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缓控释肥对中低产田区早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基层农技推广 》 2016
摘要: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掌握配方缓控释肥对中低产田区水稻肥效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能明显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6
摘要:通过连续2年早、晚双季稻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和秸秆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水稻产量、含氮量、吸氮量和氮素收获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硅基包膜控释肥的效果较好,特别是施用80%量控释肥处理的水稻年均产量最高,达到16661 kg/hm~2,与分次施肥(优化施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显著提高水稻的表观氮素利用率;水稻籽粒吸氮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籽粒含氮量与产量无相关性,氮收获指数随着秸秆产量、秸秆吸氮量、总吸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


浅议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作为农业科研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科研经费是确保农业科研项目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有效管理科研经费,合理规范经费核算工作,就成为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基于厌氧生物制气的糙皮侧耳预处理甘蔗叶工艺
《江西农业学报 》 2016
摘要:为获得基于厌氧发酵发酵产沼气为目标的糙皮侧耳预处理甘蔗叶工艺,以糙皮侧耳对甘蔗叶的降解特性试验为基础,研究了碱处理、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湿度等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确定了预处理工艺,并通过厌氧发酵产沼气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条件为1%Ca(OH)2浸泡1 h、接种量50%、培养温度28℃、培养湿度60%时;甘蔗叶经糙皮侧耳预处理25 d,可有效改善甘蔗叶的厌氧产气性能,沼气总量为33957 m L、发酵物料的木质素降解率为52.1%,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8.9%、26.2%。


水稻线粒体特异序列在细胞质多态性鉴定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开发一套用于水稻细胞质多态性鉴定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通过对已测序的4个水稻线粒体基因组CW-CMS、LD-CMS、Nipponbare和9311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获得55个大于100 bp的线粒体特异序列,并开发出一套水稻线粒体特异序列分子标记。该套分子标记稳定可靠,在对随机选择的23个水稻品种的线粒体组型鉴定中,共有24个线粒体特异标记扩增出多态性,使用UPGMA法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46,可以将23水稻品种分为2大类群,其中第一大群可分为两个小类群,类群Ⅰ为粳稻聚类群,该类群大部分为粳稻品种,同时也有2个籼稻品种,推测这两个品种细胞质来源于粳稻;类群Ⅱ包含两个籼稻品种,与粳稻的细胞质亲缘关系较近;而第二大聚类群全部为籼稻品种,大部分品种间多态性丰富。因此,该套水稻线粒体特异序列标记可用于水稻细胞质多态性鉴定分析,同时该类型分子标记的开发对于其他物种的细胞质多态性鉴定具有指导意义。
双螺杆挤压条件对鲜切马铃薯复配大米米粉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双螺杆挤压过程中双螺杆转速和挤压筒体的中区温度对高占比鲜切马铃薯复配大米米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螺杆转速的增加,米粉的蒸煮品质变好,米粉的剪切和抗拉伸特性也随着转速的增加而提升,但当转速高于150 r/min时,米粉的蒸煮品质、剪切特性、拉伸特性变化趋于平稳;当挤压中区温度95~115℃时,米粉的蒸煮品质较好;米粉的剪切和抗拉伸特性随着挤压筒体中区温度的增加而提升,但当中区温度高于115℃时,米粉的蒸煮品质、剪切特性、拉伸特性急剧变差;适宜的双螺杆转速、挤压筒体中区温度分别为150 r/min、105℃。
江西省福寿螺分布现状及其在稻田的消长动态
《湖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以及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的方法,对福寿螺在江西省范围内的发生分布及其在稻田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2015年福寿螺已分布在江西省的34个县市区,发生总面积为55 586 hm~2;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田中福寿螺在6月中旬出现成螺高峰期,在7月上旬出现产卵高峰期,1代幼螺高峰期出现在7月上中旬;在中稻田中,福寿螺成螺和幼螺高峰均出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双季晚稻田福寿螺成螺和幼螺在10月上中旬达高峰,产卵高峰期出现在10月中下旬。长期浅水灌溉处理稻田的福寿螺消长规律与干湿交替处理的相似,其成螺、幼螺和卵块密度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的无明显差异,表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对福寿螺种群增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