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以泉花327为母本、ICGV94449A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了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福花5号。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植物学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花生
福花5号
选育
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2002年春以湛油41为母本,中间材料9817-36-2为父本配组,混合系谱法选育成福花7号。2009~2010年参加江西省春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 680.2kg.hm-2,比对照汕油523增产5.62%,籽仁产量3 234.2kg.hm-2,比对照汕油523增产6.94%;粗脂肪含量52.02%,蛋白质含量30.19%,O/L值1.35。该品种抗旱性强,耐涝性中等,抗倒性中等,叶斑病较轻,抗锈病,感青枯病,丰产性、稳产性好,全生育期123d左右。2011年通过江西省认定(赣认花生2011004)。
关键词:
花生
选育
栽培
《花生学报
》
2012
摘要:花生新品种赣花8号(原名赣花7002),系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粤油202-35作母本,87-77FS品系作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油用型花生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特性。2011年1月通过国家花生品种鉴定。赣花8号适宜在江西、湖南、四川、江苏、湖北等长江流域的沙土、沙质壤土种植,作为高产、油用型花生品种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花生
赣花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花生果烘烤新工艺条件、配方及复合抗氧化剂对烘烤花生果保质期的影响进行研究,经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烘烤花生配方在食盐60 g/kg,甘草10 g/kg,甜蜜素0.65 g/kg时,口感风味最佳,且花生的保质期从3~5个月延长到12个月以上。
关键词:
花生果
烘烤
正交试验
加工工艺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对国外205份花生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性、抗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察鉴定,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外花生种质资源较为丰富,有性状优良的种质,也有高抗的材料,这些优异种质可供今后开展花生高产、优质、抗病育种利用;在选出的4个主成分因子中,总有效枝数的累积贡献率为45.58%,将205份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归为5类,绝大多数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小,类间遗传差异大于类内遗传差异。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引种
鉴定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花生SRAP-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引物,Taq酶,Mg2+,模板DNA和dNTP)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引物浓度的影响最大;最佳反应体系20μL包含:引物0.4μmol/L,Taq酶1U,Mg2+2.5mmol/L,模板DNA30ng,dNTP0.2mmol/L,不足部分以ddH2O补足。这一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花生进行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花生
SRAP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花生是一种高蛋白的油料作物,具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高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常见的花生食品研究开发状况,并简要介绍了花生食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关键词:
花生
研发
现状
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应对南方红壤旱地经常出现的伏旱对花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选择示范推广中的加工专用型花生赣花92-01为供试品种,研究了不同耕作深度对赣花92-01的抗旱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及产量和产量因子的表现均以耕作深度为20cm的效果最好,耕深30cm的效果次之,耕深10cm的效果最差。
关键词:
花生
赣花92-01
耕作深度
抗旱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测定了花生荚果不同浸种时间对花生出苗的影响。连续两年的荚果播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花生荚果用凉水浸种48~60 h后直接播种,可以提高花生产量,增加净收入。但花生荚果播种的出苗期比种仁播种的迟。对花生荚果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花生
荚果播种
产量
技术
《江西农业学报
》
2008
摘要:分析了江西省发展花生的气候、土壤条件、比较效益、市场需求等现状。指出了花生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克服花生生产障碍和促进江西花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花生
生产
障碍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