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山黑猪与巴克夏、长白二元杂交猪屠宰及肉质性能比较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 2011
摘要:为比较巴玉、长玉二元杂交猪屠宰、肉质性能差异,本试验选取2窝日龄相同、体重接近的巴克夏×玉山黑猪、长白×玉山黑猪作为材料,在相同半放养饲养方式条件下进行饲喂试验,在试验猪只平均体质量达到135kg(平均350日龄)以上级别时按NY/T825-2004方法进行屠宰测定,结果显示:体长、皮厚、皮率、失水率、a﹡(红度)、脂肪含量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度、脂率、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花生四烯酸方面,长玉组含量高于巴玉组,其中硬脂酸前者高于后者14.75%,差异明显(P<0.05),但两者总体差异不明显(P>0.05)。


花期低温阴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种子含油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10年3月2日~11日低温阴雨条件下1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有效结角率、每角粒数、千粒重和种子含油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开花后低温阴雨导致油菜有效结角率下降(平均为对照的72.81%),每角粒数减少(是对照的57.32%),种子千粒重稍有增加(是对照的119.79%),含油量降低(是对照的95.31%)。(2)开花时低温阴雨导致有效结角率下降(是对照的46.01%),每角粒数减少(是对照的33.11%),千粒重有所增加(是对照的114.67%),含油量降低(是对照的96.71%)。(3)开花时低温阴雨对所有供试品种的有效结角率、每角粒数影响均大于开花后。(4)花期低温阴雨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希望98、中油821等7个品种抗耐性好。同一品种对开花期和开花后低温阴雨的抗耐性基本一致。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期 低温 阴雨 有效结角率 每角粒数 含油量


芝麻高产高效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为了探讨红壤旱地芝麻高产高效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轻简化种植方式和1种常规种植方式对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方案中,芝麻播种时,用旋耕机旋耕20 cm,撒播,用牛耙平,盖土,芝麻2~3对真叶时,结合施肥、除草,用锄头中耕,将撒播的芝麻苗锄成行,这一试验方案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


中国不同省份籼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
《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78对SSR引物,对原产于中国14个省份的280份籼稻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Powermarker、Structure 2.2和Popgen 32软件分析其遗传结构。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可分为6个类群,相邻省份的品种基本聚在同一类群中,且在每个类群中各省份籼稻地方品种单独形成一个小类群,说明同一省份内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相似。而陕西籼稻地方品种聚在2个类群中,台湾籼稻地方品种聚在3个类群中,这2个省的籼稻地方品种遗传背景较复杂。按Structure 2.2软件分析结果,供试材料可分为4大类群,地理位置较近的省份籼稻地方品种基本聚在同一类群中,而陕西和台湾籼稻地方品种较分散聚于不同类群,与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类似。按Popgen 32软件分析结果,供试材料各省份也分为4大类群。除个别省份外,相隔较近的多数省份基本聚在同一小类群或大类群中。3种软件的分析结果虽有一些差异,但基本趋于一致,并互为补充。总体而言,同一个省份的籼稻地方品种基本聚在同一小类群;相隔较近省份的籼稻地方品种多数聚类在同一个类群中,聚类结果与品种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陕西和台湾籼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基础较复杂。
以行业协会为组织的农产品追溯体系——以靖安白茶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溯源系统建立和应用推广的角度出发,基于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设计以行业协会为组织的农产品追溯体系。该体系在研究农产品质量信息收集、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以农产品生产管理系统为数据采集端,数据中心为数据管理端,利用多种溯源终端进行查询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并以行业协会组织推广应用,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质量安全信息的追踪和溯源。


辣椒新品种‘赣丰辣玉’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赣丰辣玉’是辣椒一代杂种。生长势较强,株形紧凑,中熟。果实牛角形,味中辣,青熟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纵径18.5cm,横径3.3cm,肉厚0.3cm,平均单果质量47.0g,维生素C含量0.73mg·g-1,干物质含量8.36%。鲜椒产量38~60t·hm-2。抗病,耐湿热,适于长江流域春夏露地栽培和大棚秋延后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