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identification(模糊匹配)
51条记录
芦笋茎枯病菌的鉴定及区域差异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茎枯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为准确鉴定其致病菌和探明不同区域菌株的分化程度,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区(rDNA ITS)序列比对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比较五省份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ITS序列上的差异,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芦笋茎枯病的致病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海南省菌株的菌丝生长较快,培养5天后的平均直径为8.5 cm;培养14天后,江西省菌株由白色变为淡绿色,其它各省菌株由白色变为灰白色,海南省菌株的菌落呈现同心轮纹状;福建省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器较多,平均60个/皿;五省菌株在1~238 bp和298~591 bp的ITS区段存在差异性碱基,其中河北省菌株的差异性碱基数最多;五省菌株大致聚为2个组群,河北省菌株单独聚为1个组群,其它省份菌株聚为1个组群,天门冬拟茎点霉P.asparagi与叶下珠生拟茎点霉P.phyllanthicola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菌 鉴定 rDNA ITS 系统发育 区域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碱的研究与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蓖麻碱是一种类似吡啶酮的生物碱,是蓖麻的毒素之一。采用微波或超声波法提取,再用重结晶法可得到白色针状结晶物蓖麻碱。热榨蓖麻饼粕中含有蓖麻碱,采用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微生物发酵法可脱除其中的蓖麻碱。蓖麻碱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包括肝保护功能活性、改善记忆功能活性、杀虫活性和杀鼠活性。对蓖麻碱的结构特性、分离纯化、分析鉴定、脱除、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等作了详细介绍,提出蓖麻碱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蓖麻碱 结构 纯化 鉴定 脱毒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病原菌及其生化变种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调查研究表明,芝麻青枯病除前人报道的萎蔫、顶梢常有溃疡裂缝等典型症状外,还有植株畸形、茎秆表皮泡状突起、溃疡裂缝延伸至茎秆中下部、折断茎秆可见菌脓形成的透明细丝等症状。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菌株经菌体形态、菌落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烟草过敏性反应及16S rRNA基因和16S~23S rRNA基因间区ITS序列测定,证实了芝麻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江西省15个县(市)的22个代表性菌株的生化变种鉴定显示,20株菌属于生化变种Ⅲ,占90.91%,2株属于生化变种Ⅳ,占9.09%。说明生化变种Ⅲ菌群是诱发芝麻青枯病流行的优势种群。

关键词: 芝麻青枯病 病原鉴定 16S rRNA ITS 生化变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水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评价

中国稻米 2011

摘要:利用C30、、E67、GD118、YN7和YN3等5个水稻纹枯病鉴别菌株在苗期对322份江西水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抗性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5个鉴别菌株均表现高抗或抗病的有兴国寸谷糯、南城麻壳红、湘矮早10号、二禾红、小站红米稻、47601(韩国)和晚油红8个品种,平均病级分别为2.34、1.97、2.46、1.73、2.04、1.89、2.46和2.53,系统观察还发现G珍籼97B、湘恢91269与Rocca 3个品种比对照高感品种Lemont更感病。本文对国内水稻纹枯病鉴别体系中鉴别菌株和鉴别品种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种质资源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RAP技术的磨盘柿变异单株鉴定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已知亲子关系的柿品种、柿近缘种和磨盘柿标准品种为对照,对采自北京市房山区磨盘柿产区的部分变异单株进行了IRAP分析。结果表明,19条逆转座子引物中的4个(rtdk13-f5,rtdk16-r10,rtdk4-p3和rtdk2-p6)可将供试11份变异单株完全区分;供试变异单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90~0.98(平均0.94),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的相似系数为0.91,大于种间和品种间相似系数,与芽变类型及其母株间的相似系数接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单株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紧密相聚,分支模式与种间及品种间明显有别。因此,供试11份变异单株已发生部分遗传物质改变,且可能为磨盘柿芽变。IRAP可区分遗传背景高度相似的种质间的微小变异,可望在果树芽变鉴定中应用。

关键词: 品种鉴定 亲缘关系 芽变 逆转座子分子标记 UPGM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引种鉴定及分类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对国外205份花生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性、抗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察鉴定,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外花生种质资源较为丰富,有性状优良的种质,也有高抗的材料,这些优异种质可供今后开展花生高产、优质、抗病育种利用;在选出的4个主成分因子中,总有效枝数的累积贡献率为45.58%,将205份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归为5类,绝大多数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小,类间遗传差异大于类内遗传差异。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引种 鉴定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31个水稻主产县(市)采集分离的195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40个生理小种。所测菌株中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为优势小种群。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ZB15、ZB5、ZA1,出现频率分别为14.36%、13.33%、6.67%、6.67%;3年中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小种类群以ZA和ZB为主,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和ZA1,频率分别为17.65%和11.76%;在稻瘟病中发偏轻的2007年和2008年,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均较为一致,2年中小种类群均以ZB为主,如2008年优势小种为ZB15和ZB13,频率分别为18.92%和10.8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同一穗瘟病标本中不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不同,并讨论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年度动态变化。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逆转座子分子标记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逆转座子特殊的转座机制及其生物学特性发展的逆转座子分子标记,具有多态性高、基因组覆盖度广、适于高通量分析等特点。就常见逆转座子分子标记的原理、操作及其在果树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重建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此类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果树 IRAP REMAP SSAP RBIP 品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遗传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江西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摘要: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2006年在江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的42个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5群28个生理小种,其中ZA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6.70%。生理小种的组成由1989年邓敏军等报道的4群发展到5群28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也由ZB1转变为ZA1。所鉴定出的28个生理小种对3个籼稻鉴别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地域较近的地区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群体组成也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江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苗期耐冷性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摘要:就我国水稻苗期耐冷性的鉴定与评价、遗传、分子标记和育种与选择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水稻的耐冷性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耐冷性 鉴定 数量性状位点(QTL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