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江西省水稻推广品种米质现状评价及其改良策略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摘要:对1996~2002年江西省184个水稻推广品种(组合)的7项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全面地调研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别品种达标分布和7项品质性状达标分布情况,并指出了早、晚稻品质改良的主攻重点,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早籼稻 晚籼稻 品质改良 优质稻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企业渠道冲突的关系型解决方案

饲料博览 2003

摘要:饲料企业渠道之间一直存在着各种冲突和矛盾,其历来为管理者所关注。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解决办法,但往往难以奏效。究其原因,大多是未能很好地解决其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为此,本文提出应该在渠道上建立一种基于对客观环境的共同认识上的建设性合作关系。

关键词: 饲料企业 渠道冲突 关系型 解决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阶段发展订单农业的思考

江西农业科技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流感的诊断及综合防制

江西农业科技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稻瘟病菌DNA指纹分析及遗传宗谱结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CSCD

摘要:应用Rep-PCR (Repetitiveelement-basedPCR)分子指纹技术 ,完成了江西 99个稻瘟病菌株DNA指纹谱型的分析。结果表明 ,以相似度 75 %为界 ,可以将江西省不同稻区采集的 99个菌株划分为 1 4个遗传宗谱。其中 ,4、1和 1 0三个宗谱为优势宗谱 ,宗谱 4有 3 7个菌株 ,宗谱 1有 1 8个菌株 ,宗谱 1 0有 1 2个菌株 ,分别占总数的 3 7.3 7%、1 8.1 8%、1 2 .1 2 % ,宗谱 5、2、7、1 2、3、1 3的菌株数分别为 7、6、5、5、2和 2株 ,其余 5个宗谱所含菌株数均为 1株。宗谱GL4分布最广 ,在赣东丘陵山地区 (GD)、赣南山地丘陵区 (GN)、赣西丘陵山地区 (GX)、赣北鄱阳湖平原区 (GB)和赣中吉泰盆地区 (GZ) 5大稻区均有分布。其次是宗谱 1、5和 1 0 ,在GD、GN、GX和GB 4大稻区有分布。同一稻作区的病菌存在多个不同的遗传宗谱。从中可以看出江西省稻瘟病菌群体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 稻瘟病菌 Rep-PCR DNA指纹分析 遗传宗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型与优质型崇仁麻鸡的肉质比较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摘要:对改良型崇仁麻鸡与优质型崇仁麻鸡的肉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后的崇仁麻鸡,不仅早期生长速度得到了较大提高,而且保持了崇仁麻鸡的肉质优良的特点,与优质型崇仁麻鸡的肉质指标基本一致。

关键词: 崇仁麻鸡 优质型 改良型 肉质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加快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几点认识

江西农业科技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农业科研投入现状与政策建议

江西农业科技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摘要:论述了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的来源及类型、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恢复基因的起源、遗传及定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水稻 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遗传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除草剂bar基因的遗传研究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摘要:对水稻恢复系品种"752"与转bar基因抗Basta稳定品系("转嘉59"和"转嘉99")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进行了连续跟踪研究,结果在F2~F5代中大部分株系的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的分离规律,但也有少数符合1∶1、2∶1、5∶3和5∶1。转基因水稻的抗除草剂特性可以遗传至高世代,通过有性杂交和低世代开始高压淘汰选择,可以在中、高世代获得抗性稳定株系,其中有75.9%的抗性稳定株系自交下一代抗性没有分离,抗性发生了3∶1分离的株系只有24.1%。

关键词: 抗除草剂 bar基因 遗传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