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红壤旱地黑芝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红壤旱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的黑芝麻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6个黑芝麻新品种(系)的生长势、抗逆性、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品质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S06和BS86的实际产量较高,比对照金黄麻增加46.6%和37.6%,差异显著;单株蒴果数(最低78.3)和单株产量(超过8.0 g)与对照差异显著;GS06和BS86的品质指标表现较好,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之和达到了72.73%和72.07%;BS86和GS06对枯萎病和茎点枯病的抗性较强,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2.0%和12.5%,茎点枯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3.6%和16.5%。初步认为适合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黑芝麻新品系为GS06和BS86,其产量潜力大。


东乡野生稻和常规稻“莲香早”苗在干旱胁迫下外观及生理性状变化的比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强耐旱的东乡野生稻与常规水稻品种"莲香早"苗干旱处理前后及未经干旱处理的对照组苗的11个形态和生理特性,发现:(1)该两品种干旱前后根含水量的比值变化明显不同,东乡野生稻苗干旱处理后根含水量没有下降,而"莲香早"苗根含水量在干旱处理后比处理前下降近50%,这种变化与它们的抗旱性差异明显相关;(2)干旱后东乡野生稻苗叶片绿色加深,未出现黄叶;"莲香早"苗在干旱后基部叶片变黄,中部叶片也从叶尖开始变黄;(3)干旱处理后东乡野生稻苗叶片展开角度变大,而"莲香早"苗叶片在干旱处理后未见展开角度的变化。上述的东乡野生稻和"莲香早"苗在干旱胁迫下生理和形态特性改变的差异反映了它们耐旱性的不同。


翻压绿肥后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翻压等量紫云英后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22 500 kg/hm2后配施80%化肥,与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其他施肥方法均有利于提高早稻茎秆中氮、磷含量,分别平均增加1.0%~13.7%、6.5%~26.2%,却降低水稻籽粒中钾含量6.0%~23.0%。底肥:分蘖肥:穗肥=0:7:3降低早稻籽粒中磷含量,但是增加早稻茎秆和晚稻籽粒中钾素含量。不施底肥,分蘖肥:穗肥=5:5提高晚稻籽粒中氮素含量,而全部用作分蘖肥施用时显著增加晚稻籽粒中磷素含量;配施60%化肥,其他施肥方法分别平均增加早稻籽粒中氮、钾含量24.6%~34.6%、8.8%~15.7%和晚稻茎秆中磷含量5.2%~60.9%,但是降低早稻茎秆中磷含量10.7%~44.3%,不施底肥降低早稻茎秆中氮含量2.4%~47.4%。配施60%~80%化肥,与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底肥:分蘖肥:穗肥=0:7:3更有利于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提取物抑菌活性部位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醋酸乙酯/95%乙醇(1∶1)提取上清液F0、析出浸膏F1、析出浸膏经AB-8大孔树脂富集后组分F2及F2经聚酰胺分离得到的各组分的抑菌活性,寻找药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活性部位或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一剂量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提取对5种微生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毛霉、酵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与结论 F0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最强;F1没有抑菌活性;F1经过大孔树脂富集后组分F2抑菌活性得到显著增强,其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活性强于F0,抑菌效价值达8.37μg.ml-1;F2经聚酰胺分离得到的F2-10组分是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部位;各提取物对霉菌和酵母菌均无抑制活性。


农技人员农作物病虫害摄影技术探讨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从指导农户防治病虫害,普及科学知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运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病虫害照片的摄影技术和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稻草与多水平苜蓉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的整体研究
《饲料工业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就稻草(RS)与苜蓿(MSL)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进行整体评定.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体外批次培养48 h,应用经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IMFAEI)对RS分别添补0、20%、40%、60%、80%与100%MSL(MSLO、MSL20、MSL40、MSL60、MSL80与MSL100)在12、24与48 h研究瘤胃体外发酵的组合效应.各组各时间点的pH值6.75~6.88,NH3-N 3.11~28.74 mg/100 ml,微生物氮2.91~14.57 mg/ml,48 h各组累计产气量与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为120.1~162.4 ml/g OM与41.51~55.45 mmol/1.各组的IM-FAEI自高到低的排序为:MSL60( 1.271 1)、MSL40( 1.260 3)、MSL20(0.826 5)与MSL80(0.633 3).本研究RS与MSL适宜添补量为40%~60%.


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腊肉中维生素C
《中国食品添加剂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样品中的VC用偏磷酸钠提取,经2,6—二氯靛酚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腊肉中VC含量。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激发波长360nm,发射波长430nm测定喹喔啉荧光强度。该方法VC的检出限为0.95m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2.4%,回收率在87.2%~94.3%之间。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和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同时测定腊肉中VC,发现二者结果无显著差异,但荧光分光光度计法精密度高于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实验证明,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量腊肉中VC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等优点。
关键词: 维生素C 腊肉 荧光分光光度计法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