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省羊肚菌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食用菌 》 2022
摘要:梳理了国内羊肚菌产业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江西省羊肚菌产业规模、栽培模式、栽培成本效益等现状.江西羊肚菌产业发展具有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产业基础相对较好、政府支持正在加大、促进耕地非粮化整治背景下农民增收等诸多潜力.同时,也存在菌种来源混乱且品质良莠不齐、科研比较滞后且基础研究薄弱、经营规模较小且缺乏风险意识、产品结构单一且市场开发不够健全等问题.为促进江西羊肚菌产业发展,需要在强化菌种监管、加大政府支持,加强技术研发、提供技术支撑,适度规模经营、防范栽培风险,加大技术培训、提高经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精准施策.
江西省农田地膜残留状况研究-基于典型地块样方调查数据
《江西农业学报 》 2022
摘要:在江西省22个县(市、区)设置66个监测点,对主要农作物种植制度下农田地膜的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绝大多数监测点的农田地膜残留量<15 kg/hm2,且随着覆膜年限的增长,农田地膜残留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江西省蔬菜、瓜果、水果、烟叶、油料以及菇类监测点的平均农膜残留量分别为15.47、10.47、11.70、13.02、13.02、5.58 kg/hm2,但在不同作物类型田间农膜残留量没有显著差异;在六大作物类型中,烟叶和蔬菜田间地膜的年残留率居前2位,分别达3.57%和3.37%;65.2%监测点的地膜年残留量在1.5 kg/(hm2·a)以下,50.0%监测点的地膜年残留率低于1.0%.总之,江西省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程度总体可控,覆膜年限、种植制度、农户回收农膜的积极性均对农膜的残留量有影响.
江西省秀珍菇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江西农业 》 2021
摘要:通过对秀珍菇产业的调研,首先阐述了全国和江西省秀珍菇及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全国食用菌产量和产值持续上升,秀珍菇产量和产值近年来不断下降;江西省秀珍菇产业近年来发展形势较好,产量、产值稳步提升;江西省秀珍菇产量和产值总体偏低.其次,进行省域对比:近年来,江西省秀珍菇产量和产值同福建、山东及浙江3省差距不断缩小;江西省秀珍菇产量和产值总体偏低,与福建、山东及浙江相比,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针对秀珍菇产量规模偏小、产业链较短等短板问题,提出未来江西省秀珍菇产业发展需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和产业集群化等角度着手思考.
江西省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影响因子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近年来,根肿病在江西省呈现快速蔓延和加重发生的态势,危害蔬菜产业发展安全。研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影响因子,掌握病害发生的基本规律,有助于科学制定区域性根肿病治理对策。【方法】采用威廉士鉴别系统鉴定病原菌生理小种,研究病菌致病性分化对根肿病的影响。设置根肿病田间病圃,分期播种小白菜,分析气象因素对根肿病的影响。设计作物轮作试验并结合田间调查,探明轮作对根肿病的防控效果。通过田间与人工接种试验,研究混播对病情的影响。【结果】江西省根肿病菌小种种群增多,鉴定出1号、3号、4号、5号、8号、9号、12号、16号共8个生理小种,以9号为优势小种。不同小种对不同十字花科作物致病力表现差异,9号小种对甘蓝、油菜不致病,对大白菜、小白菜、紫菜薹等致病;4号小种对多数十字花科作物致病,但对萝卜致病力较弱。高温会影响病情严重度,低温则不利于根肿病发生,适宜根肿病发生的月平均气温在24℃左右。降雨量对根肿病情的影响无规律性变化,但适温条件下强降雨加重病情。与水稻、西瓜、玉米等进行短期轮作来调控根肿病毫无效果,多年甚至数十年水稻田改种小白菜依然能发生根肿病。病原菌为9号小种时,小白菜病情单播重于与油菜混播,油菜单播与混播均未发病;病原菌为4号小种时,小白菜、油菜单播与混播,各自根肿病均较重发生,病情未因播种方式改变而变化。【结论】江西省根肿病菌小种种群增多,不同小种对不同十字花科作物致病力表现差异。高温会影响病情严重度,低温则不利于根肿病发生。降雨量对根肿病情的影响无规律性变化,适温条件下强降雨加重病情。轮作对根肿病的控制效果十分有限。在特定条件下抗性不同的十字花科属种间作物混播似存在化感现象。
江西省葛种植区中重金属镉调查及其富集特征
《土壤与作物 》 2021
摘要:为探明葛种植区域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镉含量,对江西省18个葛种植区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揭示葛对镉的富集特征及转运规律,为研究葛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有效态镉和全镉含量分别为0.002~0.21 mg·kg-1和0.05~0.25 mg·kg-1,葛根、葛头、主藤、侧枝和叶片中镉含量分别为0.002~0.28 mg·kg-1、0.14~1.38 mg·kg-1、0.07~1.83 mg·kg-1、0.04~1.80 mg·kg-1和0.05~1.91 mg·kg-1;葛根、葛头、主藤、侧枝和叶片/土壤富集系数分别为:0.97、5.30、5.84、4.14和2.05,葛头、主藤、侧枝和叶片/葛根转运系数分别为11.64、8.54、6.16和3.56;不同部位镉含量表现为主藤(0.71 mg·kg-1)>葛头(0.58 mg·kg-1)>侧枝>(0.51 mg·kg-1)>叶片(0.28 mg·kg-1)>葛根(0.11 mg·kg-1),且主藤镉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葛根(P <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态镉和全镉与主藤、侧枝和叶片呈显著正相关,葛根与葛头、主藤和侧枝呈显著正相关。参考土壤镉含量、葛中镉含量、转运系数和富集特征等,并结合聚类分析表明江西省不同葛种植区中镉含量以渝水、兴国、德兴等地区较高,而永丰、南城、鄱阳、上高等地区较低;葛对重金属镉具有较强富集作用,种植过程中要选择土壤环境质量高的区域,避免高风险地区种植。
74份江西黑芝麻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21
摘要:基于10个表型性状及其筛选获得的28对SSR引物,对74份江西黑芝麻地方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4071~2.0453,变异系数范围为8.56%~40.64%;非主产区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高于主产区种质的;聚类分析将74份黑芝麻种质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属于矮秆高油型种质资源,类群Ⅱ属于高油高蛋白的优异种质,类群Ⅲ属于每蒴多粒特异种质,类群Ⅳ属于高秆高蛋白的特异种质;28对SSR引物共扩增DNA条带26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22条,多态性比率为83.77%;基于SSR的74份黑芝麻地方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01~0.9238,平均0.7042;非主产区种质的分子遗传多样性较主产区种质更丰富;基于SSR的聚类分析发现,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种质多数交错聚集,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距离无直接的关联。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省工厂农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加快江西省工厂农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工厂农业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必要性以及江西省工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建议:科学谋划工厂农业发展目标和定位、超前选准工厂农业发展重点项目、合理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区划布局、提升工厂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扶持龙头企业和人才体制、实施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销售。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协同性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江西省2004—2018年相关数据和耦合模型,探讨江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周期性波动上升态势,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低水平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等5个阶段,其中两系统在2004—2005年间处于中度协调下降状态,2006年之后处于良好协调波动上升状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消耗仍较大。研究结论显示,要促进江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应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践行"两山"理念,促进三产融合,适当加大财政投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促使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趋于协调。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协同耦合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