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早熟高产辣椒新组合“赣丰5号”的选育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赣丰 5号”是以早熟抗病辣椒自交系“B940 4”为母本 ,抗病长果辣椒“B92 71”为父本配制而育成的辣味型一代杂种。该杂种早熟 ,春季栽培时从定植至采收约 40~ 45d;产量高 ,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比对照“湘研 1号”分别增产 5 .6 %~ 7.0 %和 33.6 %~ 38.0 % ,一般总产量达 2 2 5 0 0~ 6 0 0 0 0kg/hm2 ;抗性强 ,抗疫病、病毒病和炭疽病 ;品质优 ,单果重量 2 5~30g,维生素C的含量达 931mg/kg(FW)。现已在江西、四川、湖北、云南、广西、重庆等省市推广种植


“赣大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江西农业科技 》 2000
摘要:“赣大麦 1号”是从秘鲁引进的以Lima黑大麦为母本、舟麦 2号为父本 ,进行二棱大麦亚种间杂交 ,采用系谱法经过 1 2年选育而成的特种黑大麦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 ,早熟 ,抗病 ,品质优异 ,麦芽品质达国标。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赣大麦 1号” ,该品种系我国首次育成。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二棱皮大麦亚种 ,2n =1 4,成熟时穗轴不碎断 ,侧小穗全部不育 ,穗及内外稃和长齿状芒都是黑色 ,籽粒有稃亦呈黑色 ,具有近缘野生母本的黑色基因显性性状。幼苗直立型 ,叶色浓绿 ,苗期生长势强 ,分蘖力中等 ,成穗率高。全生育期 1 6 5d ,株高 1 0 0cm左右 ,茎秆粗壮 ,穗长方形 ,长芒 ,每穗实粒数2 1 .6粒 ,千粒重 43.5g。植株发育至蜡熟期 ,穗、颖壳、芒及籽粒均逐渐由黄绿色转为黑色 ,故又称赣黑大麦。早熟型 ,高抗白粉病和赤霉病。 该品种品质优异。籽粒黑色有光泽 ,含粗蛋白 1 1 .1 7%、粗脂肪 8.77%、粗纤维6 .6 3%、硫胺素 3.5 1mg/kg、核黄素 2 .44mg/kg、钙 70 1 .4mg/kg ,它们均优于普通黄皮大麦。籽粒平均含硒 74.4μg/kg(6 4.0~81 .4μg/kg) ,比普通黄皮大麦和小麦含硒量高 1 0 5 .5 %。赖氨酸 0 .4999%比黄皮大麦高7.9% ,有 1 4种氨基酸组份含量优于普通大麦 ,氨基酸总量提高 2 .5 9%。麦芽品质优(产品制麦中试由钱江啤酒集团协作 )。麦芽粗蛋白质含量为 1 1 .36 % ,比黄皮麦芽的高1 5 .8% ,比黑米和大米的高 46 .39%和1 6 .99%。麦芽的微量元素Fe、Zn、Mn、Cu、Na的含量均比黄皮麦芽的高 ,其中Fe、Zn分别高 393.6 7%和 48.0 2 %。麦芽产品质量检测达到或超过国标优级或 1级 ,麦芽色度、麦汁色度和后酵液色度均达到较理想的黑啤、红啤色度。麦芽的氨基酸总量为 1 0 .74% ,比黄麦芽高 2 1 .2 2 %。测试 1 6种氨基酸含量 ,有 1 5种组份含量比黄麦芽的高 1 0 .34%~ 6 0 .5 3% ,具有名牌产品的高营养水平。该品种适宜江西省赣中北地区、滨湖地区以及我国西部地区春种。在江西省红壤旱地、滨湖地区及水田试种 ,一般单产 2 6 2 5~ 375 0kg/hm2 ,适宜麦稻、麦棉 (豆 )两熟或三熟制种植。 1 1月中、下旬播种 ,次年 4月底或 5月初成熟。2 栽培要点赣大麦 1号属早熟型 ,比普通黄皮大麦早熟 7~ 1 0d。用种量一般 1 2 0~ 1 5 0kg/hm2 ,行距 2 0~ 2 5cm ,条播。施足基肥 ,早施追肥 ,冬前攻壮苗 ,返青后调整群体结构 ,后期防早衰。做好春季清沟排渍 ,防治病虫害。成熟后期当全田呈一片黑色即达完熟期 ,可适时收获 ,脱粒晒干 ,防雨季霉变影响籽粒品质“赣大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李忠娴$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南昌330200 @张思文$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南昌330200 @张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南昌330200 @饶月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南昌330200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估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己出台相应程序和条例对转基因生物和食品进行评价和规范 ,我国目前正处于研究和制订阶段。较全面地介绍了转基因生物食品的生产应用情况 ,阐述了国际上倍受争议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对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以及国际上现有的评价措施进行了综述


温度和湿度对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中国蔬菜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各虫态历期有显著的影响 ,在 17~ 35℃温度范围内 ,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呈Logistic曲线关系。湿度对美洲斑潜蝇的发育历期无明显的影响。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0 .0 4、9.70、10 .2 0、9.76℃ ,有效积温分别为 6 5.2 6、80 .70、14 7.96、2 98.33℃。美洲斑潜蝇存活的最适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 2 0~ 31℃和 80 %~ 92 %。在35℃温度下 ,成虫繁殖力极低 ;10 0 %相对湿度下 ,成虫不能繁殖后代


从稻种上筛选拮抗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从 1 3个水稻品种上获得 2 83个细菌分离物 ,其中 2 9个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产生了拮抗作用 ,占总菌株数的 1 0 .2 5 % ,8个菌株对水稻紫鞘病产生了拮抗作用 ,占总菌株数的 2 .83 % ,而没有菌株对水稻恶苗病菌 (Fusariummoniliforme)产生拮抗作用 ;经离体平板拮抗作用的测定、离体纹枯病病斑面积的抑制和植物生长促进试验 ,筛选出两个有潜在价值的菌株 ,这两个菌株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 (Bacillussp.)。


水稻主要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江西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从稻种、稻叶、稻田土壤、稻田菌核和菜地土壤共 1 0 5份样品中共分离细菌菌株 2 6 72株 ,经拮抗性能测定 ,对水稻纹枯病菌 (Rhizoctoniasolani)、水稻恶苗病菌 (Fusari ummoniliforme)、水稻稻瘟病菌 (Maganporthegrisea)、水稻白叶枯病菌 (Xanthomonasoryzaepv .oryzae)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Xanthomonasoryzaepv .oryzicola)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分别有 5 0 0、6 7、45、1 1和 9个。根据NA平板上菌落的形态特征 ,将 6 7株稻恶苗病拮抗细菌初步分为 7个类群 ,每一类群中选拮抗性能最强的一个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有 4支菌株为Bacillussubtilis,另 3支菌株分别为B .pumillus、B .polymyxa和Pseudomonas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