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促进早稻生产的措施、存在问题及建议
《杂交水稻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西作为双季稻主产区,多措并举确保了早稻面积落实落地。然而,通过连续2 a的追踪调查发现,种粮大户对促粮政策反应不一。同时,早稻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户种植意愿再度回落、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短板,促粮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地方财政紧张、农田生产条件改善有限、防灾减灾压力大、农资价格上涨、农户缺乏高效种植技术等问题。建议提高早稻生产补贴政策效率、增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精准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技术支撑与服务指导以及相关扶持政策,以巩固提升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推动江西早稻可持续发展。


基于全基因组SNP分析8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畜牧兽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江西及周边地区地方鸡的遗传多样性信息,本研究采集了江西省5个地方鸡品种,广东省、浙江省以及江苏省各1个地方鸡品种共125个血样,利用全基因组SNP芯片分析地方鸡品种的群体结构、网络关系及系统进化情况.结果 表明,8个地方鸡品种45647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大多为0.25 关键词:
地方鸡;全基因组SNP;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群体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糖原调控猪链球菌基因表达的转录组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与猪链球菌在宿主体内的定殖和致病性密切相关.感染期间,宿主细胞释放的糖原可能是猪链球菌重要的碳源.[目的]从转录组学角度解析猪链球菌全基因转录水平对外源糖原诱导的响应,特别是毒力基因.[方法]将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分别用糖原和葡萄糖进行液体培养,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糖原对猪链球菌代谢通路和毒力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并通过体外试验和攻毒试验进行验证.[结果]猪链球菌在糖原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转录组数据显示,糖原培养条件下的猪链球菌共有908个基因差异表达,基因组占比46.07%,其中501个基因上调表达,407个基因下调表达.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糖原影响了猪链球菌广泛的基础代谢过程,但糖酵解途径保持稳定.30个毒力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重要的毒力因子SLY、ApuA.ArcABC等的基因转录水平大幅度升高(倍数>20).糖原培养后的猪链球菌的溶血活性、黏附和侵入能力显著上升,对受试动物的毒力增强,证实猪链球菌能够响应糖原诱导,糖原能调控猪链球菌的致病性.[结论]外源糖原的利用显著影响了猪链球菌的基因表达谱,这种对碳源的响应是细菌对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的适应性,也反映了细菌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与其致病性之间的紧密联系.


植被恢复方式对红壤丘陵区弃土场植被生长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西高速公路某弃土场为例,探讨红壤丘陵区弃土场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在了解弃土场气候特点及地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测土配方,采用草灌混播方式,设置3种植被配置方案,包括植被配置1(狗牙根+百喜草+紫花苜蓿+白三叶+伞房决明+紫穗槐)、植被配置2(紫花苜蓿+白三叶+狗牙根+马棘+美丽胡枝子)、常规喷播(狗牙根+紫花苜蓿+马棘),2种基肥配置方案,包括基肥配置1(50 g/m~2复合肥)、基肥配置2(100 g/m~2复合肥),分析不同处理下植被恢复情况及土壤理化性质,并确定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植被配置1+基肥配置2恢复方式下植被长势好,密度较大,1个月后覆盖率达到80%,土壤理化性质较其他处理具有显著变化,与常规喷播相比,土壤容重减少0.17 g/cm~3,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及碱解氮浓度分别提高了19.68%、62%和8%,有效解决了弃土场复绿覆盖不均匀、时间长的难题,可以起到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生态效益。


基于颜色指数与阈值法的稻田图像分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不同颜色指数对南方稻田图像分割的适应性,以分蘗期、拔节期稻田图像为研究对象,选择36种常用的颜色指数,采用Otsu阈值法开展基于颜色指数和阈值的图像分割研究,通过比较各颜色指数的分割结果,明确分蘗期和拔节期图像分割的主要干扰因素,筛选最适宜稻田图像分割的颜色指数.结果表明:水稻倒影、浮萍是分蘗期稻田图像分割的主要干扰因素,叶片镜面反射、浮萍和土壤阴影是拔节期稻田图像分割的主要干扰因素;组合指数COM2、MxEG、CIVE和GMR在分蘗期图像和拔节期图像均具有较好的分割精度.因此,基于颜色指数COM2、MxEG、CIVE、GMR和Otsu阈值的稻田图像分割方法对稻田图像分割的干扰要素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分割精度较高,更适宜于南方稻田图像处理研究.


彩叶桂花新品种'永福金彩'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桂花(Osmanthusfragrans)新品种‘永福金彩’是从广西桂林的桂花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来的彩叶新品种。新梢紫红色,嫩叶叶柄紫黑色,随着叶片生长发育,幼叶由紫色渐变为黄绿色,后呈绿白相间的花叶状态,成熟叶最终变为深绿色。整个生长季彩叶观赏期久,具有广阔的园林应用前景。


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评价及其差异化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目的]考察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差异化特征,对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04—2018年长江流域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测算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法,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1)2004—2018年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农业经济系统发展较为滞后,且两者在总体上、区域间、省份间各有差异.(2)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特征,且耦合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不同区域表现有所差别.(3)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呈阶梯式上升,协调等级常年稳定在初级协调状态,且中游相较于上、下游协调发展水平更好,区域内差异更小.(4)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现出波动走势,且基尼系数有扩大趋势,超变密度贡献率均值最大,但在考察期内,区域间差异与超变密度轮换构成影响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突破区域发展壁垒,推动农业资源要素在自由流动,激发区域农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新动能,进一步缩小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 综合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Dagum基尼系数法


粳稻种质资源籼粳属性鉴定及其对表型性状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当前江西省发展粳稻生产急需本土化优质粳稻品种的现状,为明确籼粳基因频率与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适用于江西粳稻育种的优质粳稻核心种质.[方法]利用30对InDel籼粳特异性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60份优异粳稻资源进行籼粳属性分析,并调查结实率、理论产量、粒型等8个表型性状,分析籼型基因频率与表型性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60份优异粳稻资源中有典型粳稻312份、粳稻42份、偏粳型5份、偏籼型1份.籼型基因频率与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型基因频率与4个表型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3个表型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粳稻种质资源籼粳属性与表型性状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结论]引入10%左右的籼型血缘可能有利于控制其对粳稻产量的负面作用,最终选取123份粳稻种质作为江西省粳稻育种核心亲本,为有效且合理地用粳稻资源用以改良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及育种材料.


不同来源大豆种质资源的田间鉴定与筛选
《西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评价不同生态区大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为亲本选择和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1 580份来源于国外和中国北方、黄淮海、南方生态区的大豆种质资源为对象,分析21 个形态描述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对 13 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1 个描述型性状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在国外、中国北方、黄淮海、南方及总资源群体中分别为 0.345 9、0.347 1、0.345 9、0.322 4、0.357 7,荚色 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大,叶色 Simpson多样性指最小.底荚高度、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百粒质量、单株粒质量的遗传变异系数均大于 30%,初花时间、主茎节数、茎粗、荚长、荚宽的遗传变异系数为 20%~10%,生育时间的遗传变异系数小于 10%.13 个数量性状的 Simps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在国外、中国北方、黄淮海、南方及总资源群体中分别为0.813 6、0.831 1、0.825 9、0.836 9、0.826 5,说明该批大豆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质量与其他 12 个重要农艺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发现百粒质量、单株粒数对单株粒质量的正向效应最大,其次为茎粗、单株荚数,而荚宽、株高、初花时间有负向效应.本研究揭示了该批大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大豆单株产量构成性状为综合指标,结合生育时间表现,筛选出 30份高产特异大豆种质,为合理选择亲本形成优势性状互补以进行大豆高产品种改良和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