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SLAF-seq技术鉴定甘蓝型油菜叶缘裂刻性状候选基因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缘裂刻性状是甘蓝型油菜遗传育种的理想形态标记。叶缘裂刻性状变异材料的创建对丰富甘蓝型油菜叶片形态和优良品种改良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中双11和甘蓝型油菜叶缘裂刻新品系Y176为亲本(通过甘蓝型油菜与菜远缘杂交获得),从F2群体中分别挑选出叶缘裂刻和正常叶形的植株各50株,构建了两个极端性状混池DNA文库,借助SLAF-seq-BSA技术,挖掘甘蓝型油菜叶缘裂刻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共开发出177941个SLAF标签,通过分析SLAF标签的多态性,共获得150168个SNP,其中亲本间共获得128200个SNP。对ED方法和SNP-index方法得到的关联区域进行综合分析,获得1个与目标性状紧密关联的候选区域,位于甘蓝型油菜A10染色体上的14528149~17353693区域,总长度为2.83 Mb,约有666个编码基因。与前人研究定位在同一染色体上,但本研究定位的区间与前人研究不同,说明本研究存在控制叶缘裂刻新基因的可能性大。并对该区域内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其中666个注释到NR数据库;517个注释到SwissProt数据库;587个注释到GO数据库;151个注释到KEGG通路;258个注释到COG数据库,对候选基因进行注释有助于进一步分离相关基因。
一种油菜组织高通量研磨技术及其在甘蓝型油菜镉吸收研究上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镉(Cd)是对人类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同时也是对植物最具危害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利用油菜水培技术对300份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进行苗期镉胁迫处理,并对300份甘蓝型油菜幼苗地上、地下组织中的C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5 mg/L Cd浓度胁迫下,300份材料的地上部分Cd浓度平均值为244.78μg/g,最小值为142.44μg/g,最大值为430.00μg/g;地下部分Cd浓度平均值为1 816.16μg/g,最小值为743.07μg/g,最大值为3 323.30μg/g;植株Cd总吸收量的平均值为299.14μg,最小值为107.27μg,最大值为817.30μg。其中,13个材料的Cd吸收总量低于150μg,属于Cd低积累材料,43份材料的Cd吸收总量高于400μg,属于Cd高富集材料。此外,为了提升油菜组织Cd含量测定效率,对油菜干样研磨技术进行了改进,与传统研磨方法相比,该试验方法的研磨效率提升了50倍,大幅提升了样品研磨的通量和效率。
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方法,筛选合理的次级评价指标和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设置低氮(45kg/hm~2)、中氮(180kg/hm~2)和高氮(270kg/hm~2)3个施氮水平,测定了416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种质植株性状及氮素吸收效率(NA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氮收获指数(NHI)。各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氮的敏感性不同,低氮下第一次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程度最大,单株籽粒重次之;中氮和高氮处理水平下单株籽粒重的变异程度均表现为最大,低氮胁迫加大了种质间的差异。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基因型间差异明显,表现中效类型的种质最多,高效和低效的较少。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A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株高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U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高氮处理下,以单株地上干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籽粒重和每角粒数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HI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茎基粗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质 氮素营养效率 单株籽粒重 单株地上干重 茎基粗
甘蓝型油菜种质苗期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与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快速简便高效的油菜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与评价方法,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土壤低氮(0.05g/kg)、中氮(0.2g/kg)和高氮(0.3g/kg)3个水平,测定了75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种质的苗期形态性状及氮素吸收效率(NAE)和氮素利用效率(NUE)。结果表明:苗期各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氮的敏感性不同,3个不同氮处理水平下单株根表面积的变异程度均表现为最大,低氮胁迫加大了种质间的差异。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间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表现为高效和低效的较少,表现中效类型的种质最多;NAE和NUE间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以NAE作为氮素营养效率指标来鉴定与评价种质间苗期氮素营养效率差异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地上干重和根冠比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以NUE作为氮素营养效率指标来鉴定与评价种质间苗期氮素营养效率差异应选择在高氮处理下,以单株地上干重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质 氮素营养效率 氮素吸收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鉴定与评价
早熟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赣油杂1009”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早熟油菜,避免或减轻江西3熟期油菜产区油菜生育后期的高温逼熟或干热风等灾害的危害,为三熟制早稻等后茬作物及早腾地,保证后茬作物的高产、稳产并确保我国粮油安全供给。[方法]恢复系和不育系主要通过系统选育,综合性状和适应性主要通过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进行鉴定和筛选。[结果]"赣油杂1009"在江西省早熟组各点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早熟性,开花较早,终花早,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能和增产潜力,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结论]早熟性育种重点是进行花期选择,油菜初花和终花期的迟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菜成熟期的早晚,可以作为生育期选择的依据。
与蔊菜属间杂交产生的甘蓝型油菜新材料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远缘杂交将蔊菜的抗逆性状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对油菜种质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生产上应用的抗旱性存在差异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对照,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15份与蔊菜属间杂交产生的甘蓝型油菜新材料进行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苗期干旱胁迫严重抑制油菜植株生长,使得苗高变矮,全展叶数和绿叶数减少,叶片萎蔫,生物量下降;干旱对植株鲜重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苗高和叶片萎蔫程度。2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将全展叶数、绿叶率、未萎蔫叶片率、苗高、根长、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植株总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和植株总干重等11个性状指标值转化成单一的综合评价值(D值),客观、科学、准确地对参试的18份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甘蓝型油菜苗期抗旱性评价提供了方法参考。3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份新材料的D值(0.541~0.737)高于高抗旱性品种中双9号(0.538),聚类得到的高抗旱性类群的7份材料中新材料占6份。说明通过与蔊菜远缘杂交获得的新材料对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良和提高。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蔊菜 属间杂交新材料 抗旱性 综合评价
与焯菜属间杂交产生的甘蓝型油菜新材料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远缘杂交将萍菜的抗逆性状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对油菜种质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生产上应用的抗旱性存在差异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对照,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15份与萍菜属间杂交产生的甘蓝型油菜新材料进行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①苗期干旱胁迫严重抑制油菜植株生长,使得苗高变矮,全展叶数和绿叶数减少,叶片萎蔫,生物量下降;干旱对植株鲜重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苗高和叶片萎蔫程度.②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将全展叶数、绿叶率、未萎蔫叶片率、苗高、根长、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植株总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和植株总干重等11个性状指标值转化成单一的综合评价值(D值),客观、科学、准确地对参试的18份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甘蓝型油菜苗期抗旱性评价提供了方法参考.③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份新材料的D值(0.541-0.737)高于高抗旱性品种中双9号(0.538),聚类得到的高抗旱性类群的7份材料中新材料占6份.说明通过与萍菜远缘杂交获得的新材料对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良和提高.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萍菜 属问杂交新材料 抗旱性 综合评价
不同甘蓝型油菜基因型氮营养效率差异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江西省5个基因型油菜间的氮营养效率差异。结果表明:5个油菜品种的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在不同氮肥处理下均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根据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将5个油菜基因型分为4种类型,其中中双11号属于H-H型,湘杂油743属于L-L型,赣油杂5号和丰油730属于H-L型,蓉油10号属于L-H型;氮累积量不能反映氮效率类型,而氮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氮效率类型。
初花期干旱对甘蓝型油菜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初花期是油菜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为研究干旱对这一时期油菜的影响,在人工控水条件下(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5%~50%时计为干旱胁迫开始,处理持续10d,然后复水;CK正常灌水,保持田间持水量在80%~85%),利用4个具有不同耐旱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浔油8号、阳光2009、浙油50和华油杂13号,研究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10d后,耐旱性品种(浔油8号和阳光2009)的叶片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变幅不大,可溶性糖含量小幅下降,CAT酶活性小幅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其中浔油8号和阳光2009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1倍和2.9倍)。相比之下,敏感性品种(浙油50和华油杂13号)的叶片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减少,MDA含量显著增加,CAT酶活性变幅不大,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但增幅小于耐旱品种。初花期干旱影响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为敏感性品种的株高、一次分枝数、相对分枝高、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显著下降,而且降幅明显大于耐旱性品种。
优质高产油量杂交油菜新品种赣油杂6号的选育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赣油杂6号是利用隐性核不育系G5034AB和浙油5002杂交选配而成的优质油菜杂交组合,具有高产、高含油量、耐病、熟期适中等优良特性,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通过了江西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