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加工型苦瓜新品种'赣苦瓜1709'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赣苦瓜1709’是以高代自交系黑3-2为母本,高代自交系陵野–1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加工型苦瓜新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力强,性状整齐一致,主蔓第一雌花节位15~20节,中熟,坐果率高;果实绿色,短锥形,果长9.5 cm左右,横径4.5 cm左右,肉厚0.8 cm左右,单果质量100 g左右。果面粒状瘤较大,色泽亮丽,肉质致密,苦味重,总皂苷含量998 mg·kg-1。适宜江西及相同生态区域种植。一般产量21 000 kg·hm-2左右。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青贮牧草中23种农药残留
《分析试验室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青贮皇竹草中23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超纯水浸泡,1%甲酸乙腈提取,无水MgSO4、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十八烷基硅烷(C18)和石墨化炭黑(GCB)基质分散净化,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23种农药在0.5~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6),检出限为0.002~0.1 μg/kg,定量限为0.005~0.2 μg/kg.在0.5,1,5 μg/kg 3个添加浓度水平下,回收率在76.2%~105.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3%~11%.该方法适用于青贮皇竹草中23种农药的定性定量分析.
关键词: 皇竹草青贮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农药残留
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碳氮特征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中国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OC)、全氮(TNOIC)特征的影响,为红壤性水稻土管理和培育土壤肥力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始于1984年),选取CK(不施肥)、PK(施磷钾肥)、NPK(施氮磷钾肥)、NPKM(施70%氮磷钾肥+30%有机肥)4个处理。采集0—20 cm土层土样,分析各粒级(<2、2—10、10—20、20—50和50—250μm)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布,并探讨施肥对复合体中有机碳(OC)和全氮(TNOIC)含量、储量和碳氮比(C/N)的影响,以及有机无机复合体中OC和TNOIC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SOC)、全氮(TN)贡献率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20—50μm粒级复合体的比例,降低了<10μm粒级复合体比例,而NPKM处理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50—250μm粒级复合体的比例增加更显著;不同施肥对各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含量影响不同,与PK相比,NPK处理的50—250μm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分别增加了36.3%、80.6%;与NPK相比,NPKM处理的50—250μm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含量分别增加了35.4%、19.5%,OC和TNOIC主要分布在10—20μm粒级复合体中,施肥显著降低了<2μm粒级复合体OC和TNOIC储量,同时增加了20—50μm粒级复合体OC和TNOIC储量,与PK相比,NPK处理对<2和50—250μm粒级复合体OC储量分别增加了18.5%和31.2%,TNOIC储量分别增加了18.8%和73.7%,与NPK相比,NPKM处理对<2μm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储量分别降低了25.6%和27.4%,而50—250μm粒级复合体则分别提高了56.3%和38.6%;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50—250μm粒级复合体的C/N,与PK相比,NPK处理的50—250μm粒级复合体的C/N比降低了24.6%,与NPK相比,NPKM处理的50—250μm粒级复合体C/N比提高了13.4%;长期不同施肥显著影响各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对土壤SOC、TN的贡献率,与PK相比,NPK处理50—250μm粒级复合体对SOC、TN贡献率分别提高了17.4%和47.4%。与NPK相比,NPKM处理50—250μm粒级复合体对SOC、TN贡献率分别提高了39.5%和32.8%。【结论】在红壤性水稻土中,长期施肥促使大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形成;化肥中的氮投入显著提高50—250μm粒级复合体中OC、TNOIC含量和储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大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比例,有助于保存施入的无机氮肥,是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培肥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性水稻土 有机无机复合体 有机碳 全氮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赣油杂03294
《中国种业 》 2023
摘要: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提供大量的食用植物油脂和饲料蛋白,为保障我国植物油脂安全供应具有重大作用。利用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创制的保持系、不育系、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育成了新品种赣油杂03294。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05.63kg/hm~2,比对照中油杂12号增产9.0%。含油量为47.48%,硫苷含量26.31μmol/g,芥酸0.39%,适宜江西及长江中游油菜产区种植。
宁都黄鸡新品系剩余采食量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23
摘要:以宁都黄鸡培育的新品系(A系和E系)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42~56日龄和84~98日龄2个生长阶段,测定其剩余采食量、日平均采食量、体增重等指标并分析了其遗传参数.结果显示,2个品系的剩余采食量、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等指标均呈极显著或显著差异;2个品系的剩余采食量均表现为中度遗传力,并且与饲料转化率和日平均采食量呈正遗传相关(ra>0.30),而与代谢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呈负遗传相关.剩余采食量对于宁都黄鸡新品系屠体性状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总体表现为选择剩余采食量将有利于屠体性状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剩余采食量和生长性状相互独立,将剩余采食量作为选择性状,在不影响生长性状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提高宁都黄鸡2个品系的饲料转化效率,同时可以用于间接选择屠体性状,对宁都黄鸡的平衡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土壤-蚕豆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环境效应
《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了研究蚕豆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征,本研究调查了萍乡市15个有代表性的蚕豆种植园,分析了蚕豆植株及对应土壤样品中镉(Cd)、砷(As)、汞(Hg)、铅(Pb)和铬(Cr)含量,计算了蚕豆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Cr、As、Hg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48、38.03、10.03、0.16和19.10 mg·kg-1,其中Cd高于标准值的1.6倍,超标率为60.00%。Cd在蚕豆根系、茎秆、叶片、豆荚和籽粒中分别为0.60、0.31、0.72、0.05和0.12 mg·kg-1;As在根系、茎秆、叶片、豆荚和籽粒中分别为1.45、0.43、1.75、0.06和0.23 mg·kg-1;Cr在根系、茎秆、叶片、豆荚和籽粒中分别为6.85、2.51、6.67、0.32和0.83 mg·kg-1;Hg在根系、茎秆、叶片、豆荚和籽粒中分别为0.009 4、0.004 1、0.039 2、0.001 5和0.003 7 mg·kg-1;Pb在根系、茎秆、叶片、豆荚和籽粒中分别为3.49、1.53、5.91、0.03和0.60 mg·kg-1;其中籽粒中Cd、Pb均高于标准值,其超标率分别为60.00%和20.00%。总体上,蚕豆不同部位中重金属含量和富集系数均表现为叶片>根系>茎秆>籽粒>豆荚,蚕豆对重金属Cd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最大,豆荚-籽粒、茎秆-叶片中重金属转运系数高。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d和碱解氮是影响蚕豆籽粒中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因素。
“十四五”时期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路径与对策——以江西为例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有效提升江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梳理“十三五”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发现江西省耕地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机装备产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同时也存在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建后管护资金基本缺失,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与建后管护相对滞后等问题。基于此,在总结并借鉴重庆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江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对策建议:一是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列为“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工程;二是将县级层面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职能合并,制定出台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三是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四是建立合理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五是坚持试点先行,先聚力建设若干个省、县共建样板工程,同步重点打造一批示范工程,逐步推广。
甘蓝型油菜每角果粒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甘蓝型油菜每角果粒数显著关联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及相关候选基因。本研究以300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甘蓝油菜每角果粒数进行一年两地表型考察,并结合该群体前期开发的201 817个SNPs标记,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此外,对性状显著关联SNP位点两侧100 kb区域内相关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预测。300份甘蓝型油菜每角果粒数在两地均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筛选出2份每角果粒数较多的油菜种质资源。基于GLM模型检测到39个与油菜每角果粒数显著关联SNPs,采用MLM分析发现,两地共检测到的3个每角果粒数显著关联SNPs位点均在GLM检测到。8个位点附近找到CIK,ERF022和EDE1等19个拟南芥已报道角果籽粒发育相关的同源基因。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甘蓝型油菜每角果粒数的遗传基础,为研究每角果粒数的调控机制、指导每角果粒数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每角果粒数 SNP位点 同源基因
Gn1a基因靶向敲除对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我国多数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产量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单产仍然是目前水稻育种最重要的目标.水稻中OsGn1a/OsCKX2基因失活被报道可提高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拟通过CRISPR/Cas9技术在粳稻品种"晚粳34"中对该基因进行靶向敲除,从而快速提高其产量.[方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OsGn1a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在成功获得OsGn1a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后,利用获得的同时包含野生型和突变型的3个独立突变株系衍生的不含转基因成分的纯合突变株(突变组)和非突变株(野生型对照组)姊妹系(T3代)进行试验,同株系突变组和对照组不同重复(3个重复)田间排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不同株系独立排布,通过比较3个株系各自突变组和对照组间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差异,探究Gn1a基因功能缺失对"晚粳34"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3个株系(编号分别为#01、#06和#16)突变组与对照组相比,每穗粒数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26.2%、19.8%和19.0%,均值21.67%;对于千粒质量,其中两个株系(#06和#16)突变组也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8.0%和8.8%,而另一个株系则无显著差异;而对于有效分蘖数,从均值上看3个株系均不同程度降低,不过只有#06和#16两个株系差异显著,降幅分别为9.8%和15.7%,另外一个株系降幅虽然高达13.4%,但统计上差异并不显著;对于结实率,3个株系均无显著差异.依据产量构成因素数据计算单株理论产量,突变组与对照组相比,3个株系的单株理论产量变化并不一致,从均值上看,2个突变体株系(编号分别为#01和#06)增产(增幅35.1%和18.5%),但统计上差异并不显著,另外1个突变体株系(编号为#16)减产(减幅27.3%),统计上差异显著.[结论]在粳稻中敲除OsGn1a基因可有效提高穗粒数,但可能伴随千粒质量和有效分蘖数的变化,在某些环境下可使千粒质量增加同时导致分蘖数减少,最终单株产量也发生变化,不同条件下可能获得不同结果,提示育种中仅仅通过应用Gn1a无功能等位基因并不一定能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 Gn1a 基因编辑 产量 分蘖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