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稻米食味品质理化性状及其遗传研究进展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最重要的性状之一。该文对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及各指标与食味品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与食味品质密切相关的理化指标的遗传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水稻 稻米 食味品质 理化指标 遗传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技术的江西省植被生态环境初探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应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全球植被变化数据(GIMMS),通过计算每月NDVI变化率,并对研究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模拟,分析了江西省1982~2006年的地面植被覆盖情况。结果表明:25年来,植被覆盖呈微弱减少趋势,表明江西省植被生态环境有微弱下降的趋势;从季节变化看,江西省植被覆盖在春季呈增加趋势,夏、秋、冬季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夏季对植被覆盖总变化量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 归一化植被指数 生态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氏钝绥螨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江西植保 2011

摘要:在15℃、20℃、25℃、30℃、35℃五种恒温、湿度72%,光照L︰D=12︰12的人工气候箱中,测定巴氏钝绥螨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巴氏钝绥螨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产卵前期、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8.07℃、12.65℃、13.66℃、13.25℃、15.85℃、11.90℃;有效积温分别为:11.57、10.95、23.08、20.90、24.20和126.87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巴氏钝绥螨在南昌地区的发生代数为21代。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值得推广的西瓜适用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 201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西瓜生产规模发展较快,但许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还不够,制约着我国西瓜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本着"不求全面,只求适用"的宗旨,介绍几种值得推广的西瓜适用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年限的芦笋宿根对秋冬茬鲜笋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将不同品种3年生芦笋宿根和5年生芦笋宿根移栽至日光温室,定期采收芦笋嫩茎,比较其秋冬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的芦笋宿根对鲜笋产量影响不同,除个别品种外,3年生芦笋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经济系数普遍高于5年生。这种差异可能与试验前芦笋宿根原生长地土壤肥力有关。

关键词: 芦笋宿根 生物产量 经济产量 经济系数

控蘖剂对超级早稻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摘要:[目的]研究控蘖剂对超级早稻品种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喷施控蘖剂和喷施清水两种处理,研究了控蘖剂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株形态,孕穗期田间小气候及群体质量特征的影响。[结果]喷施控蘖剂处理能显著减少无效和低效分蘖的发生,增加高峰苗期分蘖构成中高效分蘖(单茎4叶及以上分蘖)所占比重。喷施控蘖剂处理的穗长、穗粒数、穗着粒密度、二次枝粳数及着生其上的二次颖花数及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未喷施控蘖剂的对照。同时喷施控蘖剂能增加株高,中后期群体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孕穗期上三叶叶温和群体的透光性,增加叶片SPAD值,从而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但也表现出稻株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减小等特点。[结论]喷控蘖剂措施处理最终表现为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协调上升而增加产量。

关键词: 控蘖剂 超级杂交早稻 金优458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遗传分析

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强耐冷材料龙稻5号(Oryza sativa ssp.japonica)和冷敏感材料协青早B(O.sativa ssp.indica)为对照品种,以萎蔫率和死苗率为鉴定指标,利用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协青早B//协青早B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s)群体(BC1F9)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C冷处理7天后,228个BILs群体的平均萎蔫率为67.4%,平均死苗率为70.8%。将死苗率≤20%的株系,在更低温度(8°C昼/5°C夜)下处理5天,结果显示5243和5335为强耐冷材料,可用于构建东乡野生稻QTL(quantitative traitloci)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实验结果显示,群体萎蔫率和死苗率均呈偏态的连续分布,暗示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由主基因-多基因控制。

关键词: 耐冷性 东乡野生稻 近等基因系 质量-数量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饲料混毒生物测定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并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甜菜夜蛾幼虫历期和蛹期显著延长,幼虫体重和蛹重显著减轻,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下一代卵的孵化率均下降,说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后,其体内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导致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种群生命参数的变化。此外,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降低甜菜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甜菜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氯虫苯甲酰胺 亚致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粮食生产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摘要:分析江西粮食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政府抓粮食生产的动力不大、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增多、粮食产业化水平低。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对策:一是要抓住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一核心,二是夯实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两大基础,三是要实施政策兴粮、科技增粮、产业增效三大战略。

关键词: 江西省 粮食生产 困境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糠替代化学除草剂控制早稻田杂草的试验初报

中国稻米 2010

摘要:试验表明,化学除草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稻糠,可以减少化学除草剂的用量而不影响除草效果,在35%丁.苄WP化学除草剂常规用量减半的情况下,每m2配施100~200 g的稻糠,在施药后15 d和30 d对杂草的防治效果与35%丁.苄WP全量施用的处理相当;单纯施用稻糠对早稻田进行除草,施后15 d对杂草的防效为41.78%~76.51%,施后30 d对杂草的防效则下降到20.76%~47.27%,可见稻糠对早稻田杂草的前期抑制效果较好,但后期防控效果下降。

关键词: 稻糠 化学除草剂 杂草 防效 35%丁.苄W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