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 》 2019
摘要:油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南北区域均有大面积种植,栽培面积约占全世界的30%左右[1].江西作为油菜种植大省,常年播种面积在40万hm2以上,年产量超过42万t[2-3],但受栽培措施、管理水平、气候因素等条件的制约,每年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极大降低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给农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江西油菜生


甜瓜Dof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甜瓜全基因组数据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甜瓜Dof家族基因进行了全面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CmDof家族成员对模拟干旱(PEG6000)、盐和低温胁迫的应答。结果表明:在甜瓜中存在34个Dof基因,除1、5和7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有分布,发生11次染色体片段重复事件和2次串联重复事件,外显子数在1~3之间,其蛋白质等电点在4.95~9.59之间;蛋白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CmDof蛋白可分为9个进化亚群;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家族基因具有一定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多数CmDof基因对PEG6000、盐和低温胁迫有响应,其中CmDof3/CmDof5/CmDof10/CmDof17、CmDof3/CmDof5/CmDof10和CmDof3/CmDof5/CmDof32分别响应PEG6000、盐和低温胁迫。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江西省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防治的杀菌剂,采用菌落直径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分别研究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核病菌对戊唑醇、咪鲜胺、氟啶胺、多菌灵、啶酰菌胺、腐霉利和吡唑醚菌酯均表现出高度敏感,EC50在0.005~0.174μg/mL,对代森锰锌不敏感.田间防治效果表明,腐霉利、多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6.44%、82.48%、81.35%和77.40%.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化学杀菌剂 毒力 防治效果


茄子新品种'赣茄2号'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茄子新品种'赣茄2号'是以自交系H099-9-2-3为母本,自交系H001-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在第10~11节.果实长棒形,果长24.0~32.0 cm,果径4.8~5.5cm,单果质量200.0~240.0g.果皮紫红色,果面平滑有光泽;果肉白色,肉质紧密度好,品质优,商品性佳.抗病性强,平均产量78 318.0 kg·hm-2.适合长江流域地区栽培.


广适性杂交晚籼新组合野香优2号
《杂交水稻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香优2号系江西天稻粮安种业有限公司、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和宜春市袁州区海洲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香稻不育系野香A与恢复系R002配组育成的优质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江西省瓜类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中国瓜菜 》 2019
摘要:为收集、保存和了解江西省蔬菜种质资源现状,以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基础,共收集到233份瓜类蔬菜资源.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分布在江西省11个县(市、区)、40个乡(镇)、120个村及普查县瓜类蔬菜种质资源分类、分布规律、性状特点及优异资源的重点分析.结果 表明:瓜类蔬菜地方品种有6个科;部分地方品种品质较好,但纯度低、退化严重;都昌县、崇仁县、寻乌县具有丰富的瓜类蔬菜地方品种.本文对调查地区瓜类蔬菜资源现状、特色资源农艺性状特点及保护与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瓜类蔬菜地方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微生物酯酶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生物酯酶是一种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的工业酶,开发和应用微生物酯酶资源对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分离纯化、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技术手段开发具有化学试剂抗性、热稳定性或低温耐受性的高温酯酶和低温酯酶既丰富了酶学知识又扩展了潜在工业酯酶种类;将各类酯酶用于食品加工及食品农残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该文综述了新型微生物酯酶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加工、农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酯酶的开发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