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三系不育系赣香A的选育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三系不育系赣香A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多个保持系亲本进行杂交和复交,育成了赣香B,再用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的一个籼型不育系。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的调查,其典败99.12%,圆败0.55%,染败0.33%,无正常染色花粉粒,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赣香A开花习性较好,柱头外露率高(66%~78%)、繁殖制种产量高,可达3000~4500 kg/hm2;株高约76 cm,茎秆较粗、大穗大粒、配合力强;播始历期64~77d,叶片12~13叶,感温性、早熟性遗传力强;对稻瘟病抗性好且较耐高温和低温,适应性广;后期落色好,不早衰。


长雄野生稻地下茎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atminata)是广泛生长在热带非洲的1个野生种,具有明显的地下茎特征。为了探索控制其地下茎发育的相关基因及其他优异基因,初步构建了地下茎cDNA文库。文库指标显示:初始滴度为2.5×105cfu/μg,扩增滴度为2.9×108cfu/μg,库容为5×106cfu,重组率为82%;随机挑选80个单克隆进行测序,插入片段在400~1000bp之间;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获得了58个已报道有一定功能的EST序列,22个未见报道的EST序列;并利用PAUP4.0软件对序列进行了筛选分析。


稻田常用化学除草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生态影响的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化学除草是目前稻田草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稻田化学除草剂使用量大且年趋增多的趋势,开展了稻田常用化学除草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生态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稻田常量施用化学除草剂可有效地防除杂草、减轻杂草的危害,对水稻生长无明显不良影响,但加量施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稻的分蘖及产量;另外,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土壤中一些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了稻田土壤质量及供肥能力,施药量越大影响越大。


利用微卫星和线粒体DNA标记研究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微卫星和线粒体DNA分析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用25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安哥拉山羊、山东莱芜黑山羊、罕山白绒山羊、太行山羊及乌珠穆沁绒山羊这5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共祖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是一致的,如内蒙的罕山白绒山羊和乌珠穆沁绒山羊聚到一起。利用线粒体DNA分析安哥拉山羊、山东莱芜黑山羊、鲁北白山羊、太行山羊及乌珠穆沁绒山羊,揭示这5个山羊品种分成A和C2个支系,并进行了群体结构和群体扩张分析。通过比较2种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发现利用微卫星来研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线粒体在研究群体系统进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分析品种间关系方面可能不是理想标记。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鹅肉中维生素E的含量的测定
《肉类研究 》 2009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测定动物性食品中维生素E(α-生育酚)的含量。方法:称取一定量鹅肉样品加入乙醇、氢氧化钾及抗坏血酸,100℃水浴皂化30min,乙醚提取后,减压浓缩,氮气吹致干,用脱醛乙醇溶解,进样10μL分析;色谱条件为:SunFireTmC18柱C18柱(15c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98∶2),柱温30℃,检测波长300nm。结果:维生素E在0.10-50.0mg/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85。结论:该方法能快速、灵敏、准确实现对动物性食品中脂溶性维生素E的含量分析。


几种奶牛粗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研究
《饲料与畜牧 》 2009
摘要:此文在测定江西奶牛养殖用的4种粗饲料(鲁梅克斯K-1、紫云英、高丹草与苏丹草)的常规成分基础上,实测了奶牛对这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4种粗饲料的分级指数(GI)与相对值(RFV)。分别应用单项指标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以及综合指标RFV、GI对试验对四种粗饲料品质的分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单一指标都难以正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必须使用综合的整体指标。GI是首个将粗饲料的可利用能、CP、NDF与家畜的DMI综合起来考虑的一个粗饲料综合评定指数,由于考虑了粗饲料中的能氮互作,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