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595条记录
江西省丝瓜果实腐烂病病原及寄主范围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江西省丝瓜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寄主范围,从江西省南昌市和赣州市丝瓜种植区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腐烂病病果并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种类进行鉴定,并接种7种作物幼苗以明确其寄主范围。结果表明,从丝瓜烂果病病样中共分离到2株菌株,分别命名为SG-1和SG-2,2株菌株形态特征一致,菌落呈圆形,气生菌丝发达,有膨大的孢子囊,孢子囊萌发有泡囊产生,有性生殖还可见雄器和藏卵器。在以ITS、Cox2、β-tubulin3个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SG-1、SG-2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聚在同一个分支,结合上述结果,将此次采集的丝瓜果实腐烂病病原鉴定为瓜果腐霉。将该病原菌接种葫芦科的黄瓜,茄科的辣椒、茄子,十字花科的白菜、西兰花,锦葵科的秋葵等代表性作物幼苗,结果表明其还可以引起幼苗猝倒病。

关键词: 丝瓜果实腐烂病 病原鉴定 瓜果腐霉 寄主范围 Cox2基因 β-tubulin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油菜籽饼粕对茶树菇菌渣高温堆肥进程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摘要:以茶树菇菌渣和油菜籽饼粕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发酵试验,研究了油菜籽饼粕添加量对茶树菇菌渣堆肥过程中各种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树菇菌渣中添加适量的油菜籽饼粕进行高温堆肥发酵,有利于加快堆体的升温速度,提高堆体的最高温度,升高堆体的pH值,增大堆体的电导率(EC),降低堆体的C/N。在4个处理中,以C2处理的效果最佳:在堆肥进程中50℃以上高温持续8 d;发酵结束时pH值为8.48,符合腐熟要求; EC值为1746μs/cm,在敏感植物忍受的EC值4000μs/cm以下;水分下降率最大,达14.4%;碳氮比(C/N)为15.61,满足C/N为16以下的理论腐熟要求;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最高,分别为27.17%和1.74%;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增幅最高,分别增加了26.49%和59.63%。因此,茶树菇菌渣高温好氧堆肥的最佳配比为80%茶树菇菌渣+20%油菜籽饼粕。

关键词: 茶树菇 菌渣 堆肥 理化指标 配比 油菜籽饼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与遗传多样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利用茄子种质资源,基于17个表型性状对113份茄子种质进行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变幅为8.2%~62.3%,平均32.7%,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大(62.3%),商品果光泽变异系数最小(8.2%);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2~2.03,平均1.32,以始花节位最高(2.03),商品果光泽最低(0.12)。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主茎高与始花节位互为正相关,熟性与主茎高、株高、始花节位正相关,与单果重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提取为6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0.936%,包含了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计算综合得分,有9份材料综合表现优良(F>0.8),可作为优势亲本材料加以利用。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23.5处,将供试的113份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30份种质,多为早熟、紫黑色棒形果实;第Ⅱ类群包含26份种质,以中晚熟、果实紫红色棒形种质为主;第Ⅲ类群包含22份种质,平均果型指数最小,主要为紫色扁圆形或卵圆形果;第Ⅳ类群包含35份种质,大部分为中晚熟种质。本研究结果可为茄子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茄子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LZ-4.0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设计与试验

南方农机 2021

摘要:针对南方丘陵区水田机械化收获效率低、损失率大等问题,改进设计了一种适宜南方水田水稻收获的4LZ-4.0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阐述了该机工作原理,对割幅、行走系统、脱粒滚筒、清选筛和操纵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并开展了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机子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通过性好,转弯半径小;其生产率、含杂率、破碎率、损失率等作业性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与同类机型相比较,生产率提高了22.9%,含杂率降低了38.8%,破碎率降低了50%,损失率降低了46.7%。

关键词: 南方水田 履带 联合收割机 设计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地方品牌酱鸭游离脂肪酸和风味特性分析

食品与机械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氨基酸分析技术对江西老字号酱鸭、煌上煌酱鸭、向塘酱鸭游离脂肪酸和风味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牌酱鸭中共检出23种游离脂肪酸,其中顺-9-油酸、棕榈酸、亚油酸为江西酱鸭的主要游离脂肪酸;向塘酱鸭中的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酱鸭,为9.27g/100g;3种酱鸭中共鉴定出9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烃类、醛类、酯类、醇类、酚类、酮类等,其中烃类为江西地方酱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气味活性值分析共得18种主体风味物质,其中(E,E)-2,4-癸二烯醛、芳樟醇、壬醛分别为江西老字号酱鸭、煌上煌酱鸭、向塘酱鸭中贡献最大的主体风味成分。

关键词: 酱鸭 游离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味活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降低断奶15天育肥仔兔死亡率的研究

畜牧产业 2021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对断奶15 d育肥仔兔死亡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断奶1~15 d伊拉4系配套系商品代肉兔(以下简称伊拉兔)为试验动物,以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同一天断奶的15 d、体质量相近(687.33±63.33 g)、健康无病的伊拉兔1 080只,依据公母各半的配对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处理540只(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用0.15%的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取代对照组中的抗生素组合物、抗氧化剂及香味剂。在断奶1~15 d的育肥仔兔饲料中添加1.5%的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结果表明,①将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死亡率控制在2.59%,比对照组的2.26%仅高0.33%,处于该规模兔场近3年同期育肥仔兔的死亡率(3%~4%)范围之内;②提高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平均日增质量至42.46 g,较对照组高0.46 g(P<0.05);③降低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料肉比至2.09,较对照组降低0.09(P<0.05);④提高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健康度;⑤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具有防霉效果,可用于兔饲料的保鲜。本研究提示,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可以用于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替抗养殖。

关键词: 药食同源 大蒜提取物 替抗养殖 死亡率 日增重 料肉比 防霉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LZ-6.5B型纵轴流联合收割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试验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摘要:为了解决现有纵轴流收割机粮仓布局不合理、整机重心不稳等缺点,设计了4LZ-6.5B型纵轴流轮式收割机,通过骑跨式的粮仓布局,增大了粮仓的贮存空间,同时使收割机具有稳定的重心,提高了收割谷物的效率和安全性能。介绍了机具的工作原理,对粮仓、导草装置、割台装置、动力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确定了粮仓和导草装置的结构型式,确定了割副的宽度和动力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在田间收获性能稳定,安全性能高,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与小麦收获相比,该机水稻收获的总损失率降低了0.48个百分点,破碎率降低了0.08个百分点,含杂率降低了0.35个百分点。

关键词: 粮仓 导草装置 割台装置 动力装置 纵轴流 收割机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种质与品种田间疫病抗性鉴定与避雨栽培控病效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辣椒是我国的大宗蔬菜作物。疫病是辣椒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病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春辣椒种植期多雨高湿的环境条件常导致辣椒疫病的高发、重发而显著减产,甚至绝收。选育并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筛选辣椒抗病品种,鉴定抗性种质材料,对抗病品种利用及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辣椒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成为辣椒提早上市的主流技术,但其对病害的影响效果并不明确。该研究有助于为更好地指导辣椒疫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辣椒种植基地疫病重发田块设置田间自然病圃,对283份辣椒材料进行疫病抗性鉴定。在参试的辣椒品种中随机选取10份辣椒品种进行避雨与非避雨栽培,比较辣椒疫病发生严重度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羊角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该类供试材料的4.55%、14.77%、14.77%、22.73%、43.18%;小尖椒中的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58.97%、35.90%、2.56%、2.56%;线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14%、45.24%、13.10%、8.33%、1.19%;薄皮椒中的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3%、6.45%、16.13%、74.19%;色素专用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27.27%、54.55%和18.18%;小圆椒中的抗病、中抗和高感的材料分别占57.14%、35.71%、7.14%;朝天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56.25%、37.50%、6.25%。共获得DJZ-16等66份高抗材料,并鉴定出DJZ-1等65份高感材料。与非避雨栽培处理相比,避雨栽培对各参试品种均有控病及稳产效果,对辣椒疫病的最低防效在39.29%以上,增产达63.42%以上。【结论】不同类型的辣椒群体抗性差异明显,同一类型的品种间抗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以辣椒类型进行抗性分类,羊角椒和薄皮椒更易感病,色素专用椒和朝天椒抗性表现突出。避雨栽培的辣椒感染疫病严重度和为害损失显著低于非避雨栽培的对照处理,具有防病控病作用。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抗性 避雨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虫害识别方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人工识别水稻虫害难度大、费时费力的问题,研究了一种自动识别水稻虫害的方法。选取2 500张红袖蜡蝉、稻绿蝽、稻螟蛉、点蜂缘蝽、大螟图片建立数据库,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水稻虫害数据集特征,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训练,得到最优权重文件。测试训练好的模型,并对比Faster-RCNN、SSD和YOLOv3算法的效果。结果表明,YOLOv3算法的平均精度最高,其在红袖蜡蝉、稻绿蝽、稻螟蛉、点蜂缘蝽、大螟5种水稻虫害中分别为97.40%、88.76%、85.74%、92.96%、94.78%,五类水稻虫害mAP为91.93%。与Faster-RCNN算法相比,平均准确率高1.43个百分点,单张图像检测耗时减少853.68 ms;与SSD算法相比,平均准确率高5.56个百分点,单张图像检测耗时减少2.9 ms。选择5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水稻虫害图片进行测试,对于叶片遮挡目标和相似背景等情况,YOLOv3算法能够正确识别不会出现漏检错检,且识别准确率大于98%。将YOLOv3算法引入田间复杂情况下的水稻虫害识别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平均准确率以及较快的检测速度,能够准确识别水稻虫害,这对于水稻虫害防治和田间喷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水稻虫害 Faster-RCNN SSD YOLOv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控措施对直播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

作物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直播晚稻抽穗扬花期易遭受寒露风危害,影响产量与品质。利用自然低温条件,以陵两优722和中早35为试验材料,设置T1(芸苔素内酯+赤霉素)、T2(芸苔素内酯+赤霉素+磷酸二氢钾)、T3(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和对照(CK,清水)4个处理,研究化学调控剂对直播晚稻遭遇寒露风危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寒露风危害下,喷施不同化学调控剂均可有效缩短水稻抽穗时间,与CK相比,陵两优722和中早35生育期平均缩短了2.5d,其中,T1生育期均缩短1d,T2分别缩短3d和5d,T3分别缩短2d和4d,喷施化学调控剂还可有效减缓叶绿素相对值(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CK的SPAD值较第1次测定最大下降幅度平均为6.55%,T1、T2和T3分别为3.50%、4.22%和3.77%;CK的Pn较第1次测定最大下降幅度平均为10.59%,T1、T2和T3分别为5.96%、1.22%和3.36%。喷施化学调控剂不仅能稳定结实率与千粒重,且产量、稻米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均优于CK,与CK相比,陵两优722与中早35在T1处理下结实率分别提高8.17%与2.31%,T2分别提高6.20%与5.36%,T3分别提高7.88%与6.31%;千粒重则仅T2有促进作用,陵两优722与中早35较CK分别提高了1.67%与2.92%;与CK相比,陵两优722和中早35在T1处理产量平均提升9.01%,T2平均提升20.69%,T3平均提升19.01%,出糙率、精米率与整精米率较CK均明显提高,垩白度与垩白粒率明显降低。总体而言,磷酸二氢钾、赤霉素和0.01%芸苔素内酯混合液(T2)对水稻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明显。

关键词: 直播晚稻 抽穗扬花期 寒露风 化学调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