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食品安全导刊 》 2021
摘要: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食品质量安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此为背景,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所存有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关改善对策,以期推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现更好的发展。


6种杀线剂对重茬山药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常用杀线剂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研究2种化学杀线剂(阿维·噻唑膦和氟吡菌酰胺)和4种生物杀线剂(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辣根素和茶枯抑线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杀线剂的对照相比,2种化学杀线剂对苗期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均表现出显著(P<0.05)的促进作用,而至成熟期后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降至对照水平及以下.4种生物杀线剂中,茶枯抑线生物菌肥对苗期土壤细菌/真菌表现出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对真菌数量表现出显著(P<0.05)的促进作用,在成熟期对土壤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表现出显著(P<0.05)的促进作用,而对真菌数量无显著影响.6种杀线剂施用后对土壤脲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2种化学杀线剂和生物杀线剂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和辣根素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苗期和成熟期分别表现出显著(P<0.05)的增强作用和抑制作用,茶枯抑线生物菌肥仅对成熟期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茶枯抑线生物菌肥对苗期和成熟期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表现出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其他杀线剂则始终表现出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6种杀线剂显著(P<0.05)影响土壤铵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施用杀线剂后,土壤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在苗期时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至成熟期后,除茶枯抑线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外,其他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苗期时,施用杀线剂各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但成熟期时,各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无显著差异.综上,这6种杀线剂对土壤微生物、土壤脲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可逐渐恢复,但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的作用效果持续时间较长,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土壤中的有机磷矿化和碳循环.


2017-2019年江西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布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侵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江西省发生危害日趋严重,一般使番茄减产15%~30%,严重时可达40%以上,甚至绝收。目前选育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是防治该病害的最主要措施(Pasteris et al.,2016)。自20世纪以来,甲霜灵一直被广泛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等卵菌病害,但在连续使用多年后,部分地区晚疫病菌已对其产生了抗药性,路粉等(2018)发现河北、内蒙古和吉林3个省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频率达100%。


多效唑喷施浓度和时间对双季晚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20
摘要:研究喷施多效唑对双季晚稻秧苗生长的影响,为基质育秧秧苗调控提供技术支撑。以‘华优2号’为材料,通过育秧试验,分析多效唑施用时间与喷施浓度对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显著缓解了秧苗生长,秧苗株高显著降低,多效唑对秧苗苗高的调控作用随喷施浓度增大而加强,随喷施时间的推迟而减弱。喷施多效唑显著影响秧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SPAD值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喷施多效唑显著促进根系生长,一定浓度内多效唑浓度提高,秧苗根系数量、长度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增加,浓度过高则抑制根系的生长,喷施时间过晚也抑制根系的生长。综合秧苗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生长等表现,T_1C_2和T_2C_2处理下秧苗素质最佳。


土壤改良剂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为中稻-再生稻增产与肥料高效利用以及稻田次生障碍阻控提供理论支撑。以准两优608(2016年)和晶两优华占(2017年)为试验材料,设施用过氧化钙(CaO_2)、施用生物石灰(Bi-CaO)、施用硅肥(SiO_2)、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NF)5个处理。分别测定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增加中稻-再生稻系统产量,与常规施肥(NPK)相比较头季产量增幅达7.37%~17.78%,再生季可增产493.3~982.2 kg/hm~2。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有效穗数与头季结实率和穗粒数,且显著增强其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且后期以施用过氧化钙(CaO_2)效果最佳。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系统氮肥高效利用,与NPK相比较施用改良剂处理氮肥偏生产力(NPFP)、肥料氮贡献率(NCT)、氮肥农学利用率(AE_N)和氮素回收率(RE_N)均显著增加,其中NPFP和AE_N分别增加了2.92~7.53 kg/kg,4.76~7.53 kg/kg,NCT和RE_N分别增加6.32~9.65,34.40~46.11百分点;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降低了中稻-再生稻系统土壤氮素依存率(SNDR)及氮肥生理利用率(PE_N)。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增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综合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表现,施用过氧化钙(CaO_2)对中稻-再生稻促进作用最佳,其次是施用硅肥(SiO_2),均优于施用生物石灰(Bi-CaO)处理。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 土壤改良剂 过氧化钙 生物石灰 硅肥 氮肥利用


土壤调理剂对Cd污染农田土壤生物因子、有效态Cd及糙米Cd的影响
《环境生态学 》 2020
摘要:选用森美思、CCT01、矿物质和特贝钙4种土壤调理剂,在萍乡市镉(Cd)污染农田开展田间试验,探讨4种调理剂对土壤pH、有机质、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有效态Cd和糙米Cd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土壤pH值(0. 82~1. 37),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5. 21%~34. 78%)和糙米Cd(51. 39%~68. 06%)含量,但对有机质影响不明显。土壤调理剂改变了微生物环境,表现为:森美思减少了细菌、真菌数量和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放线菌数量、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CCT01减少了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矿物质减少了细菌、放线菌数量和蔗糖酶活性,增加了真菌数量和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特贝钙减少了细菌、真菌数量和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了放线菌数量和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关性表明,土壤有效态Cd与有机质、细菌和糙米Cd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和放线菌呈显著负相关,糙米Cd与细菌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呈显著负相关。综上,从土壤、糙米Cd修复效果及对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考虑,特贝钙调理剂效果最好,其次是矿物质和森美思调理剂。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土壤有效态Cd 糙米Cd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