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48对SSR引物分析了192份采集于江西49个县(区)的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共扩增出等位基因343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2个等位基因,平均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0.7369,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7060,表明江西野生大豆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的野生大豆其遗传多样性不同,高纬度及低海拔地区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要高。192份野生大豆可聚类成3大类,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较为一致。


濒危东乡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保护学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乡野生稻("东野")蕴含大量优异性状和有利基因,是栽培稻遗传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然而"东野"正面临着急剧减少甚至灭绝的威胁,因此评价并保护现存"东野"的遗传多样性刻不容缓。同时"东野"的多样性研究对解析其遗传进化机理以及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综述了近年来不同保存方式、不同年份、不同世代以及与其他生态类型野生稻和栽培稻等多个角度有关"东野"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成果。通过对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建立科学统一的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东野"遗传多样性研究前景和生态保护建议。


利用SRAP标记划分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利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了来自国内外50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品种的遗传变异,从12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带型稳定的15对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了140个多态性标记,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数为9.3个,变化范围2~16个;平均PIC值为0.529,变化范围为0.27~0.73;遗传距离范围为0.0838~0.4326。经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将50份供试材料分为6个类群,群间遗传距离大于群内遗传距离,基本反映了品种的地源差异,表明SRAP标记可以有效地区分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划分结果客观合理。


蝴蝶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4个蝴蝶兰(Phalaenopsis)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的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01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68条,多态性比率为89.1%.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7~0.93之间,表明品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组,分类结果与材料来源及花器官表型具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不同省份籼稻地方品种的指纹图谱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国不同省份籼稻地方品种的SSR标记多样性分析,为中国籼稻地方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及其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78对SSR引物,对中国14个省280份籼稻地方品种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分析不同省份籼稻地方品种间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差异、等位基因组成及其出现频率等。【结果】共检测到33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2—12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141个。RM336、RM334、RM264、RM297、RM204、RM248、RM444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较多,分别在6和3以上,且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在1.4以上。78对SSR引物各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变异在0.18%—99.56%,RM338的A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最高,RM131的E等位基因和RM276的F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最低。RM338、RM308、RM484、RM29等44对SSR引物的某个等位基因在单个或多个省份籼稻地方品种中出现频率为100%。RM336、RM334、RM264、RM204、RM297、RM248、RM263、RM276、RM444、RM21、RM246和RM258等12对引物在多数省份中均表现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上述12对SSR引物适用于中国籼稻地方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
中国西北6个地方绵羊品种mtDN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PCR-SSCP和克隆测序技术,分析了西北6个绵羊品种的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通过对DNA序列的多重比对,得出A、B、C3种单倍型,在D-loop区内的碱基替换全部为转换;绵羊mtDNA D-Loop区中存在着明显的长度变异,引起变异原因主要是由于1个或几个碱基或串联重复基元序列的插入(或缺失)造成的,不存在绵羊品种特异性;本试验研究的绵羊在各个不同片段中所扩增出的A、B、C3种单倍型基本一致,但不是完全连锁,存在着微小的差异;用NJ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可明显看出中国6个绵羊品种3种单倍型的分类情况,单倍型树表明新疆的巴音布鲁克羊和卡拉库尔羊之间的遗传关系最近。
SSR和SRAP标记揭示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08 CSCD
摘要:分别用SSR和SRAP标记分析了来自国内外的19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及其与选育年代的相关关系,并构建聚类图。从726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3对多态性较好的组合扩增得到了234个多态性标记;35对SSR引物获得了138条多态性标记。结果显示,SSR标记揭示的遗传距离大于SRAP标记。SSR揭示的国内甘蓝型油菜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大于国外品种,而SRAP标记得到的结果与SSR标记分析所得结果相反。SSR平均遗传距离与育成年代的相关性较小,SRAP平均遗传距离与育成年代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34。研究认为,SRAP标记更适用于通过分析遗传距离以获得杂种优势;从种质资源保存的角度出发,使用SSR标记能较全面保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结合SSR标记和SRAP标记即能从全基因组又能有重点的从功能基因组分析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对于中长期的育种目标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SSR SR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