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呋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的敏感性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20%呋虫胺SG(护瑞)对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田间防效以及施用剂量,采用笼罩法进行稻苗叶面喷雾,调查药后2~7 d 20%呋虫胺可溶粒剂(SG)对褐飞虱的防效.结果表明,20%呋虫胺SG在施用制剂量为60~600 g/hm~2时,其防效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WG)60~120 g/hm~2基本相当,优于50%吡蚜酮SG 300~600 g/hm~2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300~600 g/hm~2的防效.田间施用20%呋虫胺SG推荐剂量为60 g/hm~2.
关键词: 呋虫胺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 笼罩试验 防效


日粮精粗比对湖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日粮精粗比对湖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4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且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精粗比70:30(A)、60:40(B)、50:50(C)和40:60(D)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1)试验B组的氨态氮、丙酸、丁酸和戊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D组(P<0.05).2)4组共产生875个OTU,其中共有OTU为725个,占总OTU数量的82.86%,试验A和D组分别含特有OTU为6和1个.试验A组的细菌门数量和香浓指数显著高于试验C和D组(P<0.05),而辛普森指数则显著低于试验B和C组(P<0.05).试验C组细菌多样性与试验A和B组差异显著(P<0.05).3)在门水平上,试验A组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C和D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A组毛螺菌科_ND3007(Lachnospiraceae_ND3007)、密螺旋体属_2(Treponema_2)、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厌氧支原体属(Anaeroplasma)、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未培养瘤胃杆菌属(Uncultured_rumen_bacterium)和罗斯氏菌属(Rosebu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D组(P<0.05),而毛螺菌科_XPB1014(Lachnospiraceae_XPB1014)和未培养拟杆菌目_BS11(Uncultured_Bac-teroidales_BS11)的相对丰度则分别显著低于试验C和D组(P<0.05).综上所述,高精粗比日粮能够提高湖羊瘤胃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促进瘤胃的发酵.


变态阶段黑斑蛙蝌蚪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
《动物营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变态阶段黑斑蛙蝌蚪的生长指标、饲料利用、消化酶活性、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初步探索变态阶段黑斑蛙蝌蚪的适宜饲料蛋白质水平。选用发育阶段为30期、平均体重为0.43 g的黑斑蛙蝌蚪4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各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5%、30%、35%、40%、45%的等脂等能试验饲料,饲喂至46期(尾部完全吸收)结束。结果显示:1)40%、45%蛋白质水平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FE)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5%蛋白质水平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WGR和FE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2.21%时WGR最高,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1.81%时FE最高。2)25%蛋白质水平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0%蛋白质水平组肠道胰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25%、30%、35%蛋白质水平组(P<0.05)。3)45%蛋白质水平组肝脏中谷丙转氨酶和肌肉中腺苷酸脱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40%蛋白质水平组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5%蛋白质水平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5%蛋白质水平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变态阶段黑斑蛙蝌蚪的生长指标、饲料利用、消化酶活性、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均有影响,适宜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1.81%~42.21%。


乙基多杀菌素与三氟苯嘧啶桶混对水稻穗期主要害虫的防效评价
《生物灾害科学 》 2020
摘要:[目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均是水稻穗期的重要害虫,为减少用药量和用工成本,以乙基多杀菌素、三氟苯嘧啶与助剂(激健)为桶混试验药剂,开展了对这3种害虫防治效果的研究.[方法]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范家村,以早稻中嘉早17和晚稻泰优398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不同处理对稻纵卷叶螟均有优良防效(88.2%~95.7%);对于螟虫和稻飞虱发生均较重的田块,推广使用25%乙基多杀菌素WDG 20 g/667 m2+10%三氟苯嘧啶SC 16 mL/667 m2+激健15 mL/667 m2组合进行防治,理论防效分别为91.6%和95.8%.[意义]研究结果为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事操作,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吉安红毛鸭与白改鸭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吉安红毛鸭优良特性,对吉安红毛鸭进行杂交选育,为吉安红毛鸭生产性能提高及产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方法]将吉安红毛鸭(♀)与白改鸭(♂)进行级进杂交后进一步横交固定,测定杂交后代红毛和白羽群体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等指标.[结果]F1代群体羽色分离为红毛和白羽(2:1)两个羽色,F2代群体羽色分离为杂色、红毛和白羽(1:1.2:1)3个羽色,将F2代群体中的红毛和白羽群体各自进行横交固定,其后代(横交群体)均未出现羽色分离.F2代和横交群体中红毛鸭的早期生长阶段(21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F1代红毛鸭(P<0.01).另外,杂交后代的屠宰性能也得到一定提升,F2代红毛鸭的屠体率、胸肌率、瘦肉率以及红毛母鸭的活体重、屠体重、全净膛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F1代红毛鸭(P<0.05或P<0.01),横交群体中红毛鸭的屠体率、全净膛率、母鸭的半净膛率以及公鸭的腹脂率也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F1代红毛鸭(P<0.05或P<0.01),且横交群体中所有红毛鸭的半净膛率及红毛公鸭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腹脂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F2代红毛鸭(P<0.05或P<0.01).F2代白羽鸭的胸肌率、瘦肉率及母鸭的活体重、屠体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F1代白羽鸭(P<0.05或P<0.01),横交群体白羽鸭的屠体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也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F1代白羽鸭(P<0.05或P<0.01),且横交群白羽鸭屠体率 、 全净膛率和母鸭的半净膛率均极显著高于F2代白羽鸭(P<0.01).[结论]通过与白改鸭杂交,吉安红毛鸭早期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辣椒新品种'赣椒16号'
《园艺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赣椒16号’辣椒是以自交系C004为母本,自交系C00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果面平滑,有光泽,青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长21.0 cm,果肩宽1.5 cm,单果质量19.5 g,果肉厚0.2 cm,味辣,商品性佳。熟性早,平均产量37.5~45.0 t·hm-2,抗疫病。适宜于长江流域地区及气候类型相似地区春季早熟栽培和秋延后大棚栽培。


不同育秧盘对机插双季稻株型与产量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阐明不同育秧盘对机插双季稻株型与产量的影响.[方法]以4个早、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毯状盘(CK)、钵体盘(D1)和钵体毯状盘(D2)3种育秧盘试验,系统测定了不同育秧盘处理下早、晚稻植株形态特征与产量结构.[结果]1)不同秧盘处理秧苗素质表现为CK>D1>D2;机插时,D2处理下秧苗整体机插质量最优,表现在漂秧率、伤秧率和漏插率D2均优于CK,提高了栽插质量;2)D2处理下秧苗返青快,拔节期后分蘖快,孕穗期分蘖数D2>D1>CK,有效促进了茎蘖成穗,直接影响产量;从SPAD值看,早晚稻孕穗期时,D2处理下秧苗叶片SPAD值比D1处理平均高出3.2%,比CK处理平均高出9.2%,可有效促进光合作用,为增产提供了营养保障;3)产量数据显示,早晚稻均以D2处理产量最高,早稻分别比CK和D1增产13.04%和1.65%,晚稻分别增产30%和19%,平均比对照(CK)育秧机插增产20%;具体表现在D2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有效穗数多,结实率和千粒重指标好.[结论]与毯状盘和钵体盘相比,钵体毯状盘可提高秧苗素质和产量,在江西双季稻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