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SRAP标记划分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利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了来自国内外50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品种的遗传变异,从12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带型稳定的15对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了140个多态性标记,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数为9.3个,变化范围2~16个;平均PIC值为0.529,变化范围为0.27~0.73;遗传距离范围为0.0838~0.4326。经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将50份供试材料分为6个类群,群间遗传距离大于群内遗传距离,基本反映了品种的地源差异,表明SRAP标记可以有效地区分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划分结果客观合理。


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籼稻品种间的食味品质差异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1 CSCD
摘要:为研究适中直链淀粉含量品种间的食味品质差异,对24份直链淀粉含量达到农业部一级优质食用稻米标准的籼稻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宽比、胶稠度、碱消值、崩解值与食味品质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粒宽、垩白率、消减值、回复值、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水平。食味品质较好的品种粒宽、垩白率、垩白度、回复值和消减值应较小,蛋白质含量较低,长宽比、胶稠度、崩解值较大。通径分析表明,长宽比、胶稠度、碱消值对食味品质具有较大的直接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完善稻米品质评价指标及稻米食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蔊菜幼苗抗菌核病及抗旱和耐湿特性的鉴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以3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中油821’(‘Zhongyou No.821’)、‘中双9号’(‘ZhongshuangNo.9’)及‘中油杂2号’(‘Zhongyouza No.2’)为对照,采用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人工模拟干旱和湿害胁迫处理法对蔊菜〔Rorippa indica(L.)Hiern〕的抗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抗旱和耐湿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核病菌接种后,蔊菜幼苗叶片的病斑直径为1.75 cm,极显著小于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病斑直径(3.25~3.60 cm)。经干旱胁迫后,3个油菜品种的幼苗严重萎蔫,茎粗、根长以及地上部分、根和全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蔊菜幼苗轻度萎蔫,仅茎粗和根鲜质量分别极显著和显著低于对照,其他生长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蔊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伤害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3个油菜品种。经湿害胁迫后,蔊菜和3个油菜品种幼苗的总叶片数和绿叶数较对照明显减少、黄叶数增加,但蔊菜幼苗的黄叶数显著少于3个油菜品种;3个油菜品种幼苗的茎粗、根长以及地上部分、根和全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总体上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而蔊菜幼苗仅茎粗、根长和根干质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生长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蔊菜幼苗的茎粗,根长,地上部分、根和全株的鲜质量以及根和全株的干质量的伤害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3个油菜品种。研究结果显示:蔊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及抗旱和耐湿性均强于供试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是十字花科(Brassiaceae)中对菌核病抗性强、抗旱耐湿的优质基因源。


东乡野生稻及其种间杂交后代的休眠特性研究
《杂交水稻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发芽率为评价指标,对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与协青早B(O.sativa sp.Indica Kato.)杂交构建的230个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及其亲本种子的休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ILs群体种子发芽率呈偏态的连续分布,说明东乡野生稻休眠性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群体中11个株系及亲本东乡野生稻具有强休眠性,其中株系BIL216的休眠性最强,用5%H2O2浸种能有效解除强休眠材料的休眠。BIL216可以作为培育强休眠性新品种的优异中间材料。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休眠性 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 数量性状遗传


水稻种质资源指纹与多样性分析的分子标记体系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应用2个抗性基因同源序列(RGA)标记:C-末端富亮氨酸重复序列(CLRR)与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亮氨酸重复序列(RLRR),及2个Seoulin研究所生命科学通用引物标记(SRILS):SRILS6与SRILS8,通过这4个分子标记所产生的指纹图谱,菲律宾国家水稻所水稻种质资源库中265个地方品种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得到了确立。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引物CLRR分辨能力最高,共扩增出了48条多态带,平均每个品种28.6条,因而是快速DNA指纹图谱分析最有效的标记。从群体整体水平上来看,RGA与SRILS两套引物对265份材料的平均多态带率分别为60.6%与60.5%,表明两种标记体系具有相似的多态性检测能力。根据4个引物的DNA指纹谱带数据,进行单个及合并聚类分析,计算出7个极为相似的聚类系统树图:将样品主要聚成两个大类群,类群Ⅰ与Ⅱ。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RGA与SRILS标记体系各自均能完全鉴别出所有265个品种,而且揭示了一个相对高的群体遗传多样性。7个聚类系统树图的聚类分布以及类群的组成均极为相似,有88%~97%的相似度,这说明采用的RGA及SRILS引物扩增的基因组区域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以致表现出高度一致的遗传系谱。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DNA指纹图谱 RGA SRILS 聚类分析


芽期PEG模拟干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蓝型油菜的反应差异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41份来源于甘蓝型油菜与菜属间杂交获得的稳定高世代品系和32份来自不同地区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芽期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以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蓝型油菜的反应差异。实验结果表明,PEG模拟干旱胁迫后,大部分材料成苗率降低,平均相对成苗率为96.11%,苗高、苗鲜重和活力指数普遍降低,相对苗高、相对苗鲜重和相对活力指数分别为85.82%、75.65%和82.60%,而根长则明显伸长,相对根长为179.69%;73份供试材料的相对成苗率、相对根长、相对苗高、相对苗鲜重和相对活力指数的变异系数依次为4.33、20.10、16.72、18.73和18.05,不同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芽期抗旱性存在较大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来源于远缘杂交的16份创新种质和8份育成品种为高抗旱类型,可作为油菜抗旱性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41份创新种质与32份育成品种芽期抗旱性比较分析表明,创新种质芽期抗旱力高于育成品种,且抗旱遗传差异也较育成品种明显。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聚乙二醇(PEG) 干旱胁迫 反应差异 种质创新


我国与CAC蛋品兽药残留限量标准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 2011
摘要:蛋品药物残留标准是规范蛋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具有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更是WTO成员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蛋品药物残留限量标准,以期提高地方蛋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