、多样性分析以及核心种质构建等。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DNA指纹 RGA SRILS 通用引物


植物逆转座子引物开发应用中的逆转座子序列分离方法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介绍了作为植物逆转座子引物开发前提序列的逆转座子序列获得的几种方法:(1)通过同源克隆法获取逆转座子的基因序列以设计逆转座子基因序列特异引物;(2)通过筛选文库、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搜寻核酸数据库、大片段重叠群测序分离全长逆转座子序列以开发逆转座子长末端重复(long terminal repeat,LTR)引物;以及利用(3)磁珠富集、(4)抑制PCR和(5)SiteFinding PCR等方法直接获得逆转座子的LTR序列以开发逆转座子LTR引物。


鲜干兼用辣椒新品种‘赣丰辣线101’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赣丰辣线101’是鲜干兼用型辣椒一代杂种。生长势中等,株型紧凑,早熟,从定植至采收青椒约45d。果实羊角形,味辛辣,青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纵径19.5cm,横径1.4cm,肉厚0.1cm,平均单果质量15.1g,维生素C含量1.25mg·g-1,干物质含量12.0%。鲜椒产量30.0~37.5t·hm-2,干椒产量4.6t·hm-2以上。抗病耐热,适于长江流域地区春季早熟栽培。


施肥对观赏甘薯开花习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的施肥处理在甘薯的花形、花色、花香与单花花期的表现上基本没有差异,而在花冠直径、花筒长、花梗长以及开花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且对开花量影响最大,其中,N∶P2O5∶K2O=2∶1∶2和N∶P2O5∶K2O=1∶1∶2的开花量较对照(N∶P2O5∶K2O=1∶0∶0)分别提高了33.12%和24.16%,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其他施肥处理也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均不显著。N∶P2O5∶K2O=2∶1∶2的单枝花蕾数和花梗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6.67%和7.73%。增施N肥、P肥和K肥均可提高甘薯开花量,并且以N、P、K配合施用效果最佳,其中,N、K肥效果优于P肥。


芦笋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芦笋性别表现及其决定的遗传基础、性别分化途径,性别决定基因的定位以及性别分化特异表达基因的分离与分析等方面来综述芦笋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已构建了围绕芦笋性别决定基因M比较精细的遗传图谱,将M定位在L5染色体着丝点附近的0.63 cM区域内,并构建了含有8个跨叠克隆群的物理图谱,但由于大量重复序列的存在,跨叠克隆之间的空隙不能闭合;同时先后分离得到11个芦笋花器官发育特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序列分析和原位杂交等技术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水菖蒲杀虫活性组分菖蒲螺酮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昆虫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储粮害虫的危害造成储粮严重损失,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使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药剂非常迫切,植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开发新型药剂的重要来源。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水菖蒲Acorus calamus提取物对多种储粮害虫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并且分离得到了其主要活性组分β-细辛醚。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并以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的触杀活性进行追踪,对水菖蒲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另一活性组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方法鉴定,该活性组分为单体化合物菖蒲螺酮(1-异丙基-4,8-二甲基螺[4.5〗癸-2,7-二酮)。将菖蒲螺酮以314.54,251.63,188.72,125.82和62.91μg/cm2的浓度处理玉米象96h后,玉米象的死亡率分别为85.6%,72.2%,53.3%,38.9%和15.6%。处理96h后,菖蒲螺酮对玉米象成虫的LD50为158.00μg/cm2。这些结果说明菖蒲螺酮对玉米象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是水菖蒲提取物中除β-细辛醚以外的又一活性组分。


基肥(~(15)N)施用时间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与田间试验,在湖北襄樊2个不同海拔的植烟生态区(赵家山和老湾)研究了不同基肥施用时间(提前0、15和30d)条件下,施用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增幅分别为13%~40%(低海拔赵家山地点)和14%~35%(高海拔老湾地点)。与移栽当天施用基肥相比,提前施用基肥15~30d有利烤烟产值的提高,其中高海拔试验点增幅为10%~30%,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移栽当天或者提前15d相比,提前30d施用基肥还提高2个海拔地区烤烟对氮素的吸收累积量8%~26%。提前基肥施用时间对低海拔地区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高海拔地区烤烟生育中后期氮肥利用率3%~6%。结果说明,在光、温条件较差的高海拔地区,适当提前施用基肥(15d),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提高烤烟产量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