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orrelation analysis(模糊匹配)
50条记录
ENSO事件和太阳黑子活动与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褐飞虱大发生关系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54—2010年海洋尼诺指数、1937—2009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和1957—2009年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的资料,应用相位分析相关分析和关键时方法分析ENSO事件和太阳黑子活动与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褐飞虱大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褐飞虱在太阳黑子谷值年的前1年和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当年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在太阳黑子谷值年以及拉尼娜发生年后的第4年不会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此外褐飞虱大发生年主要出现在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下降阶段。前17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当年褐飞虱大发生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太阳黑子活动具有明显的11年左右的周期性,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褐飞虱的大发生在局部上存在8~9年的周期性。

关键词: ENSO事件 太阳黑子活动 褐飞虱 大发生 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微核心种质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鉴定评价及其相关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在低氮水平下进行了水稻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鉴定评价,分析了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秸秆含氮率和单株秸秆含氮量变幅分别为0.56%~1.85%和0.04~0.61 g,子粒含氮率和单株子粒含氮量变幅分别为1.28%~3.23%和0.02~1.04 g,植株含氮量变幅为0.10~1.30 g,氮素子粒产量利用率和氮素生物产量利用率变幅分别为3.85~57.52 g/g和17.56~104.02 g/g,氮素收获指数变幅为7.05%~88.58%,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在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秸秆含氮率与含氮量、子粒含氮率与含氮量和植株含氮量在粳稻和籼稻亚种间没有显著差异;氮素生物产量利用率籼稻略大于粳稻,但差异不显著;氮素子粒产量利用率与氮素收获指数在粳稻和籼稻亚种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氮素子粒产量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与结实率、单株子粒重和单株有效穗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在低氮水平下,结实率、单株子粒重和单株有效穗数可以作为耐低氮与氮高效水稻种质的筛选指标。

关键词: 水稻微核心种质 低氮 产量 氮素利用率 相关关系

赣晚籼39号的产量结构分析与增产途径探讨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阐述了赣晚籼39号的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效穗和千粒重,各产量构成因素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因此提出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促壮秆大穗,提高群体质量,通过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来夺取高产。

关键词: 赣晚籼39号 产量结构 相关分析 通经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引种鉴定及分类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对国外205份花生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性、抗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察鉴定,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外花生种质资源较为丰富,有性状优良的种质,也有高抗的材料,这些优异种质可供今后开展花生高产、优质、抗病育种利用;在选出的4个主成分因子中,总有效枝数的累积贡献率为45.58%,将205份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归为5类,绝大多数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小,类间遗传差异大于类内遗传差异。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引种 鉴定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三系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三系杂交稻谷的遗传动态,探索不育系和恢复系各自对杂交稻谷粒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华中地区常用的4个三系不育系与27个恢复系(品种)为供试材料,组成4×27NCⅡ交配设计,对三系杂交稻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谷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等4个性状均为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谷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同时受到父母本的影响,但受父本的影响比受母本的影响大。谷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比都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9.65%、98.31%、95.27%和98.81%。相关分析表明,粒长与千粒重和长宽比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粒长和长宽比均达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宽未达显著相关;粒宽与粒长和长宽比达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对长宽比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246、-0.555 9和-0.015 8。[结论]该研究系统分析了不育系和恢复系对杂交稻谷粒性状的影响,为杂交水稻高产、优质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 谷粒性状 遗传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752导入系的杂种优势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针对R752的优点,构建了R752导入系3000多份材料,从中初步筛选出优势强、恢复度好且生育期适中的57个恢复系进行了测交配组,并对测配组合进行考种、测产,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57个强恢复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相关最密切,有效穗一般而结实率高的组合产量高,其它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R752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源”“库”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烷气体产生量与牧草营养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野生牧草的营养参数与甲烷气体产生量之间的相关性,采集内蒙古山羊喜食的4科31种处于生长旺盛期野生牧草测定营养参数,以上述牧草为底物,进行体外发酵并测定甲烷气体产生量。体外培养条件下牧草的甲烷气体产生量与牧草中的粗蛋白(CP)、干物质消失率(IVDMR)含量呈正相关,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负相关,与无氮浸出物(NFE)含量相关性表现不一致;体外培养条件下4科牧草的甲烷气体产生量的预测模型为Y=5.962+0.107CP+0.035NDF-0.135ADF+0.040NFE+0.001IVDMR(R=0.767,P<0.001)。

关键词: 牧草 营养参数 甲烷气体 体外发酵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花器性状与果实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因子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1 a生辣椒花器性状和果实性状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1 a生辣椒4个变种29份材料的8个花器性状和4个果实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器性状和果实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变异系数(CV)范围为13.10%(花纵径)~86.81%(单果重);遗传力在30.81%(果纵径)~88.73%(子房横径);8个花器性状与4个果实性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表明:12个花器及果实性状集约于3个主因子上,F1为横茎/重量因子,F2为纵径因子,F3为形态指数因子,这3个主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4.83%,保持了12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

关键词: 辣椒 花器性状 果实性状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生米藠头栽培试验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以江西生米藠头为试材,比较了不同栽培措施对藠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处理都能提高藠头产量,增产幅度在7.02%~19.30%,其中,稻草覆盖增产幅度最大;而土壤撒施石灰对藠头中期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关分析显示,藠头鳞茎产量与生物产量、单株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个鳞茎均重与单株分蘖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藠头 栽培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8个三系不育系与8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配成的组合为材料,从产量性状上对所配成的38个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杂种F1存在显著的杂种优势,在所考查的10个性状中尤以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株高和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表现明显;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且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多穗、大穗均可作为籼型杂交水稻育种的方向,但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性状的提高,而应同时综合考虑其他性状的表现,优化穗粒结构,才能获得产量的最大潜力。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杂种优势 相关系数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