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芝麻青枯病严重度对芝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预测芝麻青枯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以茎秆病斑长度为指标确定成熟期芝麻青枯病严重度的分级标准,测定4个芝麻品种在不同青枯病严重度下的农艺性状指标、产量构成因子以及产量,建立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与青枯病严重度的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对芝麻青枯病严重度与单株产量损失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青枯病严重度上升,芝麻株高显著降低,空梢长度显著增长,始蒴高度显著增高;而芝麻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均显著下降,其中芝麻单株蒴果数降低最显著,各级芝麻病株的单株蒴果数之间显著差异,且4个芝麻品种9级病株的单株蒴果数比0级病株降低71.24%~79.08%;各级病株的单株产量之间显著差异,4个芝麻品种的1、3、5、7和9级病株平均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2.56%、29.53%、54.01%、72.57%和81.98%;青枯病严重度与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子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青枯病严重度x与产量损失率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5534+9.4132x(R~2=0.9867),说明青枯病严重度越高,损失率越大。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严重度 芝麻 农艺性状 产量构成因子 单株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条件下鸡胸肉特征腐败菌分析

食品与机械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都黄鸡新鲜鸡胸肉为对象,对4℃真空贮藏、4℃托盘贮藏和25℃托盘贮藏3种方式下生鲜鸡肉菌落总数变化、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变化和鸡肉表面细菌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托盘贮藏方式下的鸡胸肉理化指标在第7天超过标准要求,4℃真空贮藏方式下的鸡胸肉理化指标在11d的试验期内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25℃托盘贮藏方式下的鸡胸肉理化指标第2天就超过标准要求。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4℃托盘贮藏7d时,鸡胸肉表面细菌以假单胞菌(99.45%)为主;4℃真空贮藏11d时,鸡胸肉表面细菌以假单胞菌(81.08%)和乳酸菌(6.93%)为主;25℃托盘贮藏3d时,鸡胸肉表面细菌以假单胞菌(60.23%)和肠杆菌(28.54%)为主。结合理化特征和表面细菌多样性变化规律分析,确定4℃托盘贮藏和4℃真空贮藏鸡肉中的特征腐败菌均为嗜冷细菌假单胞菌,25℃托盘贮藏的特征腐败菌包括肠杆菌、芽孢杆菌、梭菌和肠球菌。

关键词: 生鲜鸡肉 贮藏条件 细菌多样性 特征腐败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食用菌 2019

摘要:在阐述发展食用菌产业重要意义和江西食用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生产方式、经营主体、品种结构、精深加工、市场信息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江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江西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快顶层设计,制定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精深加工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信息化平台,培育专业化市场;加大科研投入,激发科研创新动力。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现状 策略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助力江西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与对策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乡村振兴的根基在于产业振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面对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农业科技革命不断纵深发展,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还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支撑重大突破的基础前沿性研究储备不足;二是面向需求导向的技术研发不足;三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为此,提出牢牢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趋势和重点,深入实施"四大"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坚持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之路,加强"政"的引导作用,增强"产""用"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研"的主动参与.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助力 乡村产业振兴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海绵状纳米多孔金盘的G-四链体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9

摘要:G-四链体是由富G序列的DNA折叠构成,在转录调节、DNA复制和基因组稳定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很多G-四链体的识别技术都局限于荧光检测技术.由于目前荧光技术灵敏度不足,而没有被广泛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实验制备了一种海绵状纳米多孔金盘(Spongy nanoporous disks, SNPD),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nsor,SERS)的基底,以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 MG)作为信号分子,建立了一种高灵敏G-四链体SERS识别技术. SNPD直径约为360 nm,高度约为75 nm,内部孔径大小约为15 nm.其具有独特的海绵状结构,高密度的韧带和孔径结构,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提供了大量增强热点和结合位点,大大增强了MG信号分子的Raman振动峰,有力地提高了G-四链体的检测灵敏度,其检测限低至100 pmol/L.此外,研究发现G-四链体无需通过复杂的标记过程,能够特异性捕获MG至SNPD表面,而捕获作用并没有在ssDNA和dsDNA中发现,表明传感技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关键词: 海绵状纳米多孔金盘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 G-四链体 孔雀石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酸雨胁迫对彩叶桂花新品种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生长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9

摘要:为了解酸雨对彩叶桂花新品种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胁迫特征,用模拟酸雨胁迫处理其植株.结果表明:在酸雨pH值4.0~6.0处理胁迫下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幼苗高生长受到的影响不显著,而pH值3.0酸雨胁迫下其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酸雨胁迫对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新生叶伤害与酸雨的pH值密切相关,不同浓度的模拟酸雨对植株的伤害程度表现不同,pH=5酸雨处理下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伤斑不明显,pH≤4.0的酸雨胁迫下,给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新生叶造成不同程度伤害,随着酸雨胁迫浓度增加(pH值越低),植株酸害指数增大,叶片酸害等级升高.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应避免在pH≤4.0的重度酸雨地区栽培.

关键词: 酸雨胁迫 彩叶桂花 紫嫣公主 虔南桂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我国农田土壤中残留及其风险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9

摘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其广谱性而被广泛使用,已在河流、沉积物和土壤等环境基质中普遍检出.而农田作为兽用抗生素的主要归宿,其在土壤中的残留与风险引起普遍关注.对我国农田土壤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残留现状、主要来源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农田土壤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消减对策,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氟喹诺酮 农田土壤 抗生素残留 生态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囊藻毒素-LR对鸡肝脏的氧化损伤影响

生态毒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蓝藻虽然能产生有毒的生物毒素,但是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为探索蓝藻饲料化利用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研究了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崇仁麻鸡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及其对肝脏的氧化损伤。实验设计了4个剂量组(对照组、5、10和20μg·kg~(-1)MC-LR),并在1、3、12、24和48 h检测了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MC-LR对崇仁麻鸡的LD_(50)值为34.67μg·kg~(-1)体重(bw),95%的置信限为33.51~35.83μg·kg~(-1)bw。在MC-LR的作用下,鸡肝出现了氧化应激现象。3个染毒组鸡肝中GSH含量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趋势,GST酶活力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至正常值的趋势,这说明GSH和GST共同参与了鸡肝中MC-LR的解毒;鸡肝中GPX酶活性在前3小时先保持不变(除了1 h的高剂量组),随即显著上升,这说明GPX和GSH共同参与了鸡肝中过量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清除,GPX可以作为监测MC-LR引起鸡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CAT酶活力表现为先显著下降(P<0.05)而后快速上升至正常值的趋势,SOD酶在整个实验期间几乎保持稳定,这可能与SOD酶活性较高所致。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崇仁麻鸡 抗氧化酶 氧化损伤 肝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花生机械化干燥生产现状与发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9

摘要:综述了我国花生的干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研发高效、经济和优质的花生干燥设备与技术是目前我国花生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花生 干燥 机械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省食用菌产业布局、地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江西农业 2019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健康理念增强,人们膳食结构不断发生改变,消费需求也从追求"吃饱"和"吃好"转变为"吃得营养"、"吃得均衡"和"吃出健康".作为"素中之荤"的食用菌具有循环、高效、生态的内在特点,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是一种富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