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磷、钾肥料用量对泉薯9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6
摘要: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N:0、60、120、180 kg/hm2;P2O5:0、45、90、135 kg/hm2;K2O:0、90、180、270 kg/hm2)对泉薯9号在红壤旱地上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甘薯营养生长和产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主茎长、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长、全株叶片数和甘薯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磷肥对甘薯营养生长影响较小,不同用量之间的甘薯营养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但磷肥对甘薯产量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形态。施钾在0~180 kg/hm2之间对甘薯营养生长的影响较小,当用量达270 kg/hm2时,则对甘薯营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钾肥有利于提高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甘薯产量呈直线增长趋势。


水稻水培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水稻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以典型的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的F1花培加倍单倍体分离群体为材料,通过水培法在齐穗期考查了与水稻抗倒伏相关的根基粗、总根数、最大根长、根干物重和根冠比等地下部根系性状及分蘖数、株高、株周长、单蘖直茎和地上部干物重等地上部性状。利用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QTL区间作图分析,除分蘖数、地上部干物重外,其它8个性状共检测到13个相关的QTL。其中与根基粗、根冠比、株周长、单蘖直茎相关的QTL各1个,分别位于第8、第1、第7和第8染色体上。与总根数、最大根长、根干物重相关的QTL各2个,分别位于第1和第2、第1和第6、第1和第12染色体上。与株高相关的QTL共3个,分别位于第1、第4和第8染色体上。相关分析表明,各根系性状相互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除根冠比外,其它根系性状与地上部分蘖数、株高、株周长、单蘖直径和地上部干物重之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除分蘖数外,地下部根系性状与其它地上部性状存在着显著线性效应。本研究为深入理解水稻抗倒伏因子的遗传基础及制定抗倒伏性育种策略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粒型水稻材料粒型性状的QTL定位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大粒型水稻材料对粒型相关基因的挖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大粒型水稻材料lg1与9311杂交衍生的F2遗传分离群体为对象,分别采用2014年、2015年的粒型数据和2年的联合粒型数据,对控制其粒长、粒宽及粒厚的QTL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3种情况下共定位到22个相关QTL,其中5个粒长QTL、9个粒宽QTL、8个粒厚QTL,分布于第1、第2、第3、第4、第5、第8和第11号染色体上。3种情况下均检测到QTL的有3个,即粒长QTL q GL-2-1、粒宽QTL q GW-5-1和粒厚QTL q GT-5-1,3个QTL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于亲本lg1;此外,有7个QTL在2014年、2015年和2年的联合数据定位中均被检测到,12个QTL只在1年或2年的联合数据定位中被检测到。q GL-2-1、q GW-2-3和q GT-2-3处于同一标记区间RM5812~RM13174,推测可能受同一粒型基因控制,是新的粒型QTL位点。主效QTL q GL-1-2和q GW-11-1可能是新的控制粒型QTL位点,其余检测到的QTL所在的大部分标记区间已有粒型QTL被定位或克隆。本研究结果为大粒水稻lg1粒型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了基础。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浅析-以江西省农科院为例
《财经界(学术版) 》 2016
摘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性和服务性机构,主要从事农业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研究等,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研究的课题具有周期性长、地域性广、生产季节性等特点.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的重视,财政资金投入不断增长,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课题项目逐年增多,这为农业科研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之经费预算执行偏慢的问题亦显现出来.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这对做好农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预算执行情况 江西省农科院 服务性机构 财政资金投入 应用开发研究 生产季节性 经费预算 财务部门 课题项目


‘兴国灰鹅’均衡生产VIP基因的表达规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了解‘兴国灰鹅’在不同繁殖季节VIP基因在下丘脑、垂体、输卵管和卵巢中的表达情况,本试验抽取不同光照长度下‘兴国灰鹅’下丘脑、垂体、输卵管和卵巢的组织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对照组在整个试验阶段自然产蛋和休产,试验组通过人工控制光照在整个试验阶段接受短或长光照处理,使其与对照组在相反的季节开产和休产。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产蛋期和休产期的VIP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休产时垂体VIP的表达明显高于开产的对照组(P<0.05);试验组开产时下丘脑VIP的表达明显低于休产的对照组(P<0.05),卵巢和输卵管表达试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证明VIP的表达在休产期高于产蛋期。


早熟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赣油杂1009”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早熟油菜,避免或减轻江西3熟期油菜产区油菜生育后期的高温逼熟或干热风等灾害的危害,为三熟制早稻等后茬作物及早腾地,保证后茬作物的高产、稳产并确保我国粮油安全供给。[方法]恢复系和不育系主要通过系统选育,综合性状和适应性主要通过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进行鉴定和筛选。[结果]"赣油杂1009"在江西省早熟组各点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早熟性,开花较早,终花早,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能和增产潜力,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结论]早熟性育种重点是进行花期选择,油菜初花和终花期的迟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菜成熟期的早晚,可以作为生育期选择的依据。


不同品种灰鹅的生产性能及肉质特性比较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1日龄乌鬃鹅、丰城灰鹅和兴国灰鹅,饲养至69日龄,测定分析其生产性能指标及腿肌、胸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兴国灰鹅日增质量、料重比最优,乌鬃鹅和丰城灰鹅差异不大。69日龄灰鹅母鹅中,兴国灰鹅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屠宰率、半净膛质量、半净膛率、全净膛质量、翅膀质量,显著高于另外2种鹅(P<0.05);其余指标不存在差异或者品种间部分存在差异(P>0.05)。69日龄灰鹅公鹅间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屠宰率、半净膛质量、半净膛率、全净膛质量、翅膀质量、全净膛率、腹脂质量、腹脂率、腿肌质量、腿肌率等差异不显著(P>0.05)。3个品种灰鹅腿肌氨基酸含量,兴国灰鹅的异亮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丰城灰鹅(P<0.05),其它氨基酸指标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个品种灰鹅胸肌氨基酸含量,兴国灰鹅的缬氨酸显著低于乌鬃鹅(P<0.05),乌鬃鹅的色氨酸显著高于丰城灰鹅(P<0.05),胸肌中其它氨基酸在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丰城灰鹅腿肌中的十四碳酸、花生酸显著低于乌鬃鹅(P<0.05),丰城灰鹅的油酸显著高于兴国灰鹅和乌鬃鹅(P<0.05);兴国灰鹅胸肌中的亚麻酸、二十碳一烯酸含量显著高于丰城灰鹅(P<0.05),兴国灰鹅的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其余脂肪酸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总体来说,3个灰鹅品种,兴国灰鹅在生产性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兴国灰鹅 乌鬃鹅 丰城灰鹅 生产性能 氨基酸 脂肪酸


辣椒疫霉不同发育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从江西省各地采集分离获得108个辣椒疫霉菌株,通过菌丝生长法等测定了辣椒疫霉菌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氟吗啉对辣椒疫霉菌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明显,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对氟吗啉的敏感性较高,EC50值范围为0.07852~0.38622μg/m L,平均EC50值为0.18159μg/m L;游动孢子囊形成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更高,EC50值范围为0.00251~0.03943μg/m L,平均EC50值为0.01588μg/m L;游动孢子萌发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最高,EC50值范围为0.00156~0.00965μg/m L,平均EC50值为0.00515μg/m L。正态分析表明,辣椒疫霉菌108个菌株的3个发育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符合正态分布,江西省内目前还不存在耐药性的辣椒疫霉群体。


不同间作方式对共生期木薯-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间作方式对不同间作方式对共生期木薯-生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方法]试验以木薯净作(M1)、花生净作(M2)为对照,研究了木薯间作1行、2行、3行花生(M3、M4、M5)对共生期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间作对木薯、花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影响。木薯与花生存在竞争生长关系,株高协同增高,在间作后期,在无氮时以M1、M2和M5的株高较高,而施氮时以M3、M4株高较高;间作提高了叶片温度,但不同间作处理间无明显规律。间作提高了干物质总产量,在块根膨大期和膨大期30 d,干物质总产量以M5最高,而在块根膨大期60 d以M4最高。间作降低了单一作物产量,但提高红壤旱地经济效益;不施氮和施氮时木薯产量分别下降25.35%、14.55%,花生产量分别下降28.76%、52.60%,而经济效益增加了72.90%、56.82%。[结论]与净作相比,木薯间作1行、2行和3行花生均提高了经济效益,且随间作行数增加而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