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491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耐密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筛选

江西农业学报 2024

摘要:以从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收集到的10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密度条件下根茎粗、株高、角果层厚度、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结角密度、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角粒重、单位角果皮面积、单株生物量、经济系数、产量等性状的基因型差异,以各性状的耐密系数作为衡量耐密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不同基因型油菜进行了耐密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系)各性状对密度的反应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5个单项指标综合成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可代表油菜耐密性86.62%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隶属函数法得到了各品种的耐密性综合评价值(D),并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09个油菜品种划分为4种耐密类型.通过建立耐密性评价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耐密性预测,筛选出角果层厚度、主花序角果数、角果粒数、单位角果皮面积、经济系数、产量等6个对耐密性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可作为油菜耐密性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 油菜 耐密性 鉴定指标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肥用量下红壤区早稻季产量与田面水磷素动态变化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明红壤区早稻季产量与田面水磷素动态变化,为红壤稻区的水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于2022年开展不同磷肥用量的田间试验,设置P2O5用量分别为0、26.6、33.8、41.1、48.3、55.6、62.8、70.1 kg/hm~2(分别为P0、P26.6、P33.8、P41.1、P48.3、P55.6、P62.8、P70.1处理),测定磷素吸收量与早稻产量,监测施肥后0、1、3、5、7 d田面水总磷浓度和含量的变化,并分析监测期内水稻产量、磷素吸收量及田面水总磷含量与磷肥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磷素吸收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P55.6处理磷素吸收量最高,其次是P48.3、P62.8、P41.1、P33.8、P26.6和P70.1处理,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处理最低,拟合计算发现,最佳磷肥用量为50.29 kg/hm~2;早稻产量呈随磷肥用量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0处理产量最低,其次是P26.6处理,二者均显著低于其他施磷处理,其他各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以P55.6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P48.3处理,P41.1、P33.8处理较P48.3处理略有降低,拟合计算发现,51.88 kg/hm~2时产量最高;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田面水总磷浓度和含量逐渐增加,各磷肥用量田面水总磷浓度、含量均在施肥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后1 d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并在施肥后3 d趋于稳定;结合线性方程发现,施肥后0~7 d,田面水总磷含量与磷肥用量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施肥后0、1、3、5、7 d磷肥用量每增加1 kg/hm~2,田面水总磷含量分别增加0.046、0.033、0.011、0.011、0.020 kg/hm~2。因此,我国红壤稻田早稻季适宜磷肥(P2O5)施用量为51.09 kg/hm~2,施肥后3 d内是磷流失的高风险期,应减少排水。

关键词: 不同磷肥用量 早稻 田面水磷素浓度变化 田面水磷素含量变化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热带水田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对长期秸秆还田的响应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长期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效率的变化情况,以江西省进贤县稻田红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处理和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的碳、氮含量,并通过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固存量和累积碳投入量计算土壤固碳效率.结果表明:①稻田红壤的优势团聚体粒级为[0.250,2.000)mm,质量占比为40.64%~47.04%.与常规处理相比,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对各级团聚体的质量占比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均无显著影响.②相比于常规处理,常规+秸秆还田处理下全土的SOC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 13.60%和 10.17%,但全土的C/N以及各级团聚体的SOC含量、TN含量和C/N均未发生显著变化.③相比于常规处理,常规+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的SOC固存量和累积碳投入量分别显著增加55.37%和 216.76%,但固碳效率显著降低 50.85%.综上,在南方亚热带红壤双季稻种植区,秸秆还田有利于SOC的固存,但降低了土壤固碳效率,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亚热带水田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固碳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摘要:江西地方猪种质资源丰富,特征明显,具有繁殖力高、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等特性,是良好的育种素材.该文阐述了江西省地方猪种质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以期为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更好地推动江西地方猪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方猪 种质资源 品种保护 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原料配比对芦笋秸秆堆肥发酵效果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为促进芦笋秸秆资源化利用,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鸭粪和稻壳于芦笋秸秆中,进行资源化堆肥效果的试验研究.以发酵温度、pH、发芽指数、有机质、氮、磷、钾等为评价指标,研究鸭粪和稻壳添加对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芦笋秸秆堆肥发酵过程,无高温阶段,未能达到发酵堆肥要求.添加不同比例的鸭粪和稻壳均能促进芦笋秸秆堆肥发酵,高温维持时间12~13 d,高温阶段平均温度为56.3~60.4℃,发酵周期21~29 d,发酵30d结束时,发芽指数达到了92%~118%,pH>8.0,有机质含量50.70%~57.02%,氮磷钾总养分含量4.64%~5.20%.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70%芦笋秸秆+10%鸭粪+20%稻壳粉的配比发酵效果优于其他配比,更适合芦笋秸秆发酵.

关键词: 芦笋秸秆 原料配比 好氧发酵 腐熟度 堆肥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历史沿革及研究概况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摘要: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隶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34年,是省级畜牧兽医综合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畜禽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保护与创新利用、水产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控等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本文主要在历史沿革、目前概况、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未来展望等方面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研究所 历史沿革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羊与三元杂交绵羊夏杜湖、夏澳湖肉质特性比较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究湖羊与三元杂交绵羊夏杜湖、夏澳湖肉质特性.本研究选择健康且出生体重相近的公羔((3.61± 0.65)kg)随母哺乳至45天后集中断奶.断奶后分成3个处理组(湖羊组、夏澳湖组和夏杜湖组),每个处理15只公羔,3个处理的45只羔羊混合饲养至6月龄屠宰,并分析背最长肌组织形态及背最长肌的肉品质及营养成分.试验期饲喂全混合基础日粮.结果表明:1)相对于湖羊,三元杂交绵羊背最长肌亮度(L*)显著降低,熟肉率显著提高(P<0.05),但其对背最长肌pH、剪切力、失水率、红度(a*)和黄度(b*)无显著影响(P>0.05).2)相对于湖羊,三元杂交绵羊背最长肌纤维直径和平均面积显著提高,但肌纤维数量和密度显著降低(P<0.05).3)相对于湖羊,三元杂交绵羊背最长肌中粗蛋白、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对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铜、铁、锌和锰)无显著影响(P>0.05).4)夏杜湖和夏澳湖在背最长肌pH、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肉色、肌纤维数量、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微量元素(铜、铁、锌和锰)、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三元杂交绵羊能够显著改善肉品质,增加背最长肌中粗蛋白和氨基酸水平,具有培育生产优质羊肉的潜力,且同一终端父本杂交后代在肉质特性中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绵羊 肌纤维 微量元素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安红毛鸭品种介绍与现状研究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摘要:吉安红毛鸭是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品种,具有抗逆、耐粗饲、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等特点,是加工"南安板鸭"的最佳原料,已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确保吉安红毛鸭的可持续利用,该文将重点探讨吉安红毛鸭的品种特性、品种保护现状、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吉安红毛鸭 品种保护 资源利用 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添加5-氨基乙酰丙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5-氨基乙酰丙酸(5-ALA)对肉鸡生长性能、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饲喂5-ALA添加水平为0(对照)、15、30、45和60 mg/kg的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ALA对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60 mg/kg的5-ALA能显著降低肉鸡料重比(F/G)(P<0.05);且随饲粮中5-ALA添加水平的增加,F/G呈线性降低趋势(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45和60 mg/kg的5-ALA能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血液中血红蛋白(HGB)含量;随饲粮中5-ALA添加水平的增加,21和42日龄肉鸡血液中HGB含量和红细胞数(RBC)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5 mg/kg 5-ALA显著提高了21日龄时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45和60 mg/kg 5-ALA显著提高了21日龄时肉鸡血清中补体3(C3)和补体4(C4)含量(P<0.05);且21日龄肉鸡血清中C3和C4含量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和45 mg/kg 5-ALA显著提高了42日龄时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IgM和IgG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5-ALA显著提高了21日龄时肉鸡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ALA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肝脏鸡源Cathelicidins抗菌肽1(CATH1)、鸡源Cathelicidins抗菌肽2(CATH2)、鸡源Cathelicidins抗菌肽3(CATH3)、禽β-防御素1(AvBD1)、禽β-防御素4(AvBD4)和禽β-防御素7(AvBD7)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和60 mg/kg 5-ALA显著提高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V/C)(P<0.05);且随饲粮中5-ALA添加水平的增加,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5-ALA能促进肉鸡HGB的形成,提高肉鸡的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在本试验条件下,肉鸡饲粮中5-AL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5~60 mg/kg.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肥增密对三熟制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促进三熟制油菜生产提质增效,探究缓释型配方肥减施配合密植对三熟制直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以甘蓝型冬油菜中油607为材料,采用缓释型配方肥施用量(F)和密度(D)两因素裂区试验,主区为缓释型配方肥施用量,设置F1当地农民习惯施用量(750 kg/hm2)和F2农民习惯施用量减少20%(600 kg/hm2)2个水平,副区为密度处理,设置D1农民习惯种植密度(30万株/hm2)、D2增密50%(45万株/hm2)和D3增密100%(60万株/hm2)3个水平,调查油菜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和抗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F1D1相比,减肥增密处理F2D3因个体生长不足导致油菜苗期根颈粗、SPAD值、绿叶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成熟期株高、分枝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菌核病发病率和倒伏指数,但充分发挥了群体优势,从而获得高产,其产量为2 064.7 kg/hm2,比F1D1处理高9.3%,N、P、K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比F1D1处理高36.5%、36.6%、36.5%。因此,缓释型配方肥施用量600 kg/hm2配合种植密度60万株/hm2可协同提高本试验区域内三熟制直播油菜产量与肥料偏生产力,同时兼顾了化肥减施和产量效益,可为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三熟制油菜 化肥减施 增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