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运用抗性基因同源序列标记快速进行水稻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用2个抗性基因同源序列(RGA)引物分析了菲律宾国家水稻所水稻种质资源库中265个抗或感水稻东格鲁病(RTV)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引物CLRR的分辨能力极高,共扩增出了48条多态带,平均每个品种28.6条。每个品种平均扩增出46.9条多态带。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GA引物能有效地分析群体材料在分子遗传上的差异,这说明RGA标记是水稻种质资源DNA指纹快速识别的理想选择。通过聚类分析还发现本研究的水稻品种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差异。
关键词: DNA指纹图谱分析 水稻种质资源 水稻东克鲁病 抗性基因同源序列 聚类分析


绿色食品藠头栽培技术规程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从产地环境、种藠选择、整地与施肥、栽植方法与密度、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绿色食品藠头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规程化概述,为绿色食品藠头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粳稻垩白性状的QTL检测
《中国水稻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大粒粳稻DL115与小粒粳稻XL005杂交获得的F2群体200个单株为作图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利用SSR标记对稻米垩白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在F3株系均呈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检测到与稻米垩白性状相关的QTL 8个,分别位于第3(5个)、第5(2个)和第6(1个)染色体上,包括与垩白粒率有关的QTL 3个,与垩白大小相关的QTL 2个,与垩白度有关的QTL 3个。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RM6832-RM411、RM15456-RM6832和RM6266-RM15456区间的qPGWC3、qACE3 b和qDEC3 b,分别解释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表型变异的43.89%、18.83%和19.57%,为主效QTL。上述3个主效QTL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与前人研究结果均不一致,认为是新的QTL。所检测到的8个QTL中,除qPGWC6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无垩白亲本XL005外,其他7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垩白性状值较大的亲本DL115。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基因作用表现为部分显性,垩白度基因作用表现为加性。
蝴蝶兰种子胚组织培养优化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以蝴蝶兰种子胚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采收期、不同培养基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种附加物对原球茎形成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20~150 d的成熟种子胚适宜于组织培养,以花宝1号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椰子汁、香蕉、土豆汁能很好地诱导原球茎,诱导率达95%以上。添加有机附加物对不同花色的蝴蝶兰品种的培养效果不同,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利于种子萌发。用花多多4号3~4 g/L+Tryptone 2~2.5 g/L+1/3MS+6BA 1.0 mg/L+NAA 0.02 mg/L+CW 100 g/L+AC 0.5~1.0 g/L有利于原球体和幼苗的生长,成苗率达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