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不同播期对华北地区二月兰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华北地区不同播期对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会造成二月兰的出苗数、越冬数、养分累积量和产量下降,以9月14日播种为最高,其鲜草产量达到20 925 kg/hm2,氮、磷、钾累积量分别达到51.59、6.95和93.44 kg/hm2,种子产量达到667 kg/hm2;但植株的氮、磷含量有随播期推迟而上升的趋势。播期推迟会导致二月兰生育期延迟,表现为收获时二月兰秸秆和种子的含水量增加。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二月兰在华北地区的最适播期为9月14日。

关键词: 二月兰 播期 产量 养分含量 养分累积量

天丰优101养分吸收特征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通过在高、中、低产田的施肥试验,探讨了水稻品种天丰优101的养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天丰优101对氮反应最敏感,对磷反应较敏感;天丰优101籽粒的含氮和含磷量均高于茎秆的,而茎秆的含钾、含锌量则均高于籽粒的;在养分供应平衡条件下籽粒与茎秆各养分含量均较高;天丰优101对N、P2O5、K2O吸收量的比例,低产田为1.00∶0.36∶1.63,中产田为1.00∶0.42∶1.81,高产田为1.00∶0.44∶1.81;在该品种中,氮的运转率为61.5%,磷的运转率为62.0%,钾的运转率为15.6%,锌的运转率为36.6%。

关键词: 天丰优101 养分状况 吸收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RSAP-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与验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SAP)是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为获得适用于芝麻的RSAP-PCR的反应体系,本研究通过L16(45)正交设计与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Mg2+、d NTPs、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优化。结果表明,芝麻RSAP-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15μL反应体系中,30 ng模板DNA、2.0 mmol/L的Mg2+、0.3 mmol/L的d NTPs、0.6μmol/L的引物和1.0 U的Taq DNA聚合酶。利用17个芝麻品种对该体系进行了稳定性验证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29对随机引物组合共扩增DNA条带454条,每对引物扩增8~21条,平均15.66条,多态性比例为0%~56.25%,平均25.77%。利用普通芝麻与有限生长习性芝麻构建的F2分离群体对RSAP标记进行了初步遗传验证,结果表明,F2群体植株中出现了亲本位点的分离。该RS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为芝麻遗传多样性分析、连锁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新技术。

关键词: 芝麻 RSAP 正交优化 体系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业科技管理 2015

摘要:文章从思想认识、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及科技统计应用研究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工作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增强统计意识、加强统计机构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实践及科技统计业务培训、加大统计经费投入、完善统计人员职称晋升体系及加强后期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应用等相关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自身创新服务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科技统计 科研院所 问题 创新服务能力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仙人掌及其提取物的生理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广东饲料 2015

摘要:仙人掌及其提取物作为一种功能性物质,能有效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优化动物肠道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消除免疫抑制作用,改善畜禽产品品质,促进矿物质吸收,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近来在畜禽生产中应用广泛。本文对仙人掌及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生理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仙人掌 生理学功能 畜禽生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双季稻氮肥用量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2011~2012年在江西11个县的双季稻田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位氮素的水稻增产量呈下降趋势,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利用拟合方程计算出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条件下的施氮量,结合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确定江西早稻、晚稻的平均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2.6、15.0 kg/667 m2。

关键词: 江西 双季稻 产量 氮肥 施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捕食螨饲养观察装置

应用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在室内防止捕食螨逃逸,设计一种防止逃逸行为的饲养观察装置。【方法】对比研究了传统隔水式饲养装置和改进型装置在防止逃逸行为中的效果,及改进型装置对捕食螨发育及繁殖能力有无影响。【结果】改进型装置通过添加瓶塞、棉线、盖玻片组成密闭小室,可有效防止捕食螨的逃逸,逃逸率仅为3.3%。另外,使用该装置后的捕食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能力与隔水式饲养法相比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本文设计的饲养观察装置可在捕食螨生物学、生态学及农药抗性等基础研究中应用。

关键词: 捕食螨 装置 少毛钝绥螨 逃逸 发育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海水胁迫下芦笋品种耐盐性评价的多元统计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浓度为25%的人工配制海水对25个芦笋品种进行了芽期和苗期的胁迫处理,调查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株高、茎数、茎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以及根体积等10个农艺性状,以各性状耐盐系数作为衡量耐盐性的指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芦笋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调查的10个性状指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因子分析将其集约于3个主因子上,即种子活力因子、根部因子和生长因子,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2.2%。基于品种因子得分值进行聚类分析,25个芦笋品种可分为4类,即耐盐品种、较耐盐品种、中度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品种。本研究建立的人工海水胁迫处理鉴定芦笋品种耐盐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为芦笋材料耐盐性鉴定和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芦笋 人工海水 苗期胁迫处理 多元统计分析 耐盐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利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肥吸收利用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节肥控污施肥模式的双季稻的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模式有所增加而增产。与农民习惯施肥模式相比,节肥控污施肥模式能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最终提高成穗数;能提高双季稻中后期的LAI和剑叶SPAD值及光合势,增加光合物质积累量;同时也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稻株对土壤氮素的依赖。本试验中,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可实现在农民习惯施肥模式节氮磷20%的基础上,取得双季稻的高产稳产,实现节肥控污,是双季稻区较为理想的施肥模式。

关键词: 双季稻 节肥控污施肥模式 生长发育 产量形成 氮素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稻壳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附特性

环境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发酵稻壳对Fe2+和S2-离子的固定潜力,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发酵稻壳对Fe2+和S2-离子的吸附行为,探讨了反应时间、溶液中Fe2+和S2-浓度、溶液p H、吸附反应环境温度及溶液离子强度对发酵稻壳吸附Fe2+和S2-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解吸附试验了解发酵稻壳吸附态Fe2+和S2-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发酵稻壳吸附Fe2+(r=0.912 1)和S2-(r=0.901 1)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Elovich动力学模型,且Fe2+(R2=0.965 1)和S2-(R2=0.936 6)的等温吸附特征可较好地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发酵稻壳对Fe2+和S2-的吸附为非优惠型吸附,其中对Fe2+的吸附为非自发反应,对S2-的吸附为自发反应.发酵稻壳对Fe2+和S2-的吸附过程是一吸热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作用的进行,发酵稻壳对Fe2+的吸附主要为配位吸附,而对S2-的吸附主要为阴离子交换吸附.一定p H范围内(1.50~11.50)发酵稻壳吸附Fe2+和S2-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发酵稻壳对Fe2+的吸附量有所增加,而对S2-的吸附量略有减少,进一步证明发酵稻壳对Fe2+的吸附以内层配位为主,对S2-的吸附以外层络合为主.此外,不同p H条件及离子强度下发酵稻壳吸附的Fe2+和S2-解吸率很低,解吸率均小于10.00%.上述结果说明,发酵稻壳对Fe2+和S2-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吸附态Fe2+和S2-稳定性好,不易再释放.

关键词: 发酵稻壳 亚铁离子 还原态硫离子 吸附 解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