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肥施用比例对油菜芝麻复种模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高效施肥技术,以华油杂9号和赣芝5号为材料,研究6个氮肥施用比例[P_0(油菜∶芝麻)=0∶0;P_1=157.5∶67.5;P_2=180.0∶45.0;P_3=202.5∶22.5;P_4=225.0∶0;P_5=180.0∶45.0(含油菜枯饼1 500)kg/hm~2]对油菜和芝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处理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P_0),但是5个施氮处理间的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无显著差异;P_3处理总产量(3 053.9kg/hm~2)、总效益(25 335.4元/hm~2)、氮肥农学利用率(4.1kg/kg)、偏生产力(13.6kg/kg)均最高,其中总产量和总效益较对照(P_0)分别显著增加了42.79%和55.08%。油菜主茎籽粒的含油量高于分枝;而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刚好相反,其中主茎的蛋白质含量受氮肥用量影响明显。虽然P_3处理的芝麻种子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含量都较其他处理明显降低,但是油菜和芝麻的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都保持较高水平。综上所述,当氮肥分配比例为202.5∶22.5(kg/hm~2)(P_3)时,既能够保持较高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又具有较优的品质,是减氮条件下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适宜氮肥分配比例。


不同比例猪粪有机肥配施对稻穗不同部位氮含量分布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施用猪粪有机肥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氮素积累的影响,为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晚籼37号为材料,在水稻施纯N 180 kg/ha,N∶P2O5∶K2O=3∶1∶2.5的情况下,比较并分析全施化肥(NPK)、低量猪粪配施化肥(F7M3,即70%化肥配施30%猪粪)、中量猪粪配施化肥(F5M5,即50%化肥配施50%猪粪)和高量猪粪配施化肥(F3M7,即30%化肥配施70%猪粪)等处理的枝梗籽粒氮含量、穗位籽粒氮含量、稻穗氮含量、水稻籽粒吸氮量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配施猪粪有机肥能有效降低水稻一次、二次枝梗籽粒氮含量,且随猪粪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穗位籽粒氮含量也呈降低趋势,其中F3M7处理上、中、下部的籽粒氮含量较NP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1.6%、11.9%和9.1%(P<0.05,下同)。增施猪粪有机肥能促进水稻产量增加与稻穗氮含量下降,与NPK处理相比,猪粪配施处理的稻穗氮含量显著下降5.7%~10.1%,水稻产量增加4.3%~14.1%,但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的水稻籽粒吸氮量与NPK处理无明显差异,均在92.0 kg/ha左右。【结论】猪粪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有效影响稻穗不同部位的氮含量,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有利于水稻的高产稳产。


基于预设SPAD阈值的花生氮肥施用效果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花生叶片SPAD值进行实时、无损诊断花生生长过程中的氮素丰缺,指导花生合理施用氮肥,试验通过设定花生出苗后30、45、60、75 d和90 d倒3叶的SPAD值,分别将SPAD值按各时间段在30~33、38~41、42~45、44~47和43~46每隔1个点值预设一种施氮方案,共3种方案(分别以SN-1、SN-2和SN-3表示),探究不同氮素管理方案对花生的自身固氮力、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3种方案中,SN-3阈值设定过高,不利于花生的生长,SN-1和SN-2的阈值设定方案较合理,均可促进花生根瘤生长,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其中,SN-1的阈值设定最佳,与常规施肥比较,SN-1的花生单株根瘤量和单个根瘤重分别增加17.65%和4.35%,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9.36和3.99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增加12.95%。因此,SN-1方案的SPAD预设值可以作为花生栽培过程中各生育时段的氮素丰缺阈值。
关键词: SPAD阈值 花生 氮肥 根瘤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控释氮肥在双季稻区早熟油菜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材料,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设置6个田间试验,调查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产油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施肥效应与普通氮肥施肥效应均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产的趋势。等量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比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增产,甚至适量降低控释氮肥用量也能达到普通氮肥合理施用量的产量水平,同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在180kg/hm~2施氮水平下,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较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底施60%,苗期施20%和抽薹期施20%)显著增产,油菜籽粒增产7.64%,产油量提高8.30%,氮肥利用率增加2.27个百分点。江西省双季稻区早熟油菜最适控释氮肥施用量为150kg/hm~2。
关键词: 早熟油菜 控释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素吸收和利用


不同比例猪粪有机肥配施对稻穗不同部位氮含量分布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施用猪粪有机肥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氮素积累的影响,为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晚籼37号为材料,在水稻施纯N 180 kg/ha,N∶P2O5∶K2O=3∶1∶2.5的情况下,比较并分析全施化肥(NPK)、低量猪粪配施化肥(F7M3,即70%化肥配施30%猪粪)、中量猪粪配施化肥(F5M5,即50%化肥配施50%猪粪)和高量猪粪配施化肥(F3M7,即30%化肥配施70%猪粪)等处理的枝梗籽粒氮含量、穗位籽粒氮含量、稻穗氮含量、水稻籽粒吸氮量及其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配施猪粪有机肥能有效降低水稻一次、二次枝梗籽粒氮含量,且随猪粪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穗位籽粒氮含量也呈降低趋势,其中F3M7处理上、中、下部的籽粒氮含量较NP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1.6%、11.9%和9.1%(P<0.05,下同).增施猪粪有机肥能促进水稻产量增加与稻穗氮含量下降,与NPK处理相比,猪粪配施处理的稻穗氮含量显著下降5.7%~10.1%,水稻产量增加4.3%~14.1%,但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的水稻籽粒吸氮量与NPK处理无明显差异,均在92.0 kg/ha左右.[结论]猪粪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有效影响稻穗不同部位的氮含量,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有利于水稻的高产稳产.


不同施氮量对晚稻抵御抽穗扬花期低温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设置4种施氮水平,低氮(N_1,90kg N·hm~(-2))、正常氮(N_2,180 kg N·hm~(-2))、高氮(N_3,250 kg N·hm~(-2))和超高氮(N_4,330kg N·hm~(-2)),研究了抽穗扬花期低温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遇低温条件下,各处理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N_2产量最高,N_1最低,N_3和N_4居中,N_3、N_4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均较高,但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均显著下降;随施氮量增加,包穗率、总干物质量和叶绿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穗部干物质量则以N_2最多;低温来临后,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和蒸腾速率(T_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N_3、N_4的Pn、T_r较N_2降幅更大;各处理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一定程度上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以N_3、N_4的变化幅度最为显著.表明高氮量不利于晚稻抵御抽穗扬花期低温,生产上应避免氮肥施用失当,双季晚稻施氮量以不超过180 kg·hm~(-2)为宜.
关键词: 氮肥 晚稻 抽穗扬花期 低温 干物质 产量 生理特性


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效应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8 CSCD
摘要:为探明双季晚稻床土培肥用量,指导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实践。以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床土培肥对机插晚稻秧苗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肥水平的增加,秧苗苗高、假茎宽、根数、百苗干物质质量以及成秧率较对照显著增加,以N4处理最高,最高成秧率比对照提高10. 61%;培肥明显增加了机插晚稻的有效穗,各培肥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5. 70%、12. 33%、24. 10%、25. 99%,N3和N4差异不显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不断降低,其中N4处理分别比对照CK处理降低12. 11%和7. 31%;穗型变小,实际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每100 kg床土培肥600 g复合肥的处理产量最高。综上所述,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量以每100 kg床土培肥600 g复合肥较为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