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食品黄曲霉毒素的风险分析及存在问题研究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11
摘要:风险分析是对食品安全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现,也是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依据,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和手段之一[1]。黄曲霉素(Aflatoxin,AFT)是一组具有强毒性和致癌性的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


濒危东乡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保护学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乡野生稻("东野")蕴含大量优异性状和有利基因,是栽培稻遗传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然而"东野"正面临着急剧减少甚至灭绝的威胁,因此评价并保护现存"东野"的遗传多样性刻不容缓。同时"东野"的多样性研究对解析其遗传进化机理以及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综述了近年来不同保存方式、不同年份、不同世代以及与其他生态类型野生稻和栽培稻等多个角度有关"东野"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成果。通过对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建立科学统一的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东野"遗传多样性研究前景和生态保护建议。


赣紫2号的留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探讨了不同类型土壤、播种期、播种量、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以及稀土、硼、钼肥微肥不同施用方法、多效唑不同施用时期等对赣紫2号的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理想的土壤为有机质较丰富的沙壤土;播种期为9月10日至10月20日;最佳播种量为22.5~30 kg/hm2;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00~375 kg/hm2、45.0~67.5 kg/hm2;蕾期或初花期喷施0.5%稀土;用0.1%的硼酸、0.05%的钼酸铵浸种;伸长期或初花期喷施0.025%多效唑等均能显著提高赣紫2号的种子产量。


辣椒种间杂种的表型鉴定及SRAP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有性杂交方法,以微辣一年生辣椒自交系B9431为母本(P1)、强辣野生灌木辣椒H108为父本(P2)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其种间杂种.对种间杂种F12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观察比较,以期从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验证种间杂种的真实性.结果表明,F1兼具双亲的形态特征,大多数表型性状介于P1与P2之间.SRAP分析显示,F1与P1、P2共有带550条,占总位点数的68.4%,与P1或P2共有带159条,占19.8%;F1与P1遗传相似系数为0.856,与P2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86,表明杂种在DNA水平上更趋向于母本.
关键词: 一年生辣椒 野生灌木辣椒 种间杂种 表型性状 SRAP


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中国奶牛 》 2011
摘要:凤眼莲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恶性水生杂草之一,原产于南美洲,1901年作为花卉植物引入我国后,不断扩散蔓延,给当地带来极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以期加深人们对凤眼莲的认识,并控制其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