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 2021
摘要:油茶籽毛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含有维生素、植物甾醇、多酚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其氧化稳定性较好.在经过精炼加工后,油茶籽毛油活性物质损失较大,氧化稳定性大幅下降.在贮藏期间,油茶籽油易受氧、光照、温度、金属离子、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氧化速度加快,如果贮藏不当,更易氧化.为减缓油茶籽油氧化速度、提高其氧化稳定性、延长贮藏货架期,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包括探索加工工艺、储存容器材质的选择、最适合的贮藏条件、研发利用各种抗氧化剂等.因此,从油茶籽油的特性、影响抗氧化性能的因素、各种抗氧化剂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提升油茶籽油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方向.


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及适应性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21
摘要: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年间8个不同食用型甘薯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建立了一个适宜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的评价模型,以期揭示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规律,并为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的筛选与选育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年度间总的农艺性状变化差异较小.供试所有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基因型效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均大于年份效应,但仅还苗期的年份效应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干物率与蔓长呈显著性正相关,与食味评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分枝数呈显著性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封垄期和分枝数呈显著性负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食用型甘薯品种在红壤旱地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能有效提高食用型甘薯品种适应性评价的科学性,应用于生产与育种实践.


2种化学杀菌剂与木霉及其组配制剂对辣椒疫病防控效果研究
《生物灾害科学 》 2021
摘要:【目的】为对比化学杀菌剂、木霉及杀菌剂与木霉组配制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测试了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两种杀菌剂,木霉及两杀菌剂分别与木霉的复配制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及持效性。【结果】烯酰吗啉与氟菌·霜霉威药后7d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木霉,药后21 d的防治效果与木霉无显著差异。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分别与木霉复配后,其药后7 d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与两种杀菌剂单剂无显著差异,药后21 d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两种杀菌剂单剂及木霉。【结论】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分别与木霉复配能显著提高对辣椒疫病持效性且未降低其速效性,因此可以在辣椒疫病防治中推广应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黄酮醇糖苷种类及含量
《江苏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联用技术对茶叶中黄酮醇糖苷(FGs)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提取方式和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用75%(体积分数)甲醇水溶液提取目标化合物,再用Waters Acquity HSS T3色谱柱(粒径为1.8μm,长度×内径为100.0 mm×2.1 mm)分离目标化合物,以含有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与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方法对成品茶中15种FGs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0.1~20.0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FGs的基质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其检测限(LOD)为0.08~0.23μg/L,定量限(LOQ)为0.25~0.76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0%~2.80%,出峰时间为3.60~7.40 min。与现有最优检测技术相比,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为提高茶叶品质成分的检测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 黄酮醇糖苷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 质谱多反应监测 优化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加强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21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各项体制的不断改革,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依据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模式.财政部自2019年1月1日对事业单位全面实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会计要素、会计报表实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功能、双要素、双报告"的政府会计报告综合体制.当前,农业科研单位面临体制改革,作为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组员,理应以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管理模式来规范会计核算,以信息化核算方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服务于农业科研,才能更有效的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为政府对事业单位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农业科研单位


葛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同一条件下饲养的21日龄体重相近的新广麻鸡母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1%、2%和3%野葛(Pueraria lobata)叶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49 d,旨在研究肉鸡饲粮中添加葛叶粉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肉鸡饲粮中添加1%~3%葛叶粉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2%、3%葛叶粉均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白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甘油三酯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3%葛叶粉还可提高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尿素氮、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3)添加1%~3%葛叶粉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添加3%葛叶粉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4)添加1%葛叶粉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添加2%葛叶粉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添加3%葛叶粉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3%葛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健康.葛叶粉可应用到肉鸡饲料中,添加3%效果更好.
关键词: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性能 免疫功能 肉鸡


DIRAS3基因在猪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胚胎附植数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DIRAS3基因在附植期猪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胚胎附植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了DIRAS3基因在妊娠第15,26,50天大白猪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并通过小鼠腹腔注射试验检测DIRAS3基因对胚胎附植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妊娠第15天大白猪子宫内膜组织中DIRAS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妊娠第26,50天(P<0.01),且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中,在子宫腺体上皮细胞中有零星分布;而在妊娠第26,50天中,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中均未观察到明显阳性信号,仅在子宫腺体上皮细胞中存在零星分布。小鼠腹腔注射DIRAS3单克隆抗体后,小鼠胚胎附植数显著减少(P<0.05)。说明妊娠过程中DIRAS3基因在附植期子宫内膜中呈现高水平表达,且可能参与胚胎附植过程的调控。
关键词: 猪 DIRAS3基因 子宫内膜 附植期 胚胎附植数

