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水稻合理密植及其优质高产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理密植是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合理的每蔸基本苗数、单位面积蔸数和行株距配置3部分。笔者从每蔸基本苗数、单位面积蔸数和行株距配置3个方面综述了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水稻 合理密植 优质高产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氮磷肥料减施途径研究

土壤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双季稻轮作试验,研究了在农民习惯施肥的基础上,不同减少氮磷肥料用量的施肥措施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减施氮肥处理结果表明:比农民习惯施肥减施20%氮肥的条件下,施用缓释肥料(80R)产量最高,比传统不减少施氮处理(CFN)增产0.4%,比等养分量纯化肥处理(80F)增产6.0%;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处理(30F+50M)比80F增产1.9%;绿肥和化肥配施的处理(50F+30A)比80F显著减产7.2%(P<0.05)。因此,施缓释肥料或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均能提高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量。减施磷肥处理结果表明:比农民习惯施肥减少施磷20%的处理均没有减产,说明在本地区减少施磷20%,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双季稻 施肥 产量 施肥模式

控蘖剂对超级早稻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11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控蘖剂对超级早稻品种金优458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喷施控蘖剂和喷施清水两种处理,研究了控蘖剂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株形态,孕穗期田间小气候及群体质量特征的影响。[结果]喷施控蘖剂处理能显著减少无效和低效分蘖的发生,增加高峰苗期分蘖构成中高效分蘖(单茎4叶及以上分蘖)所占比重。喷施控蘖剂处理的穗长、穗粒数、穗着粒密度、二次枝粳数及着生其上的二次颖花数及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未喷施控蘖剂的对照。同时喷施控蘖剂能增加株高,中后期群体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孕穗期上三叶叶温和群体的透光性,增加叶片SPAD值,从而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但也表现出稻株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减小等特点...

关键词: 控蘖剂 超级杂交早稻 金优458 生长发育 产量

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西省不同地区108株辣椒疫霉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其结果表明,EC50值为0.189 0~0.741 3μg/mL,平均EC50为(0.418 3±0.012 0)μg/mL,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3.92倍。108株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未出现抗药性病原菌亚群体。根据总体平均值,其中吉水、南昌、上犹、崇义、九江、宜丰、乐平相对来说,其敏感性较差。平均EC50值最低的菌株来自吉安,为0.282 4μg/mL,分布范围为0.245 8~0.320 8μg/mL,平均EC50值最高的菌株来自九江,为0.472 1μg/mL,分布范围为0.331 1~0.545 1μg/mL。来自永丰的菌株,虽然平均EC50较低,但其最高EC50值为最低的2.43倍;来自上犹、宜丰、乐平的菌株其最高EC50值分别为最低的3.35、2.96、2.44倍,说明同一地区的菌株其抗药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甲霜灵 辣椒疫霉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饲料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饲料与畜牧 2011

摘要:文章结合相关研究综述了粗饲料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及其缺陷,指出单一或单独用微生物体外发酵降解粗饲料特别是秸秆粉等物料,效果较差,作用有限。

关键词: 粗饲料 微生物 处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江农早4号A提纯复壮技术

宜春学院学报 2011

摘要:水稻江农早4号A为野败型三系不育系,属感温型的早熟类型,多年使用后,出现了严重退化,纯度低于95%。应用"复选三圃制"新方法对其进行提纯复壮,简便有效,实现了江农早4号A的重生。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江农早4号A 提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测定食用油中残留的腐霉利

现代科学仪器 2011

摘要:为了快速检测和确证食用油中的腐霉利残留量,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法(GC-MS/MS)测定食用油中的腐霉利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V/V=1:1)环己烷/乙酸乙酯溶解,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浓缩后,采用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腐霉利为1.0-200.0 mg/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为0.9999。在食用油中的腐霉利残留检限为5.0 mg/kg,添加回收率在为75.6%~105.7%之间。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法 凝胶渗透色谱 腐霉利 食用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研究了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双季稻区晚稻丰源优299的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到不同肥料品种后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1.9%~3.5%之间;同时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处理能减缓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有效养分的下降,成熟期比未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处理的土壤肥力略高。

关键词: 肥料 纳米碳 水稻 产量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仲的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在现代养殖中,滥用抗生素对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寻找替代抗生素,又具有抗生素功能的天然饲料添加剂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杜仲作为一种新型绿色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其特有的纯天然性、多功能性、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及在肉、蛋、奶等食用畜禽产品中有害残留低等优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江西双季稻区进行连续2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肥(CK)、施用化肥(NPK)、等养分条件下70%化肥配合施用30%有机肥(70F+30M)、50%化肥配合施用50%有机肥(50F+50M)、30%化肥配合施用70%有机肥(30F+70M)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有机无机肥配施,早晚稻平均产量比不施肥(CK)增产幅度为65.4%-71.5%(P<0.05),比施化肥(NPK)增产幅度为3.9%-7.8%(P<0.05),其中,以30F+70M处理产量最高,年产量达12 346.90 kg.hm-2。高量有机肥配施处理与化肥处理、低量有机肥配施处理的产量差均呈逐步增加趋势。对土壤肥力的研究表明,长期不施肥会降低土壤肥力,长期平衡单施化肥(NPK)具有明显培肥地力的作用,有机无机肥配施培肥地力作用更明显。【结论】红壤稻田系统的增产和稳产性能均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最好,高量有机肥更有利于稻田持续增产,有利于红壤稻田土壤培肥。

关键词: 水稻 有机无机肥配施 长期定位试验 产量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