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生猪种业发展困境与策略优化研究-基于30家种猪企业调研
《中国猪业 》 2021
摘要:总体把握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情况,深入30家种猪企业开展种业发展情况调研,聚焦育种理念、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繁育体系、环境支持等领域,系统思考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优势种猪企业,明确江西特色的"猪芯片"攻关指向,建设省级生猪种业创新中心,推进生猪种业公益性研究创新,完善生猪种业成果转化利用机制,实施生猪育种技术更新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延伸生猪种业产业链条,以推进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


适于加纳的电动玉米脱粒机作业技术规程
《南方农机 》 2021
摘要:我国电动玉米脱粒机是一种采用电动机、可将玉米粒和梗分离的机械,其在加纳作业,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笔者阐述了电动玉米脱粒机安装、作业前准备、作业、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等,以便加纳操作人员掌握该机作业技术规程,提高加纳玉米的生产效率和机械化水平。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对微纳米气泡响应的差异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微纳米气泡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微纳米气泡应用策略的启示,以江西主推的超级稻品种‘五丰优T025’和常规稻品种‘赣晚籼37’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了盆栽试验,研究微纳米气泡(MNB)与普通水(对照, CK)灌溉对超级稻和常规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 MNB灌溉显著增加了土壤溶液中溶解氧浓度、水稻根系体积和干重,提高了α-NA氧化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生物产量的积累和经济系数的提高,增加了水稻的穗长、着粒密度、一二级枝梗和主轴数及其着生其上的粒数和结实率,最终提高了籽粒产量。2)与CK相比, MNB灌溉提高常规稻产量8.46%~17.9%,超级稻产量11.32%~22.09%,以超级稻增幅较大。3) MNB灌溉主要增加了常规稻的穗数(6.67%~16.67%)和超级稻的穗粒数(3.23%~7.2%)和结实率(1.14%~6.57%)。4) MNB灌溉提高常规稻穗数原因主要是在水稻生育前期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使得常规稻具有最大分蘖数;而提高超级稻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提高了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的光合作用,减缓了叶片的衰老,提高了分蘖成穗率和光合物质的积累,提高了二次枝梗和主轴上的籽粒数量及结实率,提高了经济系数。可见,通过微纳米气泡可进一步提升常规稻和超级稻的产量。常规稻可在分蘖期之前适当增加微纳米气泡供给以增加穗数增产,而超级稻可在抽穗后增加微纳米气泡的供给以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而增产。


安福火腿游离脂肪酸、风味物质及氨基酸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安福火腿的品质特性及其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对其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游离脂肪酸、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及肌肉中氨基酸的组分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从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分别检测出19、29种游离脂肪酸(皮下脂肪的总游离脂肪酸含量是肌内脂肪的7.992倍),29、3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气味活性值分析法分别得到7、14种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己醛、辛醛、壬醛、(E, E)-2, 4-癸二烯醛和双戊烯是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共同呈现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3-甲硫基丙醛和癸醛仅存在于肌内脂肪中。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41.98%,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两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最高,它们对安福火腿的鲜美度有着重要的贡献。此研究可为后期分析加工工艺对安福火腿品质的影响提供借鉴。
关键词: 安福火腿 肌内脂肪 皮下脂肪 脂肪酸 风味物质 氨基酸


芝麻MATE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为了维持其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对各种代谢产物和毒素进行转运和排出。多药与毒性化合物排出转运蛋白(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 MATE)在多种底物和毒素的运输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芝麻MATE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鉴定得到67个MATE基因,分布于全部13条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这些基因主要位于质膜上。串联复制和全基因组复制是芝麻MATE基因家族扩增的主要动力。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在芝麻和拟南芥中具有许多共线性的MATE基因,且大部分串联复制SiMATE基因产生于芝麻和拟南芥分化之后。系统进化分析可将芝麻MATE成员分为4个亚家族,大部分相似功能的已知植物MATE成员被聚在同一分枝中,进化树中关系较近的芝麻MATE成员往往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基因表达分析表明一半以上的SiMATE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这些结果为芝麻MATE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远缘杂交转育抗烟草花叶病N基因同源基因片段的初步研究
《种子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草普通花叶病(TMV)是烟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所用抗源都来自烟属的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其携带N基因对TMV免疫,但因连锁累赘导致烟叶品质差,难以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因此,从烟属植物中挖掘新的TMV抗源尤为必要。本研究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与野生种圆锥烟草(N.paniculata,PI 555550)为亲本,开展远缘杂交,获得了种间杂种。杂交种SSR、GISH及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种含双亲特征条带,接种TMV后,叶片有枯斑反应。N基因特异引物在圆锥烟草及杂交种中未能扩增,而根据N基因同源基因Np片段设计的特异引物扩增到500 bp的片段,携带N基因的RBST及心叶烟草(N.glutinosa PI 555507)中未扩增到此特异片段,在杂交种扩增到此特异片段。该研究为获得新的TMV抗源奠定了材料基础。


多糖类中药材发酵炮制菌种的筛选驯化研究
《江西科学 》 2021
摘要:从黄芪、桑葚、枸杞和大枣等4种药材混合匀浆液中定向筛选出了一株可利用这些药材为自身培养基的附生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相似性达98%,为一种可用于食品的安全菌种;经逐步提高多糖类中药材浓度的定向诱导训化,同时对菌种培养基和发酵炮制工艺优化,使其可用于该多糖类中药材的发酵炮制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采用该菌种发酵炮制,可使发酵炮制液中总粗多糖含量较传统煎煮工艺提高44.1%;该多糖类中药材提取液不但增加了益生菌的有益代谢产物,如多糖类、植物活性肽和有机酸等,且更容易被人的肠道吸收.
关键词: 多糖类中药材;菌种驯化;发酵炮制;粗多糖


青贮无花果叶对山羊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经济价值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青贮无花果叶对山羊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经济价值的影响。试验将60头平均体重为6.51kg的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与处理组山羊在整个10周的饲养试验期间分别饲喂青贮无花果叶水平为0、15%和30%的浓缩料,自由采食小麦秸秆。结果 :随着浓缩料中青贮无花果叶添加水平的升高,山羊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30%青贮无花果叶组山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0.97%和2.88%(P <0.05)。15%和30%青贮无花果叶组山羊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30.39%和27.68%(P <0.05)。对照组山羊血液血红蛋白含量及浓度较15%和30%青贮无花果叶组分别显著提高30.89%、32.92%和22.49%、20.41%(P <0.05)。随着日粮青贮无花果叶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 <0.05)。对照组血清葡萄糖浓度较30%青贮无花果叶显著提高50%(P <0.05)。结论 :浓缩料补充15%~30%青贮无花果叶对山羊健康状况及养分消化无负面影响,但可提高饲料效率。考虑经济成本,青贮无花果叶添加水平为30%为宜。


江西大禾谷资源的籼粳分化与品质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西大禾谷资源丰富,品质特异,深受欢迎,但遗传研究与品质改良均未见报道,株型急需改良。本研究利用SNP标记对弋阳大禾谷进行遗传分析,快速黏度分析仪(RVA,rapid visio analyser)进行品质测定。结果显示,40对SNP引物对20份材料检测出82个等位基因,其中大禾谷具有籼型基因等位频率在0.025~0.100之间,属粳稻类型。大禾谷的RVA黏度性状是稻米成熟的一个积累过程,而直链淀粉含量(AC,amylose content)则在稻米成熟前就已定型。RVA参数与一些理化性状密切关联,尤其是米粒长可以负反应崩解值;整精米率和AC含量是主基因性状;与偏软型栽培稻相比,峰值时间是判断大禾谷的一个关键参数。通过SNP和RVA分析,选出了品质接近、性状互补的优良粳稻亲本,如农局Ⅲ号(麻壳)最软,麻壳谷棉花大(扁)品质最稳定,农科所白壳大是育种中的优选长粒资源,皖垦粳11036是大禾谷株型改良的优选材料。上述结果将促进大禾谷的遗传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