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碳氮比猪粪沼渣堆肥及其产品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猪粪沼渣为原料,木屑为辅料,进行工厂化堆肥试验.试验设置初始碳氮比(C/N)分别为13、17、21和25的4个处理(B1、B2、B3和B4),研究堆肥过程中温度、水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C/N的动态变化,比较不同处理堆肥产品性质差异及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B1处理最晚进入高温期,B4处理最早开始降温,4个处理的高温期分别持续24、36、27和24 d.堆肥过程中,B1和B2处理含水量总体较高.不同处理有机碳含量和C/N总体呈下降趋势,全氮含量则在堆肥前期总体上升而在中后期有一定程度下降.堆肥产品的有机质含量、EC值和铵态氮含量随着初始C/N的增大呈增加趋势,而氮、磷、钾含量及pH则随C/N增大而降低.除B1处理外,其余处理堆肥产品在有机质和总养分含量及酸碱度上均符合国家标准.堆肥产品的水稻种子萌发试验结果显示,B3处理种子活力指数、幼苗芽长、芽鲜重、总鲜重、芽干重和总干重最高,较去离子水对照分别高77.3%、70.7%、125.1%、44.9%、115.3%和15.3%.综合考虑堆肥过程、堆肥产品品质及产品的促生效果,以猪粪沼渣和木屑进行堆肥生产有机肥,初始C/N设定为21最为适宜.


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种类鉴定及地理分布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的种类及地理分布,对采自主产区的157份山药样品进行了线虫分离与形态学鉴定,并对主要病原线虫种类进行rDNA-ITS和28S的序列比对和种群系统进化分析.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山药病原线虫种类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调查结果表明,咖啡短体线虫在江西省大部分山药产区广泛分布,是优势种群.吉安市永丰县和泰和县山药线虫危害最为严重,山药样品中线虫检出率分别为66.7%和88.9%.南方根结线虫在江西省山药产区不是优势种群,呈零星发生.此外,山药样品中存在两种线虫的单一种群侵染和复合种群侵染,分别占总样品数的87.1%和12.9%.综上,本研究明确了江西省山药主产区病原线虫的优势种是咖啡短体线虫,为江西省山药病原线虫的科学防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山药 咖啡短体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 系统进化 地理分布


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表型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95份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95份冬瓜种质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0.479~2.103,其中首雌花节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瓜横径和瓜纵径次之.聚类分析将供试冬瓜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第Ⅲ类群为大果型资源,具有高产潜力.第Ⅳ类群符合江西省粉皮、无棱沟、短圆筒冬瓜的消费习惯,可用作改良冬瓜商品性的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7.586%,各冬瓜种质的综合得分范围为-0.92~1.03,4份得分高的种质资源新安粉皮巨型冬瓜、东园冬瓜、峡江冬瓜和黄坊冬瓜可作为核心育种资源加以利用.本研究系统评价了江西省冬瓜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后续冬瓜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冬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江西


水稻RIL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苗期耐热性QTL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发掘耐热基因资源是培育耐高温新品种和消除高温危害最直接的绿色生态途径,也是阐明耐热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机理的基础.[方法]构建苗期耐热性鉴定评价方法,以热敏感品种周南稻和强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和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依据171个家系的基因型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法将SNP信息转换成Bin基因型,预测染色体上的重组断点,构建RIL群体高密度BinMap遗传图谱,结合耐热表型数据,运用QTL IciMapping软件完备复合区间ICIM的作图方法,进行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QTL分析.[结果]构建了一张包含3321个Bin标记高密度遗传图谱,各染色体Bin标记数为159—400个,标记间平均物理距离为106 kb;利用逐步高温胁迫方式鉴定亲本和RIL家系幼苗耐热表型,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且幼苗存活率与籼型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籼型基因频率越高,耐热性越好,RIL群体表型性状呈现双峰连续分布,苗期耐热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效QTL调控;共检测到12个苗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其中,调控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的QTL分别有8和4个,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相关QTL存在遗传重叠现象,形成调控耐热性的主效QTL簇qHTS2、qHTS7和qHTS8,三者在调控苗期高温抗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qHTS7为新发现主效QTL,对增强苗期耐热性具有较强的功效.[结论]构建了一张包含3321个Bin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解析了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苗期耐热基因,鉴定出3个苗期耐热调控关键QTL簇,发掘了一个新主效QTL簇qHTS7,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高效获取目标区段及候选基因,筛选出8个苗期耐热性调控的关键目标基因.


海岛棉纤维长度QTL qFL-chr.5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纤维长度是棉花纤维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复杂数量性状位点(QTL)控制.前期研究中选育了一个以含有海岛棉品种'新海21'渗入基因片段的纤维长度导入系IL05-08.单标记分析发现该导入系上5号染色体的海岛棉染色体渗入片段上的分子标记与纤维长度关联显著.进一步利用IL05-08与'新陆中36'构建了一个大的BC5F4分离群体(1 248个单株),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在5号染色体目标片段上定位一个纤维长度QTL,在BC5F4世代分别解释17.6%的表型变异.同时在BC5F5世代将目标QTL定位在标记BNL3020和 NAU2000 区间内,遗传距离 0.9 cM,将其命名为 qFL-chr.5(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fiber length on chro-mosome 5).进一步验证了qFL-chr.5提高纤维长度的功效,为棉花纤维品质改良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遗传资源,也为棉花纤维长度基因的图位克隆提供参考.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新型鹅细小病毒和鸭坦布苏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ew-type duck reovirus,NDRV)、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和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的方法.[方法]根据NDRV、NGPV和DTMUV基因组的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预期特异性扩增NDRV、NGPV和DTMUV的片段大小分别为594、467、328 bp,建立可同时检测NDRV、NGPV和DTMUV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验,并在临床上进行初步应用.[结果]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可同时扩增NDRV、NGPV、DTMUV的目的片段,且未扩增出其他鸭常见病原;敏感性结果显示NDRV、NGPV和DTMUV的检测下限分别为8.80×104、4.03×104、2.15×104 copies·μL?1;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采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16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检测结果与该3种病毒的常规单一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临床样品中存在以上3种病原感染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新型鹅细小病毒;鸭坦布苏病毒;多重PCR


63份柚类资源S基因型鉴定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晚白柚'等63份柚类资源为材料基础,通过RNA-seq和序列特征分析发掘新的S-RNase,并结合前期已有的9个S-RNase基因信息,设计2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鉴定63份柚类资源的S基因型.结果发掘到12个新的S-RNase,按顺序分别命名为S10-RNase~S21-RNase.特异扩增结果显示:鉴定的63份材料中,有59份材料得到完整的S基因型,4份仅鉴定到1个S-RNase基因,其中S2-RNase扩增频率最高,达34.92%(22/63),S4-RNase和S6-RNase在63份材料中均未扩增出.结果还显示许多品种具有相同的S基因型.


江西省春大豆品种及其骨干亲本的磷吸收和利用效率解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西省春大豆主要种植于红壤丘陵旱地,有效磷含量低严重制约了江西省春大豆生产,选育磷高效春大豆品种有助于促进江西省春大豆生产发展.本研究采用低磷胁迫与正常供磷盆栽试验,以净光合速率、生物量、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和磷浓度等12个性状为指标,结合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对17份江西省选育的春大豆品种及其骨干亲本的磷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不同大豆品种之间在净光合速率、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等12个性状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供试材料中,国外资源巴西11的综合磷效率最高,黑农35最低,而利用巴西11拓宽遗传基础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赣豆10号、赣豆11号和赣豆12号与江西省选育的其他春大豆品种相比,综合磷效率高、对低磷胁迫也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提高了江西省春大豆品种对低磷胁迫的耐受水平,有助于促进江西省春大豆产业发展.
关键词: 春大豆;低磷胁迫;磷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