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742条记录
不同产蛋阶段东乡绿壳蛋品质分析和综合评价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产蛋阶段东乡绿壳蛋品质变化规律,以东乡绿壳蛋鸡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蛋前期(22周龄)、产蛋中期(39周龄)、产蛋后期(62周龄)进行蛋品质、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产蛋日龄的增加,东乡绿壳蛋的蛋品质、营养成分及矿物质元素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除蛋壳颜色b*值和矿物质元素Mg(镁)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脂肪质量分数、蛋质量、胆固醇含量、Ca含量、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形指数、蛋白质量分数、蛋白高度、蛋壳强度10个指标作为评价鸡蛋品质的关键指标。同时根据隶属函数分析得出结论:东乡绿壳蛋鸡在不同产蛋阶段的蛋综合品质排序为产蛋中期>产蛋前期>产蛋后期。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地方蛋鸡蛋品质标准和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东乡绿壳蛋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模糊隶属函数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评估-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4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全球温室效应引发的极端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等从政策效应出发探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实现农业碳减排。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模型的结果依旧是稳健的。(2)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实施可以通过降低化肥施用强度、促进土地流转和促进种植结构“趋粮化”调整来间接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3)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在农业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地区、粮食主产区和非西部地区,政策的碳减排效果更显著。因此,为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需要稳步促进土地流转,加快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与构建激励机制并举,全面响应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推进农业绿色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 农业碳排放强度 政策效应评价 准自然实验 渐进双重差分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冬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蔬菜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冬瓜是调节市场均衡供应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种质资源是冬瓜科技创新、新品种选育和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物质基础。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江西省冬瓜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重要性状的挖掘、创新利用等,并对今后江西省冬瓜种质资源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进行展望。

关键词: 冬瓜 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 鉴定评价 种质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或抑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机理,本研究基于200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呈现非均衡的发展特征.2)农村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农业绿色发展,其抑制效应在低老龄化区域更为突出;分维度异质性检验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会抑制资源节约和经济效应,而对环境友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生态保育不具有影响.3)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样本量主要分布在转折点左侧,边际影响以负向为主.4)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抑制效应.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议因地施策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断缩小各地发展差异;着力提升老龄农户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和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积极引导老龄农户有序融入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老龄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农业绿色生产.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农村人口老龄化 非线性关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多蘖矮杆突变基因HTD5的生物学功能鉴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蘖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鉴定分蘖相关的功能基因,可为其功能的解析提供依据。【方法】以新发现的多蘖矮杆突变体high tillering and dwarf (htd5)为研究材料,鉴定突变体表型,分析已报道的多蘖矮杆功能基因在htd5中的表达量变化,并检测这些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在htd5基因组中的变异情况。【结果】(1)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htd5的一次分蘖数目、二次分蘖数目以及总分蘖数目均急剧增加,而株高、一次枝梗数目、二次枝梗数目则显著降低;突变体htd5倒Ⅰ、Ⅱ、Ⅲ节间伸长受阻,各节间直径也显著缩小;此外,突变体htd5的粒宽、粒厚和千粒质量均显著降低。(2)与野生型相比,独角金内酯信号途径的正调控因子D27、D14、D3、DHT1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而负调控因子D53的表达量显著下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已报道的多蘖矮杆功能基因编码区序列在htd5基因组中均没有发生变异。【结论】突变基因HTD5很可能是一个新的多蘖矮杆基因,通过调控独角金内酯信号途径,影响水稻分蘖的产生。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分蘖 株高 独脚金内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葡萄与欧美杂交种葡萄"夏黑"幼叶花色苷比较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是我国重要的野生葡萄资源,常存在于山谷、丘陵一带,其幼叶呈现出明显的紫红色,与欧美杂交种(Vitis vinifera×Vitis labrusca)葡萄“夏黑”(Summer Black)幼叶的朱红色不同。为探明两者幼叶花色苷组成及含量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对两者幼叶样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刺葡萄和“夏黑”葡萄幼叶花色苷含量(以幼叶鲜质量计)分别为3 452.16和565.17μg/g,刺葡萄显著高于“夏黑”;刺葡萄幼叶中含量最高的花色苷为芍药花素-3,5-O-二葡萄糖苷,含量为2 219.81μg/g;夏黑葡萄幼叶含量最高的花色苷为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含量为122.40μg/g。二葡萄糖花色苷和单葡萄糖花色苷分别是刺葡萄幼叶和夏黑幼叶花色素糖基化主要类型,刺葡萄幼叶花色素总修饰程度高于夏黑葡萄幼叶。

关键词: 刺葡萄 夏黑葡萄 幼叶 花色苷 花色素 糖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稻的肥料贡献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全国尺度上解析近30年(1988—2017)水稻产量的肥料贡献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水稻可持续生产和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全国稻作区耕地质量监测数据(338个点位),分析不同稻作模式、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和土壤质地的水稻肥料贡献率年际变化,并结合随机森林模型探讨各因素对水稻肥料贡献率变化的相对贡献。【结果】在施肥区和不施肥区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近30年全国水稻的肥料贡献率整体呈现前20年逐渐升高,近10年趋于平稳的特征,总体变化幅度为41.20%—51.89%,但不同稻作模式存在差异,单季稻、双季稻和水稻-其他作物轮作的水稻肥料贡献率分别为38.58%—55.49%、41.96%—51.05%和42.34%—53.43%。不同区域的水稻肥料贡献率在近30年的平均值表现出西南(55.82%)>长江中游(46.73%)>华北(46.27%)>东北(45.90%)>华南(45.83%)>长江下游(44.25%)。结合施肥年限和水稻肥料贡献率的拟合方程发现,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和华南的水稻肥料贡献率达到稳定的施肥年限分别为15.2、18.5、19.0、15.3、15.3和14.5 a。不同气候条件也显著影响水稻的肥料贡献率,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49.23%)>温带季风气候(45.90%)>热带季风气候(34.57%)。不同土壤质地的水稻肥料贡献率则表现出黏土(43.25%—64.80%)>壤土(40.65%—48.46%)>砂土(26.20%—45.98%)。随机森林模型显示,氮肥和磷肥是调控水稻肥料贡献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无霜期、年均降雨、年均温度、钾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是影响水稻肥料贡献率的关键指标。【结论】在1988—2017年,全国稻作区的水稻肥料贡献率整体呈现前期逐渐增加后期趋于平稳的趋势,且稻作模式、区域、气候和土壤质地条件均影响水稻肥料贡献率的年际变化。氮肥和磷肥对水稻肥料贡献率变化的影响较大。相比其他土壤肥力指标,土壤有机质是影响水稻肥料贡献率变化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

关键词: 稻田 施肥 肥料贡献率 时空变化 土壤有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杂交晚籼新组合野香优明月丝苗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香优明月丝苗是江西天稻粮安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野香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以优质不育系野香A为母本,以恢复系明月丝苗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广适等特点,2021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野香优莉丝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仁麻鸡和余干乌骨鸡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卵泡发育比较研究

中国家禽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对崇仁麻鸡和余干乌骨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卵泡发育水平进行比较,为地方品种的育种和改良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用240日龄体况良好的崇仁麻鸡和余干乌骨鸡各120只,各自分为6组,每组20只。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56 d。在试验第28和56天对鸡只进行翅静脉采血,用于抗氧化能力和生殖激素的检测,试验结束时收集后3 d鸡蛋用于蛋品质检测,采集卵巢用于卵泡发育相关激素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1)崇仁麻鸡的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2)崇仁麻鸡的蛋黄颜色和蛋壳黄度显著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但其蛋壳亮度显著低于余干乌骨鸡(P<0.05)。(3)崇仁麻鸡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试验第56天时显著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崇仁麻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在试验第28天时显著低于余干乌骨鸡(P<0.05),而在试验第56天时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4)在试验第28天时,崇仁麻鸡的雌二醇(E2)含量显著低于余干乌骨鸡(P<0.05),在试验第56天时,崇仁麻鸡促黄体素(LH)含量显著高于余干乌骨鸡(P<0.05)。(5)崇仁麻鸡的卵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的含量显著低于余干乌骨鸡(P<0.05)。结果表明,崇仁麻鸡在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上优势较为突出,余干乌骨鸡在料蛋比、生殖激素和卵泡发育相关激素受体表达上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 崇仁麻鸡 余干乌骨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卵泡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农药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已广泛用于保障水稻生产,而二化螟作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钻蛀性害虫,已经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明确该类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可为二化螟抗性快速检测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其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解毒酶和转运蛋白基因过表达介导的代谢抗性,以及鱼尼丁受体基因突变介导的靶标抗性;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在抗性分子检测、抗性新基因鉴定、抗性基因调控网络和多重抗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认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害虫种群抗药性;利用多组学技术鉴定新抗性基因及调控网络,以探明多重抗性机制;将反向遗传学工具放射性配基结合及电生理技术深入验证抗性基因功能;需开发靶向抗性基因的dsRNA转基因作物、纳米农药及选择性新型化学杀虫剂,以达到杀虫剂减施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二化螟 双酰胺类杀虫剂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抗性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