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部分地区种鸭坦布苏病毒病及鸭瘟免疫状况调查与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江西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免疫状况。【方法】2020—2021年从江西省的11个规模化种鸭场采集血清样品1 233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抗体水平。【结果】鸭坦布苏病毒病抗体的总阳性率为61.1%,阳性率最高的为E场(80.4%),11个种鸭场中有8个场的阳性率未达到国家合格率标准。鸭瘟抗体的总阳性率为80.5%,抗体阳性率较高的为I场(90.8%)和H场(88.8%),11个种鸭场中有2个场的鸭瘟抗体阳性率未达到国家合格率标准。不同季度调查结果显示第四季度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抗体阳性率最高,第一季度的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抗体阳性率均未达到国家合格率标准。【结论】江西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的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免疫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鸭坦布苏病毒病免疫水平较低,建议当地种鸭场加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免疫,定期监测抗体水平,优化免疫程序,以提高整个鸭群的保护力。
关键词: 种鸭 鸭坦布苏病毒病 鸭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水平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Cd活化和稻米Cd吸收的阻控效果
《湖南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通过Cd污染环境(土壤Cd含量为1.0 mg/kg)下早稻晚稻种植盆栽试验,比较了有机肥(猪粪、生物黑炭)单施以及与碱性改良剂(石灰、牡蛎壳粉)配施对土壤Cd活化和稻米Cd吸收的阻控效果,并探讨了土壤有效Cd与水稻籽粒Cd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CK(不添加改良剂)相比,施用改良剂后早稻和晚稻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5.52%~36.01%和12.02%~27.28%,籽粒Cd含量分别降低了24.76%~64.53%和4.93%~58.32%,籽粒Cd累积量分别降低了22.27%~51.76%和33.84%~46.95%(单施猪粪处理除外);其中,生物黑炭的降Cd效果显著优于猪粪,配施牡蛎壳粉的降Cd效果优于石灰处理;早稻和晚稻收获后,施用改良剂的土壤有效Cd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35.00%~65.88%和30.93%~68.57%。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有效Cd含量与水稻籽粒Cd含量可以用线性方程进行较好地拟合(R2>0.70,P<0.05)。这表明有机肥与碱性改良剂配施可以通过钝化土壤有效Cd来快速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且生物黑炭与牡蛎壳粉配施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Cd污染土壤 有机肥 碱性改良剂 水稻 籽粒 降Cd效果


不同菌种发酵垫床对青年奶牛生长、健康及其舍内环境卫生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对发酵床养殖模式奶牛舍内环境卫生、垫料理化、青年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而筛选出优势菌种组合。在2019年4—11月对某青年牛舍进行初次铺设。牛舍长232 m、宽10 m,平均分为4个区域,各区域相互独立,且采光和通风方式相同。此外,每个区域饲养7月龄、体重240~250 kg、体高135~145 cm、体况等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母)8头。垫料按木屑、稻草、压榨牛粪9:10:8混合均匀铺制,厚度为0.5 m,各区域接种不同比例复合芽孢杆菌(活菌量500亿/g)、乳酸菌(活菌量60亿/g)和酵母菌(活菌量60亿/g)。菌种使用步骤:先温水活化(每千克菌种添加100 g尿素和0.5 kg红糖),然后按比例混匀放置3 h活化;喷洒;翻动均匀。1号区域:复合芽孢杆菌和乳酸菌(2:1);2号区域:酵母菌和乳酸菌(2:1);3号区域:复合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1:1:1);4号区域为对照组,未添加外源菌种。结果表明:1号区域内的相对湿度显著低于2号与3号区域;4号区域内噪音显著高于其他区域;1号区域内PM1、PM2.5和PM10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区域;1号区域垫料厚度和垫料深层温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蹄踵深度、后肢后视等指标在组间差异显著,皆以3号区域为高;4号区域青年牛的谷草转氨酶和总蛋白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区域;3号区域青年牛的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其他区域。综上,采用不同菌种处理发酵垫床会对牛舍环境卫生和青年奶牛健康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对牛舍内粉尘浓度指标影响,以2:1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菌为优势组合;考虑对青年牛体尺发育指标影响,以1:1:1复合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菌为优势组合。


添加助剂对4.5%联苯菊酯水乳剂防治柑桔木虱的增效作用
《中国南方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添加助剂是否对4.5%联苯菊酯水乳剂防治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具有增效作用,在室内测定了添加0.1%不同助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 408、矿物油、渗透剂JFC-2)对4.5%联苯菊酯水乳剂稀释液(1 000、1 500、2 000倍液)表面张力、接触角、持留量的影响,同时进行了田间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助剂相比,4.5%联苯菊酯水乳剂各浓度药液添加助剂后的表面张力降低17.12%~30.66%,接触角降低9.22%~21.63%,药液持留量增加15.22%~41.96%,田间防治效果增加5.26%~30.03%。其中,Silwet 408对药液表面张力、接触角的影响最大,矿物油对药液持留量的影响最大,添加矿物油的增效作用最明显。生产中使用4.5%联苯菊酯水乳剂防治柑桔木虱时,可优先选择其1 500~2 000倍液按0.1%的量添加矿物油。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蛋能比和钙磷比下,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努比亚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2月龄努比亚山羊母羊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0:60(L)、50:50(M)和60:40(H)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正试期第14天,L组山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正试期第35天,L组山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H组(P<0.05),而料重比则相反.正试期第56天,L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料重比则相反.2)正试期第14天,L组山羊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和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浓度显著高于H组(P<0.05).正试期第56天,L组山羊血清ALB和血糖(glucose,GLU)含量以及M组山羊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显著高于H组(P<0.05).3)正试期第14天,M组山羊血清瘦素(leptin,LEP)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浓度分别显著低于H组和L组(P<0.05).正试期第35天,L组山羊血清LEP和胰岛素(insulin,INS)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正试期第56天,L组山羊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浓度显著高于H组(P<0.05).4)M组山羊的后腿重和屠宰率显著高于L组(P<0.05).5)L组的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pH则相反.6)L组山羊瘤胃的黄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白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显著高于H组(P<0.05),而乳酸菌数量和嗜淀粉瘤胃杆菌则相反.M组山羊瘤胃的栖瘤胃普雷沃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所述,努比亚山羊饲喂精粗比40:60全混合日粮能够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


饲粮蛋白水平对宁都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体蛋白沉积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分析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宁都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体蛋白沉积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其适宜饲粮CP水平。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3个阶段,分别选用1、29、57日龄体重相近宁都黄鸡母鸡各600、480和33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分别25、20和14只。不同阶段饲粮CP水平为:1~28日龄17.0%、18.5%、20.0%和21.5%, 29~56日龄15.5%、17.0%、18.5%和20.0%,57~105日龄14.0%、15.5%、17.0%和18.5%。结果表明,1~28日龄,20.0%和21.5%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17.0%组(P<0.05);20.0%组体CP含量和日沉积CP质量极显著高于17.0%和18.5%组(P<0.01),20.0%组日沉积CP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7.0%和20.0%组体蛋白沉积率极显著高于21.5%组(P<0.01)。29~56日龄,17.0%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20.0%组(P<0.05),F/G显著低于18.5%和20.0%组(P<0.05)。18.5%和20.0%组体CP沉积率极显著低于15.5%和17.0%组(P<0.01)。17.0%组血清T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7.0%和18.5%组血清TG含量显著低于20.0%组(P<0.05);15.5%、17.0%和18.5%组血清GLU含量极显著低于20.0%组(P<0.01);17.0%组血清TP含量极显著高于15.5%和20.0%组(P<0.01)。57~105日龄,15.5%组末重和ADG显著高于17.0%和18.5%组(P<0.05),14.0%和15.5%组F/G显著低于18.5%组(P<0.05)。15.5%组体CP含量显著高于14.0%和18.5%组(P<0.05),15.5%组体CP沉积率极显著高于18.5%组(P<0.01)。105日龄宁都黄鸡屠宰率随饲粮CP水平升高显著降低(P<0.05),与14.0%和17.0%组相比,18.5%组全净膛率显著升高(P<0.05),腹脂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结果建议宁都黄鸡不同生长阶段适宜CP水平分别为,1~28日龄20.0%,29~56日龄17.0%,57~105日龄15.5%。
关键词: 宁都黄鸡 粗蛋白质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蛋白质沉积 血清生化指标


南方地区大球盖菇-优质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食用菌 》 2021
摘要:为发展高产优质农业,合理利用土地、稻草和气候资源,在江西省多地进行了大球盖菇-优质稻轮作的高效农业栽培技术模式试验推广.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现了轮作换茬,降低了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减少了连作障碍,达到了降耗减污、节本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大球盖菇;水稻;轮作;高效栽培


丙酸对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丙酸对山羊小肠上皮细胞(GIEC)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试验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0.75、1.50和3.00mmol/L丙酸培养GIEC,6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第2个部分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和3.00mmol/L丙酸培养GIEC,培养3、6、12和24h时,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通过qRT-PCR对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75和1.50mmol/L丙酸对PC、FBP1和PGC1A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1.50mmol/L丙酸可显著增加PCK2的mRNA表达量(P<0.05);3.00mmol/L丙酸可显著增加PCK2和PGC1A的mRNA表达量(P<0.05),还可上调PC和FBP1 mRNA表达量但无差异(P>0.05)。与未处理组相比,3.00mmol/L丙酸在6h时可极显著上调PCK2和PGC1A的mRNA表达量(P<0.01),还可增加PC和FBP1的mRNA表达量(P>0.05);在12~24h对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没有影响(P>0.05)。综上,丙酸可以在山羊小肠细胞中诱导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PCK2、PC、FBP1和PGC1A的mRNA表达,并且PCK2在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糖异生途径中发挥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