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泰和丝羽乌骨鸡IGF-1基因与体重的关联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作为研究泰和丝羽乌骨鸡体重的候选基因,以江西省泰和乌鸡原种场的12周龄鸡为试验材料,根据鸡IGF-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和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探讨IGF-1基因多态性与泰和乌鸡体重之间的关系。在IGF-1基因第一外显子上发现一处突变,这个突变产生2种基因型(AA和AB),结果表明,泰和乌鸡体重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B基因型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IGF-1基因5′端进行PCR-RFLP分析,利用PstI酶切得到3种基因型,经统计分析与泰和乌鸡12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
中国西北6个地方绵羊品种mtDN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PCR-SSCP和克隆测序技术,分析了西北6个绵羊品种的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通过对DNA序列的多重比对,得出A、B、C3种单倍型,在D-loop区内的碱基替换全部为转换;绵羊mtDNA D-Loop区中存在着明显的长度变异,引起变异原因主要是由于1个或几个碱基或串联重复基元序列的插入(或缺失)造成的,不存在绵羊品种特异性;本试验研究的绵羊在各个不同片段中所扩增出的A、B、C3种单倍型基本一致,但不是完全连锁,存在着微小的差异;用NJ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可明显看出中国6个绵羊品种3种单倍型的分类情况,单倍型树表明新疆的巴音布鲁克羊和卡拉库尔羊之间的遗传关系最近。
泰和乌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 》 2010 CSCD
摘要:引言泰和乌鸡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珍禽,江西省泰和县是该品种的主产区,是著名妇科良药"乌鸡白凤丸"的必需原料。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泰和乌鸡存在生长速度慢、产蛋性能低的缺点,已严重制约了泰和乌鸡饲养业的发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长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出生后的生长。鸡的IGF-1基因全长约50kb,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本研究以江西省泰和乌鸡原种场的原种乌鸡为材料,对IGF-1基因的第一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并与泰和乌鸡生长及体重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另外,利用泰和乌鸡肉用配套系进行对比试验,以进一步分析IGF-1基因和泰和乌鸡体重的相关性。
畜禽黑色素及其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黑色素对畜禽乌骨及体色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年来在人和鼠上的试验结果表明,与黑色素相关的基因有很多,作者对一些影响畜禽黑色素的主要基因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
利用微卫星和线粒体DNA标记研究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微卫星和线粒体DNA分析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用25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安哥拉山羊、山东莱芜黑山羊、罕山白绒山羊、太行山羊及乌珠穆沁绒山羊这5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共祖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是一致的,如内蒙的罕山白绒山羊和乌珠穆沁绒山羊聚到一起。利用线粒体DNA分析安哥拉山羊、山东莱芜黑山羊、鲁北白山羊、太行山羊及乌珠穆沁绒山羊,揭示这5个山羊品种分成A和C2个支系,并进行了群体结构和群体扩张分析。通过比较2种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发现利用微卫星来研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线粒体在研究群体系统进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分析品种间关系方面可能不是理想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