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和甘薯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白膜、黑膜覆盖对垄内不同土层温度、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膜、黑膜覆盖处理下,垄内5个不同层次地温均比不覆膜处理高;距离垄面越近的土层,覆膜后温度增加得越多,随着土层加深,地膜覆盖增温效应减弱;甘薯生长前期白膜、黑膜覆盖T/R值明显高于对照,甘薯生长中前期,白膜、黑膜处理T/R值快速下降;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且黑膜覆盖处理的大中薯率最高,白膜覆盖处理次之;白膜、黑膜处理可显著提高鲜薯产量。

关键词: 甘薯 地膜覆盖 土壤温度 产量 大中薯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苗期湿害胁迫下不同基因型芝麻的反应差异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通过苗期湿害处理,研究了24份不同基因型芝麻叶片相对电导率、含水量和保水力等性状变化。结果显示,湿害胁迫下芝麻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叶片含水量有所下降,叶片保水力降低明显,不同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相对电导率计算而来的伤害度与叶片含水量、保水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含水量与保水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结果显示,参试材料明显聚为耐湿与不耐湿2大类,耐湿类群包含刚果野芝麻、竹山白、165、中芝13和赣芝13号。

关键词: 芝麻 湿害胁迫 苗期 反应差异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花县莲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5

摘要:江西省莲花县依托县名优势,积极发展莲产业,在全省全国获得了影响力。本文介绍了莲花县莲产业的发展概况,总结了莲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即自然发展阶段、起步发展阶段、大力发展阶段。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即政府重视,合理规划,强化科技,创建莲文化,发展观光旅游。并归纳了几点启示,即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对相似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莲花县 发展经验 启示 莲文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探析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旨在探析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状,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参考。阐述了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存在现有水稻品种对机械化插秧的适应性差、育秧与取土难、播种量大、缓苗期长、育秧分户经营、适应双季稻农艺生产要求的插秧机短缺及插秧机成本高等问题,并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丘陵山区 水稻 机械化育插秧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食用菌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

江西科学 2015

摘要:通过调研、分析江西省食用菌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借鉴国内外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先进理念与经验,提出了江西省食用菌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江西省 食用菌新品种 产权保护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芦笋产业布局优化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却不是芦笋生产强国。该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及调查和文献研究法,对我国芦笋现状及产业布局进行分析,发现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芦笋存在产业缺乏完整的布局规划;小农生产模式普遍,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芦笋加工企业小而散,深加工程度不够;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滞后,未真正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芦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正视这些瓶颈,以优化芦笋产业布局为着力点之一,提出重力打造湖北黄陂﹑山西永济﹑山东曹县﹑福建东山等四大芦笋产业基地;构建芦笋产业八大集群,形成产业规模、集群优势;推进重点加工企业基地建设,打造中国芦笋知名品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加快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芦笋产业 产业布局优化 分析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牧草来源饲粮对奶牛瘤胃液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牧草来源饲粮对奶牛瘤胃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选用8头荷斯坦奶牛[体重(632±12)kg;泌乳天数(135±16)d],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组2头。分别以燕麦草、羊草、稻草和苜蓿为牧草来源,给奶牛饲喂以玉米青贮为基础、等能等氮且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非纤维型碳水化物(NFC)含量相同的4种饲粮;每期试验21 d,前14 d为预试期。结果表明:1)瘤胃中拟杆菌门、硬壁菌门、螺旋体门和纤维杆菌门为优势菌门;普雷沃氏菌属、丁酸弧菌属、纤维杆菌属和密螺旋体属为优势菌属。2)在属水平上,相同牧草饲喂的奶牛瘤胃液中细菌相似性更高,燕麦草组、稻草组和苜蓿组细菌的遗传距离更接近。3)在97%相似性水平下,4组共产生9 329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它们共享4 120个OTU,占瘤胃液细菌总OTU数目的 44.16%。综合得出,当饲粮等能等氮且NDF和NFC含量相同时,不同牧草饲喂的奶牛瘤胃液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关键词: 细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牧草来源 瘤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穗不同部位粒重与结实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定位试验,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粒重与结实率的影响。【方法】从江西连续30年的定位试验稻田采样,比较施用化肥(NPK)、等养分条件下70%化肥配施30%有机肥(70F+30M)、50%化肥配施50%有机肥(50F+50M)、30%化肥配施70%有机肥(30F+70M)的稻穗不同部位粒重与结实率。有机肥早稻用紫云英,晚稻用腐熟猪粪;无机肥用尿素、过磷酸钙与氯化钾。采集的水稻品种为赣晚籼37号(926),把稻穗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然后分别截取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上的籽粒测定粒重与结实率。【结果】1)与单施化肥相比,三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水稻的结实率均有提高,特别是稻穗中、下部的结实率均高于NPK处理,虽未达显著水平,但稻穗中、下部结实率的变异性远低于全施化肥处理;2)有机无机肥不同比例对粒重影响不同,50F+50M处理的粒重与NPK相比,显著增加了3.1%,而70F+30M和30F+70M处理差异不显著;3)将稻穗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70F+30M和30F+70M处理不同穗位的粒重与NPK处理相比差异均不明显,但50F+50M处理穗上部与穗中部粒重分别增加了4.7%与3.8%,由于粒重变异系数较大,粒重增加不显著;4)与NPK处理相比,50F+50M处理稻穗上部的一次、二次枝梗粒重分别增加了4.8%与4.7%,稻穗中部的分别增加了3.0%与4.6%,但70F+30M和30F+70M处理稻穗上、中部不同枝梗的粒重与NPK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5)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稻穗上部各枝梗结实率与NPK处理无明显差异,但稻穗中、下部的一、二次枝梗结实率都大于NPK处理,其中二次枝梗结实率增加的幅度较大;有机无机配施穗中部与穗下部一次枝梗结实率变异系数小,但二次枝梗结实率的增加呈现不稳定状态。【结论】有机肥化肥的配施比例影响着水稻稻穗不同部位枝梗的实粒数和粒重。本试验条件下,50%化肥与50%有机肥配合最有利于增加稻穗中、上部一、二次枝梗的粒重,但对稻穗各部位粒重的增加不稳定;50%化肥配施50%有机肥配合还有利于增加稻穗中、下部二次枝梗的结实率。有机肥配施比例高于或低于50%时,养分供应滞后或超前,均未显现出优于单施化肥的效果,但是其结实率和粒重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稻穗结实率和实粒重的良好作用。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水稻 粒重 结实率 枝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现状问题研究——基于微观的调查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对江西省南昌、赣州、吉安、萍乡、九江市部分乡村的128个农户进行了微观调查,对当前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现状进行了描述和统计,分析了农户对当前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情况以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公共服务的需求排序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优先顺序以及当前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内容和需求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江西省 农村公共服务 供需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优航66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制种技术

作物研究 2015

摘要:五优航666是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育成的双季晚籼新组合。介绍了该组合在江西各地示范和区试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制种 五优航66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