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方地区大球盖菇-优质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食用菌 》 2021
摘要:为发展高产优质农业,合理利用土地、稻草和气候资源,在江西省多地进行了大球盖菇-优质稻轮作的高效农业栽培技术模式试验推广.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现了轮作换茬,降低了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减少了连作障碍,达到了降耗减污、节本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大球盖菇;水稻;轮作;高效栽培


丙酸对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丙酸对山羊小肠上皮细胞(GIEC)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试验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0.75、1.50和3.00mmol/L丙酸培养GIEC,6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第2个部分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和3.00mmol/L丙酸培养GIEC,培养3、6、12和24h时,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通过qRT-PCR对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75和1.50mmol/L丙酸对PC、FBP1和PGC1A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1.50mmol/L丙酸可显著增加PCK2的mRNA表达量(P<0.05);3.00mmol/L丙酸可显著增加PCK2和PGC1A的mRNA表达量(P<0.05),还可上调PC和FBP1 mRNA表达量但无差异(P>0.05)。与未处理组相比,3.00mmol/L丙酸在6h时可极显著上调PCK2和PGC1A的mRNA表达量(P<0.01),还可增加PC和FBP1的mRNA表达量(P>0.05);在12~24h对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没有影响(P>0.05)。综上,丙酸可以在山羊小肠细胞中诱导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PCK2、PC、FBP1和PGC1A的mRNA表达,并且PCK2在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糖异生途径中发挥关键作用。


不同穗肥氮比例对优质杂交晚稻泰优871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杂交水稻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秸秆全量还田基础上,本研究在总施氮量(195 kg/hm2)和基肥氮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0%)不变的情况下,设置4个不同的分蘖肥与穗肥氮的比例,即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2∶3(T1)、5∶3∶2(T2)、5∶4∶1(T3)、5∶5∶0(T4)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穗肥氮用量对优质晚稻泰优871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T1、T2和T3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T4处理每穗实粒数显著低于T1和T2处理。各处理间糙米率、精米率和胶稠度差异不显著;T1处理的整精米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2处理的垩白度显著低于T1和T3处理;T2处理的垩白粒率显著低于T3处理,但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T1处理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4处理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来看,在秸秆全量还田基础上,且总施氮量和基肥氮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基、蘖、穗肥氮的比例为5∶3∶2时,泰优871能够协同实现其丰产和优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禽毛发中4种违禁氟喹诺酮类兽药
《分析科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技术,通过优化在畜禽毛发中药物的提取、水解、净化等前处理过程,建立了一种测定畜禽毛发中4种违禁氟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毛发样品经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清洗,乙腈-1%HAc溶液提取,PSA/C18净化管净化,通过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结果 表明,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在0.2~2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方法回收率在87.09%~114.9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13%~4.92%.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的检出限分别为0.08、0.05、0.05、0.08 μg/kg,定量限分别为0.2、0.1、0.1、0.2μg/kg.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耗时短、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畜禽毛发中上述4种违禁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抗性水平,初步分析其抗病原因,对东乡野生稻在水稻抗稻曲病育种工作中应用给予评价。【方法】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东乡野生稻107份单株材料进行稻曲病抗性鉴定,以了解其抗性水平,并通过调查与统计试验材料的穗苞长度、宽度、菌液容纳量以及接种后一定时间内气温等因素,对东乡野生稻材料抗稻曲病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07份东乡野生稻单株材料中,表现高抗的材料有19份,占鉴定材料的17.76%;表现抗病的材料有74份,占鉴定材料的69.16%;表现中抗的材料有12份,占鉴定材料的11.21%;表现中感的材料有2份,占鉴定材料的1.87%;高抗及抗病材料共93份,占鉴定材料的86.92%,没有感病及高感材料,表明东野材料整体对稻曲病有较好的抗性。穗苞长度、宽度及菌液容纳量调查结果显示,破口时东乡野生稻穗苞长度(28.73 cm)大于两优培九(22.05 cm),穗苞直径(0.65 cm)小于两优培九(0.87 cm),表明东乡野生稻与两优培九穗型存在显著差异,穗型的差异导致东乡野生稻穗苞菌液容纳量(0.88 mL)显著小于两优培九(1.93 mL),而穗苞菌液容纳量的减少降低了水稻与病原菌的接触数量,这可能是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整体抗性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正常生长下的东乡野生稻孕穗及破口时间均晚于两优培九,因此接种后一定时间内东乡野生稻平均温度(24℃)低于两优培九(28.3℃),而稻曲病菌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0℃,因此接种后东乡野生稻所处环境温度较低,不利于稻曲病菌生长,这可能是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整体抗性水平较高的另一原因。【结论】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在水稻育种工作中,可以利用东乡野生稻来改变水稻的穗型或推迟水稻生育期,以提高水稻对稻曲病的抗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省工厂农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加快江西省工厂农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工厂农业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必要性以及江西省工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建议:科学谋划工厂农业发展目标和定位、超前选准工厂农业发展重点项目、合理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区划布局、提升工厂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扶持龙头企业和人才体制、实施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销售。


果袋颜色对"金艳"猕猴桃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采用外红里黑复合袋处理、浅黄色单层袋处理、深黄色单层袋处理、红色单层袋处理4种果袋对"金艳"猕猴桃进行套袋处理,探究不同颜色、类型的果袋对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常温下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能有效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加商品果率,但果实采摘期和软熟期的内在品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仅红色单层袋处理的果实表现优于对照,表现出高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浓郁的风味、较黄的果肉以及超长的贮藏期(90 d)等特点,因此建议将红色单层袋应用于"金艳"猕猴桃的实际生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