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类型紫色土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烟叶钙镁分布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江西紫色土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烟叶钙、镁含量分布的影响,于2009年在江西紫色土烟区点对点采集土样和烟样进行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紫色土交换性钙含量丰富但变异较大,交换性镁含量偏低且交换性钙、镁比值较大,导致烟叶含钙量变异较大且烟叶含镁量较低;烟叶含镁量为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含钙、镁量差异不大,但碱性与酸性紫色土烤烟均为上部烟叶含钙、镁量高于中下部叶;土壤交换性钙、镁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性钙、镁与土壤pH、有机质和氮、磷、钾、硫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交换性钙与微量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


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15N标记技术研究了尿素施入稻田后氨挥发损失特征以及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4天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1天内。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处理的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27.04%,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21.65%;NBPT与DMPP配施时,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12.95%,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13.58%;而添加DMPP时,氨挥发速率峰值增加23.61%,累积氨挥发损失量与单施尿素的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表水中铵态氮浓度和pH值与氨挥发速率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是影响氨挥发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气温、地温和水温与氨挥发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脲酶抑制剂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可更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回收率。综合降低氨挥发、提高水稻产量及地上部氮肥回收率的效果,添加脲酶抑制剂以及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施的两个处理效果较为理想,硝化抑制剂不宜单独添加。
氮肥用量对诸葛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0、45、90、135、180kg/hm2)对诸葛菜盛花期鲜草产量、养分含量和累积量、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诸葛菜的鲜草产量、养分累积量和籽粒产量,以施氮135kg/hm2时为最高,鲜草产量达到21 350 kg/hm2,氮、磷、钾累积量分别达到67.17、11.62和87.05kg/hm2,籽粒产量达到993kg/hm2;施氮可以提高诸葛菜鲜草和籽粒中的氮素含量。合理施氮能促进诸葛菜的生长,但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均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过量施氮对诸葛菜的生长不利。
丘陵旱地红壤上施用硼、锌和钼肥对紫云英种子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硼、锌和钼肥对紫云英种子产量、根瘤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硼、锌和钼肥处理相比,施用硼、锌和钼肥处理的紫云英种子产量提高13.7%~38.9%,且差异均显著(P<0.05);主要因单株结荚数和每荚种子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提高,施用硼、锌和钼肥处理的单株结荚数和每荚种子粒数分别提高18.9%~44.3%和21.4%~33.3%,均达显著差异(P<0.05)。施用硼、锌和钼肥可以促进紫云英根瘤的形成,施用硼、锌和钼肥处理紫云英根瘤数增加2.1%~82.4%。施用钼肥处理紫云英的种子产量、经济性状和根瘤数量均高于未施钼肥处理。说明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形成对钼的敏感性高于其它微肥种类。


稻草补饲苜蓿对山羊瘤胃动力学及十二指肠氨基酸流量影响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9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41.3±1.2)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回肠瘘管的成都麻羊半同胞羯羊,随机分成3组,饲以稻草基础日粮,分别补饲25%(MSL25)、50%(MSL50)与75%(MSL75)的苜蓿(MSL),采用Co–EDTA为食糜标记物,研究苜蓿补饲水平对山羊瘤胃动力学参数、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合成、十二指肠含氮物质流量以及十二指肠食穈氨基酸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MSL25、MSL50与MSL75的瘤胃液相小数稀释率、瘤胃液相外流速率、瘤胃液相体积分别为2.19%/h、2.23%/h和2.20%/h,0.25、0.28和0.27 L/h,0.54、0.61和0.56 L;②MSL25、MSL50与MSL75的液相MCP库容量、MCP流通速率、MCP流通量分别为0.39、0.41和0.43 g,0.16、0.19和0.18 g/h,4.13、4.58和4.78 g/d;③MSL25、MSL50与MSL75的十二指肠微生物氮流量、十二指肠非微生物氮流量、十二指肠微生物氮流量占总氮流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03、3.22和3.35 g/d,8.32、10.36和11.89 g/d,21.98%、23.71%和26.76%;④MSL25、MSL50与MSL75的总必需氨基酸流量、总非必需氨基酸流量与总氨基酸流量分别为6.840、8.482和8.553 g/d,8.535、10.002和10.274 g/d,15.375、18.484和18.827g/d。在山羊稻草基础日粮中补饲50%的苜蓿,可改善瘤胃动力学参数,促进微生物蛋白合成,增加十二指肠氨基酸流量,表现出明显的组合效应。
关键词: 山羊 稻草 补饲苜蓿 瘤胃动力学参数 十二指肠含氮物质流通量 组合效应


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浙江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讨单笼饲养、双笼饲养、散养和网上平养四种养殖模式对蛋鸭(Anas platyrhynchos)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191羽优质蛋鸭品种山麻鸭被分成单笼、双笼、网上平养、散养四组,记录其产蛋率和日耗料量,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山麻鸭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等组织中产蛋相关基因的表达,筛选出其中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双笼饲养的山麻鸭产蛋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最低,单笼饲养的产蛋性能最佳。产蛋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检测发现,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基因在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基因在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在双笼饲养模式下,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 2 receptor,MC2R)基因在山麻鸭垂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而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4,BMP4)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低。结果提示,(1)双笼饲养会导致蛋鸭的产蛋性能下降;(2)双笼饲养的蛋鸭可能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诱使垂体中MC2R基因高表达,进而调控HPA轴激素分泌,抑制HPG轴的活性,使得卵巢中的PRLR及BMP4等产蛋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两个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最终影响了蛋鸭的产蛋性能。
关键词: 产蛋相关基因 HPA/HPG轴 山麻鸭 饲养模式 产蛋性能


崇仁麻鸡肉用品系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中国家禽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崇仁麻鸡肉用品系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3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崇仁麻鸡肉用品系公、母鸡0~12周龄体重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崇仁麻鸡肉用品系公、母鸡的生长曲线,但Gompertz模型和Bertalanffy拟合效果更佳;进一步分析模型拟合参数和理论值与实测值,认为公鸡以Bertallanffy模型拟合较好,拐点周龄为8.272周,拐点体重为1025.668g;母鸡以Gompertz模型拟合较好,拐点周龄为6.188周,拐点体重为619.991g。3种模型估计的公鸡拐点体重、最大周增重均高于母鸡,拐点周龄均晚于母鸡。


土壤无机氮残留的施氮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无机氮残留与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土壤氮素有效性、氮肥减量施用等紧密关联,日益成为生态、环境、土壤和植物营养等学科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氮肥(化肥和有机肥)是耕作土壤无机氮残留的主要来源,并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合理施肥等,可以调控土壤中残留无机氮含量。今后,可在最佳经济施氮量的确定和植物性硝化抑制剂等方面作更多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