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波段宽度对利用植被指数估算小麦LAI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能够根据遥感数据类型实现指数的优化选择进而提高叶面积指数的反演精度,该研究分析了不同波段宽度(5~80 nm)对植被指数反演叶面积指数精度的影响。通过比较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值,筛选出14个模型精度较高的植被指数,并探讨了不同波段宽度的选取对各指数叶面积指数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段宽度对不同植被指数的影响可分为3类:1)OSAVI2等指数波宽越窄,反演精度越高,更适合应用于高光谱遥感数据;2)SR_([800,680])等指数随着波段宽度的增加,反演精度先升后降,最适波宽为35 nm,适用于中等光谱分辨率的遥感数据;3)SR_([675,700])等指数随着波段宽度的增大,反演精度不断提高,在多光谱数据中有更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波段宽度 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PROSAIL模型


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对水稻粒形及千粒重QTL检测与稳定性分析
《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粒形及千粒重是水稻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挖掘这些性状的优异基因,对水稻超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1套以籼稻恢复系昌恢121为背景亲本,粳稻越光为供体亲本构建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材料,在3个环境下对水稻粒形及千粒重进行QTL检测及稳定性分析,共检测到59个QTL,分布于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10号、11号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0.77%~36.26%,其中发现10个QTL多效位点.值得关注的是qGW2-1、qGW2-2、qGW3-1、qGW3-2、qGL3和qGL12这6个QTL能在3个环境中重复检测到,其中qGW3-1为新鉴定的QTL位点.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水稻粒形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粒形 千粒重 数量性状座位


基于DNDC模型的双季稻体系氨挥发损失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探索长江流域双季稻体系氮肥施用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评价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对产量和氨挥发拟合的适应性,设计了早稻和晚稻不同氮肥用量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原位观测氨挥发排放通量,利用DNDC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运用模拟结果探讨了水稻产量和氨挥发损失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模型能较好模拟双季稻体系水稻产量和氨挥发,早稻、晚稻和双季稻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28、0.979,早稻、晚稻和整个双季稻生育期氨挥发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98和0.99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DNDC模型能较好预测因施肥引起的氨挥发排放峰,但在氨挥发通量和排放总量的定量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敏感性指数分析表明,气温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氮肥用量和气温是影响氨挥发的主要因素.DNDC模型在模拟双季稻体系籽粒产量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DNDC模拟和田间观测数据计算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是420和417 kg·hm-2.稻田氨挥发损失量与施氮量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和线性关系,二次函数能更好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使DNDC更准确的进行估算和应用,有必要获取更翔实的环境资料以减少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双季稻连作 DNDC模型 籽粒产量 氨挥发 敏感性分析


辣椒重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与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核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辣椒株高、始花节位、单果质量、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和果肉厚度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位点和优异等位变异,本研究以194份辣椒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两种方法,基于分布于辣椒12条染色体的58个SSR标记,对上述7个农艺性状开展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LM方法检测到20个SSR关联位点,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2.09%~21.91%;MLM方法检测出17个SSR关联位点,能解释2.07%~7.24%的表型变异;有12个位点被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到;基于关联位点各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发掘出TC7268Sa、CAMS-327a、HpmsE132a、ge35-141pmH0135Ca、CAMS-454c和Hpms2-24a等优异等位变异,筛选出B003、B010、B015、B020、B022、B042、B048、B052、B097、B111、B134、B138、B166、B178、B351、B352、C005、C014、V06C0007、V06C0295、V06C1082、V06C1088、V06C1187、V06C1321、V06C1600、V06C1707、V06C1719和V06C1898等28份优良农艺性状典型种质材料.本研究结果为辣椒相关农艺性状优异基因的发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聚合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材料基础.


包被肉桂醛对夏季高温条件下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包被肉桂醛对夏季高温条件下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重接近的健康大余麻鸭36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公母各1/2)。对照组1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对照组2饲喂添加100 mg/kg杆菌肽锌的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200 mg/kg包被肉桂醛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高对照组2(P<0.05)。2)对照组1的料重比、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均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1的血清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以及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3)试验组其他生长性能(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屠宰性能(屠宰率、全净膛率、腹脂率和腿肌率)及空肠形态结构指标(隐窝深度)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00 mg/kg的包被肉桂醛能缓解热应激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 包被肉桂醛 热应激 肉鸭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抗氧化 肠道形态结构


发酵菜籽粕对番鸭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日粮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菜籽粕对白羽公番鸭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将480只同批次、体重相近的28日龄健康白羽公番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12%、16%和20%的发酵菜籽粕等氮代替基础日粮中的豆粕,试验期为期21 d.结果表明:1)对照组和16%组番鸭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对照组番鸭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2) 16%组番鸭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12%组(P <0.05);16%组番鸭血清的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12%组(P <0.05),而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则相反.3) 16%组番鸭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显示,日粮中适当添加发酵菜籽粕替代豆粕不会影响番鸭的生长性能,其中添加16%的效果较好.


饲粮甜菊渣添加水平对21~70日龄肉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评定甜菊渣的营养成分含量和表观利用率,并研究饲粮甜菊渣添加水平对21~70日龄肉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首先通过概略养分分析法分析甜菊渣营养成分含量,再采用强饲代谢试验测定肉鹅甜菊渣营养成分表观利用率,最后选择250只21日龄体重相近的朗德鹅母鹅进行饲养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不含甜菊渣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在肉鹅饲粮中分别添加5%、10%、15%和20%的甜菊渣。饲养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1)甜菊渣营养成分较丰富,含有13.20%的粗蛋白质、31.00%的粗纤维、1.13%的钙和0.49%的总磷,肉鹅对甜菊渣的主要营养成分表观利用率分别为:粗蛋白质18.24%、粗纤维56.99%、钙46.59%和总磷43.82%。2)21~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15%和20%的甜菊渣显著提高了肉鹅平均日采食量,饲粮中添加5%和10%甜菊渣显著提高了肉鹅平均日增重(P<0.05);肉鹅料重比随着饲粮甜菊渣添加水平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当饲粮中甜菊渣添加水平为7.0%时,21~42日龄肉鹅的料重比最低。饲粮中添加甜菊渣对43~70日龄肉鹅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全期(21~70日龄),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15%和20%甜菊渣显著提高了肉鹅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中添加5%甜菊渣显著提高了肉鹅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5%甜菊渣显著降低了肉鹅料重比(P<0.05)。3)42日龄肉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随饲粮甜菊渣添加水平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当饲粮甜菊渣添加水平为11.35%时,42日龄肉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饲粮甜菊渣添加水平对42日龄肉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甜菊渣添加水平对70日龄肉鹅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肉鹅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甜菊渣可提高肉鹅生长性能,对主要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甜菊渣可应用于肉鹅饲粮中,综合甜菊渣对肉鹅料重比影响的最低限量,建议21~70日龄肉鹅饲粮中甜菊渣添加水平为5%~10%。


黄瓜绵腐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植物保护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防控黄瓜绵腐病,本研究对自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武阳镇和八一乡采集的黄瓜绵腐病病样进行分离,基于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甲霜灵、霜霉威、霜脲氰、烯酰吗啉4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自武阳镇和八一乡采集的病样经分离、纯化培养后分别获得12株和10株菌株;自武阳镇分离的病原菌的藏卵器柄较直,藏卵器大小为18.1~32.9μm;自八一乡分离的病原菌的藏卵器柄较弯曲,藏卵器大小为15.1~25.3μm;结合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测序结果,将自武阳镇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将自八一乡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为德里腐霉Py. deliense。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霜灵对瓜果腐霉和德里腐霉抑制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71μg/mL和0.25μg/mL;霜脲氰次之,EC50分别为3.68μg/mL和3.36μg/mL,甲霜灵、霜霉威、霜脲氰3种杀菌剂对瓜果腐霉、德里腐霉和辣椒疫霉的抑制效果差别不大,但烯酰吗啉对瓜果腐霉、德里腐霉和辣椒疫霉抑制效果差异明显,EC50分别为18.06、33.58和0.18μg/mL,表明防治黄瓜绵腐病优先选择甲霜灵。


三熟制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早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油-稻-稻三熟制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早稻的适宜施氮量,2017-2018年以超级常规早稻中嘉早17为材料,设置0、75、120、165、210kg/hm~2等5个施氮量,探究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早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适宜施氮量有利于早稻分蘖成穗,灌浆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同步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保持较多的每穗粒数,从而扩大总库容量。在施氮量为165kg/hm~2时早稻即可达到较高产量,同时维持较高的氮肥吸收利用率。采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施氮量,2017和2018两年分别为155.91、160.37kg/hm~2,产量潜力分别达8 241.17和8 387.32k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