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钻石模型的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竞争力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1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的竞争力情况,以促进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方法】构建江西省水产养殖业钻石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江西省水产养殖业体系较为健全、经济发展和泛珠三角区域的建立为江西省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业发达、具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同时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建议】纵横兼顾,做好江西渔业产业定位;发展优势产业,突出发展重点;切实贯彻"科技兴渔"战略;坚持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实现多元化投入;完善市场机制,以促进江西省水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泛珠三角区域 产业竞争力 钻石模型 江西省


绿茶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农业网络信息 》 2011
摘要:为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水平及茶叶生产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减少因茶园施肥、用药、加工等所造成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将信息技术和茶叶生产质量管理关键控制点结合起来,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绿茶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绿茶产地环境、种植环节、加工过程及包装储运等质量关键控制点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小麦冠腐病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CS3096菌株产孢条件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真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冠腐病是澳大利亚小麦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为进行病害抗性鉴定和筛选抗病种质资源,需制备大量的病菌分生孢子。本试验以强致病性菌株FPCS3096为材料,开展了该菌株产孢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培养基中,以1/2 PDA产孢量最大;在营养生长阶段,在菌丝长满平板后(28℃下需培养6~7 d),延长培养时间(即继续培养),大大促进了后期的产孢,培养12 d的产孢量是培养6 d的4倍,而且在这一阶段,暗培养促进了产孢,连续暗培养的产孢数是连续光培养产孢数的2倍多。试验同时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培养皿内培养基的重量或平板培养基的厚度对产孢有很大的影响,量越多,产孢量越大,当培养基的重量比为2倍多时,产孢的数量比为7~10倍。与本实验室以前采用的在PDA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光照产孢的技术相比,现有的技术将产孢数量提高了20~50倍。
关键词: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 营养生长阶段 暗培养 产孢


江西省蛋鸡养殖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 2011
摘要:研究表明,自动化蛋鸡养殖模式的人均饲养量是传统蛋鸡养殖模式的5倍,死淘率降低了33%,产蛋量提高7.7%,料蛋比降低3.6%,只均运行费用降低3.5%,经济效益提高10.7%。大规模蛋鸡养殖周期内产蛋量最多,中规模产蛋量其次,小规模最少;小规模蛋鸡养殖劳动净产率为34250元/人,中规模为337070元/人,大规模为209100元/人;小规模蛋鸡养殖土地净产率为34250元/亩,中规模54400元/亩,大规模135900元/亩;小规模蛋鸡养殖资金净产率为16.75%,中规模为75.78%,大规模为48.49%,大、中规模蛋鸡养殖企业的资金净产率分别比小规模高出31.74%和59.03%。不同鸡粪处理方式各有各的优劣势,但是鸡粪加工成的有机肥具有肥力大、持效久、无污染的优点,已被广大用户认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是今后发展的主流。


石菖蒲提取物及混配剂对水稻褐飞虱的控制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提取物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1的活性及使用浓度,研究了石菖蒲提取物对褐飞虱的触杀毒力,30%石菖蒲乳油及30%石菖蒲扑虱灵混配乳油对褐飞虱的室内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石菖蒲提取物对褐飞虱3龄若虫及长翅型雌成虫处理48h后的LD50分别为0.64和0.95μg/头。室内盆栽试验表明:30%石菖蒲乳油30倍、30%石菖蒲扑虱灵混配乳油50倍施药3d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56%和96.67%。30%石菖蒲乳油20倍、30%石菖蒲扑虱灵混配乳油300倍,施药7d后,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8.46%和79.76%。


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江西南昌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
《生物安全学报 》 2011
摘要:【背景】豚草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草,在江西南昌地区普遍发生。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是很有利用前景的豚草天敌,而有关这2种天敌在江西南昌地区田间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尚不明确。【方法】2009年6月25日分别按广聚萤叶甲0.7头.株-1和豚草卷蛾0.4头.株-1的密度在江西南昌豚草入侵地同时释放2种天敌,并于8月4日~9月13日,每隔10d调查广聚萤叶甲各虫态的数量、豚草卷蛾虫瘿数、豚草的株高和死亡株数。【结果】释放前期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但释放70d后,豚草植株死亡率达90.14%,天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释放80d后,豚草植株死亡率达到100%。此外,在整个调查期间,天敌释放区豚草株高增长缓慢,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区。【结论与意义】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在江西南昌地区田间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显著,宜在江西大规模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