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UPLC-MS/MS测定水稻内源茉莉酸含量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内源茉莉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UPLC-MS/MS)定量分析。用甲醇浸没植物组织样品提取JA,提取液经过固相萃取小柱(SPE-NH2)去除杂质,二氢茉莉酸(H2JA)作为内标物,通过UPLC-MS/MS仪进行定量分析。设置5,20,100 ng/g 3个加标水平,测定加标回收率及其变异系数。JA和H2JA均采用ES-电离模式和MRM扫描模式,采集特征离子分别为母离子209 m/z、子离子58.7 m/z和母离子211 m/z、子离子58.7 m/z。结果表明利用UPLC-MS/MS检测的JA在2~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使用氨基柱进行处理前后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83%和1.92%,3个加标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9.16%~93.46%。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茉莉酸 定量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茶叶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茶叶是江西的传统优势产业,江西近几年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为了更好地促进江西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该文总结了江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出茶叶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茶叶 产业化 发展 江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谈玉山黑猪的开发与利用

猪业科学 2011

摘要:1玉山黑猪资源简介玉山黑猪毛色全黑,头型分狮头型(占25)和马脸型(75)两种。狮头型头大,额宽,且有较深的皱纹,嘴筒短略上翘,耳中等大,下垂;躯干背腰不平、腹下垂,体短,体型较小,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践行“5个重要指标”,推进江西奶业可持续发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分析了江西奶业快速发展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就江西奶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对策,尤其是就奶牛的种质创新与新品种的创制进行了规划。

关键词: 江西奶业 持续发展 对策 5个重要指标 种质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早稻中早22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组合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及其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在中、低施氮水平下,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很小,而在高氮水平下,适当降低密度有利高产。在0~195kg/hm2施氮范围内,有效穗数、生物产量、产量、氮素积累总量、最高茎蘖数、分蘖穗率和生产100kg子粒需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结实率显著下降;每穗粒数施氮处理极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在24×104~30×104蔸/hm2的栽插密度范围内,有效穗数和生物产量随栽插密度的提高而提高,每穗粒数和分蘖穗率下降,结实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积累总量差异不显著。产量与生物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均呈抛物线关系,最适生物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分别为14.90t/hm2和155.4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N195kg/hm2与30×104蔸/hm2的肥密组合有利于中早22发挥高产潜力。

关键词: 超级早稻 中早22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高产栽培及产后废弃物处理国内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从品种选择、肥料运筹、合理密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综述了木薯高产栽培技术,概括了木薯收获后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展望了江西木薯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木薯 高产栽培 废弃物处理 生物质能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1 CSCD

摘要: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系统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必不可少,而从野生稻中鉴定、发掘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对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发掘东乡野生稻的育性恢复基因,应用协青早A/(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10)和中9A/(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10)两套测交群体,开展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经典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对矮败型(CMS-DA)和印尼水田谷败型(CMS-IA)的育性恢复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东乡野生稻对矮败型(CMS-DA)和印尼水田谷败型(CMS-IA)的育性恢复的控制存在主效恢复基因,同时还受到微效基因的影响。此外,还就东野恢复基因发掘及其在杂交水稻育种的生产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与耕作对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通过田间实地监测,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南方典型红壤坡耕地采取不同施肥量及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养分利用率及地表径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萝卜优化施肥(减氮增钾)和花生优化施肥(减氮增磷),作物对氮磷养分吸收量均不会减少,同时提高了氮素养分利用率,萝卜提高15%,花生提高3.3%,优化施肥对磷素利用率没有影响且利用率较低,萝卜为8.55%~8.73%,花生为2.47%~2.63%。花生垄作氮肥利用率提高12.15%~12.77%,磷肥利用率提高1.24%~1.28%;同时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6;垄作使径流总量降低0.43×105L·hm-2,垄作+秸秆覆盖比单纯垄作径流总量降低0.14×105L·hm-2;除对照(CK)外,径流水中TN、TP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可溶性养分(NO3--N、NH4+-N、STP)后期有所不同,不同时期径流水中养分浓度变化较大,主要与施肥、农事活动及降水养分浓度有关;径流水氮磷养分流失总量与施肥量呈正比;旱地土壤氮素主要以泥沙结合态流失,NO3--N是可溶性无机氮流失的主要形态,占TN的10.53%~12.48%,NH4+-N次之,占TN的6.19%~8.33%,磷素也以泥沙结合态流失为主,STP占TP的29.38%~40.74%。

关键词: 施肥 耕作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坡耕地 红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饲料及其酶处理技术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1

摘要:本文就粗饲料的定义进行了综述,并就酶处理粗饲料技术及其缺陷进行了介绍,指出单一或单独用酶制剂来体外降解粗饲料特别是秸秆等物料,效果较差,作用有限。

关键词: 粗饲料 处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主要养鸡地区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血清学调查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江西省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情况,对江西省11个地市主要养鸡地区的24个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CIA)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测的460份血清样品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ELISA抗体总阳性率为80.65%,蛋鸡群、肉鸡群和地方鸡群CIAV 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45%、84.03%和82.14%。说明目前江西省各地饲养的鸡群中CIAV感染相当普遍;各鸡场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最低的抗体阳性率只有5%,最高的阳性率达100%,肉鸡、蛋鸡、地方鸡CIAV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 血清学调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