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orrelation analysis(模糊匹配)
50条记录
辣椒属栽培种主要表型性状的评价与相关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掌握辣椒表型性状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辣椒属5个栽培种96份材料的14个表型性状进行了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4个表型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变异系数(CV)范围在14.0%(叶形指数)~135.0%(单果重)之间;果实性状与株型性状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因此,在辣椒遗传改良中,应根据育种目标对表型性状进行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 辣椒 表型性状 评价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早杂组合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及高产早杂组合选育途径的探讨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摘要: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省10个高产早杂组合的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每公顷穗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小。产量构成各因素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在保持现有组合的千粒重的基础上,增加每穗实粒数是提高早杂组合产量的有效途径。提出适应江西生态区域的高产早杂组合的理想形态特征是“中秆,多蘖,大穗”。在早稻保持系品种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选育配合力高的大穗型不育系是早杂高产组合选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早杂组合 产量构成因素 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 选育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江西省2005年主推的22个水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22个组合中只有4个组合的垩白粒率达到部颁优质米(NY/T593-2002)二级标准,垩白度和胶稠度达到一级标准的组合比例很少;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和胶稠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表明降低垩白粒率与垩白度、提高胶稠度是改良杂交水稻品质的主要目标。结实率与垩白度和出糙率之间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认为要兼顾杂交水稻的品质改良与产量的提高,可适当增加千粒重,同时必须根据各性状的相关性,在选配亲本时要全面考虑各性状的关系,特别是产量构成因素和主要品质性状间的搭配。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主要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对2004~2006年度江西省油菜区试参试杂交组合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主要产量性状间及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杂种各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在所考查的10个主要产量性状中以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的杂种优势表现较明显;主要产量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生育期、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株有效角果数又与生育期、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是提高杂交油菜产量的主要方式;主要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硫甙、芥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油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提高杂种产量与改良品质仍有一定的矛盾。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芝麻杂种优势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研究了黑芝麻两系杂种F1产量的超亲(父本)优势,其范围为-7.59%~61.22%,平均优势达31.05%,杂种F1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平均优势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蒴数>千粒重>每蒴粒数。杂种F1产量与果轴长度及产量构成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生育期呈显著相关。亲子(杂种F1与父本)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则表现为单株有效蒴数>单株产量>千粒重>每蒴粒数。

关键词: 黑芝麻 杂种优势 雄性核不育系 产量构成性状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主要产量性状遗传相关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5

摘要:对杂交辣椒组合B9431×吉林长椒回交一代B1和F2世代的7个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并以单株产量为因变量,其他6个性状为自变量,计算了两者之间的线性方程式。研究结果表明:单果重、果长和果径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性状,其次是株高;始花节位和采收始期与单株产量间存在一定的负向相关

关键词: 辣椒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方稻区早灿中熟品种产量要素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1997

摘要:该文选用1985~1996年间南方稻区区试早籼中熟组南昌点(北纬28°41′,东经115°58′)资料,以泸红早为对照,比较分析了历年产量居第一位的新品种(下称优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特征,结果为A.12年中,优秀品种平均比对照增产6.5%,如除去两个减产年份,平均增产比例达8.5%B.优秀品种全生育期平均比对照延长1.2D,生育期延长主要是灌浆期延长所致;C.优秀品种的株高平均增加2.3CM,分

关键词: 早稻 中熟 增产要素 相关分析 中国南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早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江西农业科技 1992

摘要:通过对杂交早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结实率,其次为千粒重,穗长和穗粒数,各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产量性状 相关性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禽胴体品质的比较

江西农业学报 1991

摘要:对饲养到13周龄的豁鹅、莲花白鹅,北京鸭和大余麻鸭的胴体品质进行了测定相关分析,并结合保存、利用这些水禽品种资源进行了有关讨论。

关键词: 水禽 胴体品质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活猪胴体瘦肉率的估测方法

江西农业学报 1989

摘要:以活重90千克左右的82头杂种试验猪的体重、体长、胸围、中膘厚和腿臀围的屠宰后测量值作自变量, 胴体瘦肉率作应变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个自变量对应变量的通径系数,建立五元线性回归方程.然后,通过统计检验,剔除作用较小的自变量,最后建立了R=0.7714的最优三元回归方程:Y=81.52+0.157x_1-0.149x_2-8.27x_5x_1——体重(千克);X_2——体长(厘米);X_5——中膘厚(厘米).再经过对24头杂种猪活体估测与屠宰后验证,平均误差为3.9%,证明是一个简易、准确、适用面较广的估测活猪胴体瘦肉率的方法.

关键词: 瘦肉率 相关系数 估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