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491条记录
不同套袋处理对马家柚果实色泽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通过比较单层绿色、蓝色、黄色、白色纸袋及不套袋5种处理条件下马家柚发育时期的果实色泽变化特征来帮助筛选出提高马家柚果实品质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果实套袋有助于增加果面亮度,色差值鉴定表明不同套袋处理下果皮和果肉颜色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套袋处理选用黄色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改善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方式,而蓝色果袋处理对果肉色泽积累最优.分析表明黄色单层果袋同时在提高外观品质和果肉色泽上在5种处理中效果最好.

关键词: 马家柚 套袋 果实 色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GB颜色空间的早稻氮素营养监测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双季稻区水稻过量施肥带来环境污染和成本提高问题,设计不同品种氮肥梯度大田试验,应用数码相机获取早稻冠层数字图像,研究不同色彩参数及早稻氮素营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确立双季早稻氮素营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同一氮肥处理下图像色彩参数差异不大;拔节期数字图像参数对氮素营养指标敏感;模型构建结果显示,图像参数INT与水稻氮素营养指标构建的模型决定系数(R2)最大,模型预测效果最佳,R2分别为0.895 7和0.924 7;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均较好。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品种对于模型的构建影响不大,以BP神经网络分析法构建的叶片氮浓度(LNC)模型和以INT为敏感色彩参数构建的叶片氮积累量(LNA)回归模型效果最优,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则效果不佳。早稻冠层RGB颜色空间敏感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间相关性较好,可以实现氮素营养的无损监测诊断。

关键词: 早稻 图像 氮营养 RGB颜色空间 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芋头收获机设计及仿真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芋头机械化收获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工挖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一种可实现芋头挖掘、输送和芋土分离功能的芋头收获机。通过对振动挖掘机构、夹持输送机构和芋土分离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确定振动机构的振动频率为12 Hz,偏心轴的偏心距为4 mm,明确挖掘铲结构为三面异型结构,铲侧曲面采用仿生设计,确定夹持带安装倾角为40°,夹持带张口角为120°,带间距为25 mm,夹取点高度为120 mm,确定芋土分离机构曲柄半径为60 mm,曲柄转速为180 r/min,筛面安装倾角为0°。同时,利用ADAMS软件对芋土分离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得不同工作参数下芋头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筛面倾角为0°时芋头在筛面上停留的时间最长,曲柄转速为180 r/min时可兼顾芋头抛起高度和碰撞次数,曲柄半径为60 mm时有利于芋头与土壤分离。仿真结果表明,芋土分离机构的参数选择合理。

关键词: 芋头收获机 挖掘铲 振动 夹持 芋土分离 动力学仿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因果链分析法在谷物收集机创新设计上的应用

农机化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谷物收集和晾晒是我国现存的一大问题。主要针对现存的谷物收集机存在的问题,采用TRIZ理论进行因果链分析,再结合谷物收集机的专利分析及采用TRIZ理论的"物理矛盾、物质-场模型、完备性法则、专利分析"等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工具对现有的谷物收集机进行创新设计,并给出具体的创新与实施方案。

关键词: 谷物收集机 TRIZ理论 机械设计 因果链分析法 专利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双季稻产量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通过稀播培育壮秧、宽行窄株、前氮后移、间歇灌溉加80%够苗晒田等措施,形成了一套优化栽培模式.通过田间试验,以双季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该优化栽培模式(OPT)与农民习惯模式(FP)对水稻产量形成、分蘖成穗、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等的影响.结果 表明:早、晚稻的产量均表现为OPT>FP;在节省氮、磷肥10%的条件下,应用OPT仍能增产10%以上.该模式主要提高了稻株对氮素吸收利用的能力,优化了群体分蘖成穗的条件,提高了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物质积累量,优化了穗部性状,通过协调出高的群体颖花量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最终实现增产.

关键词: 双季稻 栽培模式 产量 分蘖成穗 穗部性状 氮素 吸收与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阐述了江西省品牌农业创建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品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整体效益挖掘不够、标准化覆盖面不全、营销整体能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资产维护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品牌农业发展理念,落实"品牌强农战略";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做到"标准规范生产";添加品牌价值要素,彰显"品牌多维价值";壮大本土经营主体,打造"绿色赣字品牌";强化品牌兴农保障,完善"品牌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江西特色 农业品牌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叶桂新品种'紫嫣公主'遗传多样性的AFLP和SSR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以长叶木犀为对照,采用AFLP和SSR方法,研究了彩叶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新品种'紫嫣公主'与其他木犀的遗传关系.筛选出55对AFLP引物和17个SSR,分别产生了1103个和45个扩增产物,其中多态性占AFLP的92.29%,占SSR的62.2%.在群体水平上,有效等位基因的数量从0.76到1.11不等,Shannon指数从0到0.11不等,表明桂花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紫嫣公主'与其他桂花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在0.58~0.80.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紫嫣公主'属于银桂品种群.本研究结果可为桂花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分子依据.

关键词: 桂花 紫嫣公主 AFLP分子标记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紫珠提取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免疫、抗氧化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体质量、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150和200 mg/kg广东紫珠提取物的试验饲粮,试验周期从母猪妊娠第30天开始至产后第25天结束,研究饲粮中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和抗氧化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g/kg组仔猪初生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和150 mg/kg组的仔猪初生窝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仔猪断奶体质量及断奶窝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可不同程度提高母猪孕中期、分娩时和断奶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3)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可不同程度降低母猪孕中期、分娩时和断奶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4)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可显著增加母猪肠道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添加100 mg/kg及以上的广东紫珠提取物可降低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P<0.05);5)通过建立二次回归曲线,得出母猪饲粮中广东紫珠提取物最适添加量为121~165 mg/kg.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121~165 mg/kg广东紫珠提取物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母猪血清抗氧化水平,缓解母猪产后炎症反应,优化母猪肠道菌群结构.

关键词: 广东紫珠提取物 母猪 繁殖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性能 肠道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浓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与风味物质组成的研究进展

中国酿造 2020

摘要:浓香型白酒具有窖香浓郁,口感柔和,尾净余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欢,产量占白酒总产量的70%.根据浓香型白酒的最新研究报道,分别从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微生物的组成、风味物质形成、微生物及风味物质的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浓香型白酒的研究提供思路,为深入探究微生物组成与风味物质形成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微生物多样性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花菜新品种碧绿258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碧绿258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01为母本,以自交系2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青花菜一代杂种.中熟,从定植至收获85 d(天)左右;株型直立,叶片稍皱,叶缘波浪形,叶面蜡粉多;花球半圆球形、紧实,花蕾细小、绿色,低温条件下不易变紫,单球质量0.5 kg左右,VC含量1 061 mg · kg-1(FW),蛋白质含量3.32%,且富含矿物营养;田间对病毒病和黑腐病的抗性与对照优秀、耐寒优秀相当,每667 m2产量1 300 kg左右,适合北京、河北、天津、河南等地秋季种植.

关键词: 青花菜 碧绿258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