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记载多彩流动炫符号 奏响中国档案梦华章
《办公室业务 》 2015
摘要:我们档案人要在当前中国梦的大好形势下,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带着历史使命,勇于创新,把握历史脉络、挖掘历史规律,将支离破碎的历史片断,提炼多彩流动历史符号,用心谱出优美乐章与爱的传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层档案室纸质档案封存保管浅析
《才智 》 2015
摘要:基层档案室各类档案大多以纸质载体为主,受到保管条件的限制极易出现老化加速、霉变虫蛀现象,对数字化后的纸质档案实施封存保管是最佳方法。文章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阐述了档案封存的作用机制,分析选取了适用的档案封存技术,提出了档案封存研发工作设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化肥全氮配比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N-P2O5-K2O(120-90-135 kg/hm2)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沼液化肥不同全氮配比(沼液全氮分别占0%、15%、30%、45%和100%)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酶(脲酶、脱氢酶)活性和硝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沼液全氮比例的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呈倒"U"形增加,且较单施化肥处理(未施沼液)分别提高3.88%~40.78%、1.64%~31.15%、28.21%~79.49%。随着花生生育进程的推进,脲酶活性随沼液全氮比例增加而升高;脱氢酶活性先降低,开花期后升高。沼液全氮45%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结荚期和收获期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和硝化强度。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行综合评价,依据主成分解释总变量和碎石图提取了2个主成分反映原变量的92.13%的信息。第1主成分主要综合了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和硝化强度的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综合了脲酶、脱氢酶活性的信息。主成分综合得分图直观地显示了等氮磷钾条件下沼液化肥全氮配比对旱地红壤微生物活性的综合影响。具体为BS30>BS45>BS100>BS15>NPK>CK。因此,等氮磷钾条件下沼液全氮15%~100%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别是沼液全氮30%处理,同时其花生籽粒产量也达到了最大值(2 875 kg/hm2)。
关键词: 土壤 酶 细菌 N肥 沼液 真菌 放线菌 硝化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包装方法对高水分花生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高水分花生果贮藏保鲜实用技术,采用高水分花生果PA/PE共挤包装袋充CO2密闭包装与打孔PA/PE共挤包装2种包装方法,研究了贮藏期间不同含水率的花生果失质量率、含水率、过氧化值、酸价、碘值、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的花生果品质均表现为抽真空充CO2气体的PA/PE共挤包装好于打孔PA/PE共挤包装,前者失质量率、水分散失度、过氧化值和酸价均较低;2种包装方式贮藏的花生果总糖含量均上升,碘值变化不明显。其中,含水率11.6%的充CO2气体PA/PE共挤包装花生样品较其他样品具有更好的贮藏特性,失质量率在整个贮藏期为0,含水率下降率低(38.36%),过氧化值、酸价增长率均最低,分别为87.93%、402.39%。可见,抽真空充CO2气体的PA/PE共挤包装对花生果的贮藏效果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根草篱和稻草覆盖对红壤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篱和稻草覆盖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揭示香根草篱和稻草覆盖对红壤缓坡旱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本研究于2011年设置了CK、香根草篱、稻草覆盖、香根草篱+稻草覆盖4个处理,并分析了2011年和2012年的花生产量、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花生产量呈现出覆盖>草篱+覆盖>草篱、对照。与CK处理相比,覆盖和草篱+覆盖处理在2011年分别增产31.74%、15.23%,2012年增产59.39%、41.65%。香根草篱和稻草覆盖可以显著提高红壤坡耕地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不存在显著增加。与2011年相比,虽然2012年草篱和覆盖措施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增幅呈下降趋势,但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出草篱+覆盖处理的速效养分最高,这说明,虽然红壤坡耕地花生种植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下降,但草篱+覆盖可以在增加养分投入的同时有效维持和保蓄土壤速效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农机农艺配套融合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对南方红壤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南方红壤丘陵区在发展农机农艺配套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南方红壤丘陵区特殊自然条件下,科学适度发展和推广农机农艺配套融合工作,可以着重从保证技术供给、促进标准化生产发展,扩大经营规模、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进体制创新、提高农机农艺融合效率3个方面着手,从而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用量对秋播黑芝麻‘赣芝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探讨黑芝麻新品种‘赣芝8号’在红壤旱地上的合理氮肥用量,笔者研究了6种氮肥用量(0、60、90、120、150、180 kg/hm2N)下‘赣芝8号’的产量、植株性状、氮肥农学利用率。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芝麻产量影响显著。在所有处理中均以N120的产量、单株蒴数、每蒴粒数最高,其产量高达1172.22 kg/hm2。而N0处理表现最差,其产量仅为672.78 kg/hm2。收获指数与产量的表现不一,与N0相比,N60、N90、N120、N150、N180的收获指数分别增加了15.99%、14.91%、38.82%、25.68%、17.07%,其中以N90处理的收获指数最高。在氮农学效率方面,表现出N120处理较高,为4.16 kg/kg。通过方程拟合发现,‘赣芝8号’获得高产的合理施氮范围在80~120 kg/hm2之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头季关键生育期的NDVI值诊断再生稻的生长状况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明确再生稻头季光谱数据与再生季生长的相关性,是一种预测和诊断再生稻生长状况的便捷方法。研究采取主动式的Greenseeker光谱仪,测定了不同再生稻品种(组合)关键生育期的NDVI,结合再生稻的生理指标分析计算了头季抽穗前后的NDVI和再生季抽穗后的干物质、LAI和叶片氮含量(累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季抽穗后的NDVI与再生季抽穗后的绿叶生物量、LAI、营养器官和绿叶的氮累积具有显著的指数正相关,且不受再生稻品种(组合)类型的影响。利用不同密度试验的数据对方程进行了较充分的验证和检测,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符合度较高,估算精度为0.9765,估计的RMSE为1.464,平均相对误差为-0.1191,RRMSE为0.18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