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芦笋秸秆提取物对育成期蛋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形态学结构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16
摘要:试验旨在为芦笋秸秆提取物在蛋鸡育成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150只体质量相近的9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饲喂期为9周。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及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7.5、10.0和12.5 g/kg的芦笋秸秆提取物。试验结果表明:9~18周龄,试验组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18周龄,试验组屠宰率均显著提高(P<0.05);12周龄,Ⅲ及Ⅳ组肠壁厚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绒毛高度均显著提高(P<0.05);18周龄,Ⅲ组隐窝深度显著下降(P<0.05),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芦笋秸秆提取物添加量最佳为10.0 g/kg。
关键词: 芦笋秸秆提取物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肠道形态学结构


杂交晚籼新组合吉优航1573
《杂交水稻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优航1573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广东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用不育系吉丰A与恢复系跃恢1573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2015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区试和生产结果表明,该组合生育期适中,分蘖强,结实率高,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γ射线辐照对剑麻H.11648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麻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研究γ射线辐照对剑麻的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用6个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剑麻H.11648的干种子,测定处理后种子的萌芽率,以及种子萌芽后幼苗叶片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测辐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 Gy的辐照对剑麻H.11648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较高剂量的辐照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幼苗叶片SOD酶的活性和MDA含量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辐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剂量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关键词: 60Coγ射线 剑麻H.11648 种子萌芽 SOD酶 MDA含量


芦笋秆菌渣有机肥在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中国食用菌 》 2016
摘要:以芦笋秆菌渣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为生物有机肥对黄瓜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秆菌渣经微生物菌剂堆制后有机质降解了4.43%,全磷(P2O5)、总钾(K2O)和总养分分别提高了约1倍、4倍和1.5倍;与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相比,该有机肥可有效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株高、单果长、单果粗和小区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同时,该有机肥表现出强劲的可持续肥效,可使黄瓜持续增产并能促进硒元素的富集;此外,施用该菌渣有机肥可改善黄瓜的脆度和外观,使其口感更佳和更具商品性。


氮磷钾肥配比对广东紫珠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根据N、P2O5、K2O肥的不同施肥比例,分设Y0(不施肥,即对照)、Y1(15:5:6)、Y2(15:5:9)、Y3(15:3:12)、Y4(15:3:9)、Y5(15:3:6)、Y6(15:3:3)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广东紫珠产量构成因子——株高、地径、新枝数、叶片数,以及产量和连翘酯苷B、金石蚕苷、总黄酮含量等影响,旨在探索适于广东紫珠生长与功能需要的最佳施肥配方。结果表明:处理Y1、Y3和Y6可以明显提高广东紫珠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和新枝萌发量,从而提高广东紫珠的产量。而经检测分析及计算得出:在7个处理中,广东紫珠叶片连翘酯苷B、金石蚕苷和总黄酮产量最高的处理均为Y1,因此可以断定Y1(15:5:6)是本试验条件下增产提质的最佳配方。
关键词: 广东紫珠 氮磷钾配比 总黄酮 连翘酯苷B 金石蚕苷


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通过测定健康植株、不同发病时期的自然病株及人工接种病株内不同部位青枯雷尔氏菌数量,旨在明确病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发病初期,病株内青枯雷尔氏菌总数量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之后随着病情严重度的加重而下降。病菌的致病力则随着病情发展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检测的所有芝麻健株各部位均无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芝麻植株不存在无症状侵染现象。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病株内的分布呈现丰富的多态性,自然病圃和灌根接种的Ⅱ类、Ⅲ类病株各部位菌量分布随着植株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但其Ⅰ类病株中下部菌量却高于基部。针刺接种的Ⅰ类、Ⅱ类和Ⅲ类病株,接种点以下的根部和基部均有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青枯雷尔氏菌不仅可随植物蒸腾向上扩散,也可向下蔓延。


水稻根基粗适宜取样量及其与抗倒伏性状的相关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典型的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的F1代花培加倍单倍体(DH)分离群体为材料,通过水培法在齐穗期考查了与抗倒伏相关根基粗等性状。根基粗在DH群体中呈明显的连续性变异分布。根基粗总平均数与10、20、30、40、50、60、70、80、90、100个最粗根基粗平均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根基粗总平均数(Y)与10~100个最粗根基粗平均数(X)两者关系符合直线回归方程Y=a+b X。根基粗总平均数与30、40个最粗根基粗平均数的相关系数最大。根基粗与水稻抗倒伏相关的地下部根系性状以及地上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根基粗与总根数、最大根长、根干物质量、根冠比等根系性状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除分蘖数外,根基粗与地上部株高、株周长、单蘖直径、地上部干物质量之间也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根基粗与地上部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根基粗只与单蘖直径、地上部干物质量成显著线性关系,这说明单蘖直径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对根基粗的影响较大。本研究旨在寻求水稻根基粗的最适调查方法,为水稻根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CRISPR/Cas9介导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植物基因中的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在DNA双链的特定位置形成双链断裂,然后通过同源重组或非同源末端连接方式进行修复,造成基因组碱基局部缺失或插入而引起基因突变,它具有操作简单、突变效率高等优势。笔者归纳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其在植物基因中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组 同源重组 基因突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