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植物抗冻蛋白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抗冻蛋白是一种能抑制冰晶生长的蛋白质或糖蛋白,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研究对象从极区鱼类、昆虫转移到植物材料上。抗冻蛋白包括抗冻糖蛋白、抗冻蛋白Ⅰ、抗冻蛋白Ⅱ、抗冻蛋白Ⅲ、抗冻蛋白Ⅳ。简要介绍了植物抗冻蛋白的生化特征、抗冻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关键词: 抗冻蛋白 生化特征 抗冻机制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的多样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对116份芝麻种质资源在蕾期、盛花期和终花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从蕾期到终花期不断升高,种质间差异较大,改良品种(系)叶绿素含量高于地方种质;叶绿素含量的总体多样性指数为1.8950,地方种质的总体多样性指数(1.9094)高于改良品种(1.7740),地域来源不同的种质间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利用欧氏最小距离法对3个生长时期的9项叶绿素含量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表明:聚类结果与种质来源和种质类型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供试种质明显被聚为具有62份种质(占53.45%)的低叶绿素含量和具有54份种质(占46.55%)的高叶绿素含量的两个大类群;综合筛选出山西八棱芝麻、驻芝11等17份高叶绿素含量的种质,可作为相关育种改良与遗传分析的研究材料加以利用。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叶绿素含量 多样性分析

强雌系杂交苦瓜高效栽培技术

科学种养 2009

摘要:强雌系杂交苦瓜是指以强雌系为母本配制成的苦瓜一代杂种,多为早熟品种,具有雌花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综合优良性状。生产上的主要品种有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花器性状与果实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因子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1 a生辣椒花器性状和果实性状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1 a生辣椒4个变种29份材料的8个花器性状和4个果实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器性状和果实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变异系数(CV)范围为13.10%(花纵径)~86.81%(单果重);遗传力在30.81%(果纵径)~88.73%(子房横径);8个花器性状与4个果实性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表明:12个花器及果实性状集约于3个主因子上,F1为横茎/重量因子,F2为纵径因子,F3为形态指数因子,这3个主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4.83%,保持了12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

关键词: 辣椒 花器性状 果实性状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蓝与菘蓝族间原生质体融合及杂种愈伤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聚乙烯乙二醇(PEG)和二甲基亚砜(DMSO)共同诱导融合的方法,成功获得芥蓝与菘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再生愈伤。利用9对SRAP随机引物对亲本和再生愈伤DNA进行扩增以鉴别再生愈伤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在再生愈伤的DNA条带中,与供体菘蓝相同的带占93.07%~94.16%,与受体芥蓝相同的条带占70.24%~75.78%,并有少量新增带和缺失带出现,再生愈伤的DNA带型为双亲的叠加,为真正的族间杂种愈伤。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5个杂种愈伤明显聚在一起,其遗传组成十分相似,与菘蓝的遗传关系较近,而与芥蓝的遗传关系稍远。

关键词: 芥蓝 菘蓝 原生质体融合 族间杂种愈伤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旱地不同轮作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旱坡地种植结构单一、连作障碍重、土壤质量差、种植效益不高的现状,在南方红壤旱地上进行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轮作模式与单一连作模式相比,有利于降低作物发病指数,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且轮作年限周期越长越为明显,其中三年轮作模式"红薯-萝卜-大豆-芝麻-萝卜-花生-萝卜"及二年轮作模式"大豆-芝麻-萝卜-花生-萝卜"的效益和效果较好,值得在南方红黄壤区旱地推广。

关键词: 红壤旱地 轮作模式 土壤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母猪产仔数因素的研究进展

中国牧业通讯 2009

摘要:母猪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是决定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资料表明,母猪产仔数8头与12头对于母猪配种和妊娠需要的劳动力、饲料和其他成本都是相近的,因此,在养猪生产中,提高母猪的产仔数是至关重要的。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与母猪品种、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耕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耕层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猪粪和粉碎秸秆作为2种不同有机肥源,均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值,增加总孔隙度和物理性粘粒含量;2种有机肥均能提高红壤旱地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的含量,而腐熟猪粪配施化肥处理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显著高于纯施猪粪处理和纯施秸秆处理(P<0.05)。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是提高红壤肥力的基本途径;2种有机肥源均能提高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其活性,与纯施化肥处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2种有机肥提高了红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而不同的有机肥源处理之间各种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有机肥 红壤旱地 肥力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组织中β-防御素基因的表达调控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组织中β-防御素(AVBDs)基因表达的调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饲喂不同水平(800、1 600、3 200和6 400 IU/kg)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法氏囊中3个β-防御素(AVBD-1、AVBD-5和GAL-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β-防御素基因在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乌骨鸡AVBD-1和GAL-1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都在采食了3 200 IU/kg维生素D_3时的空肠;AVBD-5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在采食了1 600 IU/kg维生素D_3时的十二指肠;在依次采食维生素D_3 800、1 600、3 200和6 400 IU/kg的乌骨鸡组织中,3个β-防御素基因都存在先升后降的表达趋势。结果表明,β-防御素基因在同一组织的表达水平与维生素D_3饲喂水平存在剂量关系,适宜的维生素D_3饲喂水平能上调这3个β-防御素基因在乌骨鸡组织中的表达量。

关键词: 丝毛乌骨鸡 维生素D_3 调控 β-防御素 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从高光效育种的提出着手,综述了水稻高光效育种的概念、遗传机制及途径,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水稻高光效育种的前景。

关键词: 水稻 高光效育种 问题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